- 2019年廣東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4695字
- 2021-01-06 19:24:24
4.2 典型題詳解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是( )。
A.中國
B.日本
C.新加坡
D.德國
【答案】D
【解析】德意志各國從16世紀中期起就先后頒布了有關國家辦學和普及義務教育的法令,如1559年威丁堡的法令決定國家在每個村莊設立初等學校,強制家長送子女入學。進入18世紀后,普魯士從1713年起接連發布多項教育法令,規定了義務教育等具體要求和措施,這是世界上最早頒布的義務教育法。
2.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
A.面向全體學生
B.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C.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D.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答案】B
【解析】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為國力競爭的基礎工程,教育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3.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答案】A
【解析】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設初等小學堂,招收7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為5年,并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4.1919年建立的將小學分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業年限為( )。
A.4年
B.6年
C.9年
D.12年
【答案】B
【解析】1919年,由于五四運動的影響,小學教育有了較大的變化。小學教育機構統稱小學校,招收6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為6年。前四年為初小,后兩年為高小。
5.國家對學齡兒童和少年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和能力,普遍實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稱為( )。
A.義務教育
B.初等教育
C.普及教育
D.平民教育
【答案】C
【解析】國家對學齡兒童和少年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和能力,普遍實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稱為普及教育。普及教育與義務教育是有區別的: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普及教育的義務時,便稱為普及義務教育。
二、填空題
1.國家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必須予以保證的,帶有強制性的國民教育叫________。
【答案】義務教育
2.小學全面發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________、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
【答案】體育
3.小學教育目的具有導向作用、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4.我國義務教育的學制通常有:“六三學制”、“五四學制”及________。
【答案】“九年一貫制”
5.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________。
【答案】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
三、名詞解釋
1.教育體制
答:教育管理體制簡稱“教育體制”,是國家組織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總稱。構成要素包括:①教育決策體系。它涉及各級政府、學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決策權的劃分和相互關系。②教育信息的傳遞和反饋體系。它涉及教育信息的傳遞和反饋方式。③教育調節體系。它涉及教育決策實現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協調各教育決策者的利益和目標。④組織體系。它涉及教育決策實現的組織系統,包括各教育機構、教育單位的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
2.教育方針
答:教育方針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明令頒布實行的一定歷史階段教育工作的總的指導方針或總方向。教育方針是教育政策的總概括,是全國各級各類教育的目的和必須遵循的準則。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育方針是針對教育總體的發展而做出的總規定,所有教育的發展都必須根據總的方針去行事,而教育目的則是有層次的,不同層次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目的。教育目的是位居于方針之下,是關于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目標與規格,它規定了該層次該類別的教育應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適合什么領域需要的人。與方針相比,教育目的將人才規格具體化了。
四、簡答題
1.簡述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條件。
答:從廣義上說,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是一種經過有目的地選擇和提煉的特殊環境,這就決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條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的自身狀況
教育的自身狀況是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和前提,它包括物質條件、教師隊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①物質條件。它是指校舍、圖書資料、教育儀器設備、運動場地及其他設施。充足、配套、先進的物質條件,為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提供了可能性。
②教師隊伍。教師既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和領導者,在教育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建立一支數量足、結構合理、隊伍穩、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主導作用發揮的關鍵因素。
③教育管理。科學有效的管理是教育主導作用發揮的有力保證。現代學校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多系列、多因素的有機集合體,是一個復雜系統。只有充分運用管理的決策計劃、組織實施、評價總結等環節實行科學的、民主的、現代的、規范的管理,切實做到管理目標明確、管理組織有序、管理過程優化、管理效果最佳,才能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教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2)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
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除了受教育自身狀況的限制之外,還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發展的直接動力。外在的教育影響只有借助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一內因,才能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3)家庭環境的效應
家庭環境的影響因素歸結起來可分為客觀因素即家長的職業、文化程度、家庭結構、經濟條件等和主觀因素即家庭教育方式、家長教育態度、家庭氣氛、家長期望等兩類。主觀因素是可以人為調節的,客觀因素從能動的意義上說,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得到一定的補償。教育只有充分認識家庭影響的這種差異性,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去爭取和改善家庭環境的影響,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
(4)社會發展狀況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還受社會發展狀況,如生產力水平、科技發展、社會環境、社會文化傳統與民族心態以及公民整體素質等的影響。
①生產力水平。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既給教育提供了不同力度的物質保障,又向教育提出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要求,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生產力提供的雙重前提。
②科技發展。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進步,不僅帶動著教育內容的改革與更新,而且還推動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教育內容的選擇和教育技術利用的狀況又直接影響著教育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影響著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③社會環境。在和平、民主、開放、發展的社會大環境下,教育的主導作用一般能得到較充分地發揮。當社會面臨戰亂動蕩、經濟蕭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境遇時,教育的主導作用便會削弱甚至喪失。
④社會文化傳統和民族心態。教育只有利用優秀的文化傳統,利用積極、健康的民族心態影響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⑤公民整體素質。公民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社會的文化氛圍。在一個公民素質低下、文盲充斥、犯罪蔓延、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教育對理想、崇高和真善美的追求便會異常艱難。相反,在一個文明的社會中,教育的主導作用會得到充分地發揮。
2.簡述學校教育的特點。
答: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服務的人的活動。與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相比較,學校教育有其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教育職能的專門性
學校教育有特定的內涵,是在嚴格的規章制度的制約下進行的,有比較完備的組織機構和專職教育者。學校教育主要是在特殊的場所——學校來進行,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的場所,具有一定的目的、計劃、組織,在固定的時間和場所對學校進行專門的教育,這就體現了學校教育的專門性和特殊性。
(2)學校教育作用的主導性
學校教育作用的主導性,是相對遺傳素質和后天環境在人身心發展中的作用而言的。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環境對人的身心發展有重要影響,而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在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種環境因素對人的自發影響,限制和消除不良環境因素的干擾,利用和發揮一切積極因素的作用,以確保個體發展的方向。學校教育還可以充分發揮個體遺傳上的優勢,有意識地發揮長處,彌補不足,使先天的遺傳素質向有利于兒童成長的方向發展。
(3)學校教育組織的嚴密性
學校為了完成培養人的目的,建立了嚴密的組織系統,既包括校務會議、行政會議、教導處、總務處、教研組、年級組等行政組織機構,又包括黨的基層組織、共青團、少先隊等非行政性組織機構。為了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學校制定了各種嚴格的規章制度,把人的發展所需要的一切時間和空間全部納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內,使學校成員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有章可循,以保證教學順利、有節奏地進行,提高學校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
(4)學校教育內容的全面性
教育內容是學校基于一定社會的生產力和科學文化技術發展水平,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的總和。教育內容在學校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是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決定了學校教育內容由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構成,反映了社會對人才基本素質結構的要求。學校教育要完成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教育內容就必然具有多樣性和全面性。
(5)學校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從培養造就人才出發,為培養人才服務的。學校教育者是經過嚴格考核,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他們以系統科學的教材為依據,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接受能力,利用集中的時間,采用有效的方法施教。這就保證了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和高質量。
(6)學校教育形式的穩定性
學校教育形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學校的教學內容,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教學大綱來指導,有相對穩定的系統的科學的教材為依據,一般不能隨意更換。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同一年齡階段或知識水平大體相同的學生組成班集體,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時間表,相同的教科書,使學生在集體生活和集體活動中受到教育和訓練。個別教育和訓練是輔助形式。
五、論述題
論述小學體育的主要任務。
答:小學體育的主要任務是:
(1)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的正常發育
所謂增強體質,主要內涵有三:一是要使學生有一個健全的體格,即是要使學生身體各部分大小、形狀、勻稱,以及身長、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度、皮膚和皮下組織等方面合乎正常、健康的指標。二是要全面地發展學生的體能,使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性方面的身體素質,以及走、跑、跳、攀、爬等方面的基本活動能力得到提高。前者是后者的基礎。三是要提高學生身體的適應環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所謂“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是指小學體育應當有基礎教育的意識。其主要的任務是要促進學生的正常的身體成長,在此基礎上去談為國家的體育事業培養后備人才。否則就可能將學校體育變成競技體育的附屬物而走向偏頗。
(2)提高運動素養,傳授必要的知識技能
體育活動只能在人們掌握了專門的知識、技能、技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進行。學校體育一方面要教會這些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運動實踐中掌握支配動作的能力。對體育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應當遵循教育科學和運動科學等方面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運動素養。
(3)培養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現代體育越來越成為終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或運動興趣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會對學生未來生活情趣和質量的提高也有長期的功效。此外,學校體育還應當注意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公正、誠實、謙遜、禮貌以及團結互助、集體主義等優良品德,形成尊重規則、珍視友誼、尊重他人(裁判、觀眾等)的體育風尚,鍛煉學生堅毅、果斷、沉著、堅定、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等意志品質。
-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公共基礎知識歷年真題集萃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過關必做2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2019年河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綜合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叢書)
- 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
- 2020年黑龍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經濟師《建筑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修訂版)
- 2020年青海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上海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基礎素質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江西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廣東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