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3年中央財經大學803經濟學綜合考研真題及詳解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學(75分)

一、名詞解釋(共12分,每小題3分)

1.消費者剩余

答:消費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由于消費者消費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費者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同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卻是相同的,這樣,消費者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和他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額,這一差額就構成消費者剩余。

圖1-1 消費者剩余

如圖1-1所示,反需求函數表示消費者對每一單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消費者剩余可以用消費者需求曲線以下、市場價格線之上的面積來表示,即圖1-1中的陰影部分面積所示。

2.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答: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是現代福利經濟學中討論實現生產資源的最優配置的條件的理論。它由意大利經濟學家、社會學家V·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指出,如果一種可行的配置不可能在不嚴格損害某些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嚴格獲益,則該配置便是一種帕累托有效配置。

3.需求的價格彈性

答:需求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蛘哒f,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廣泛性、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考察的消費者調節需求量的時間。

需求價格彈性與商品銷售總收益有密切的關系。如果需求價格彈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彈性,其銷售總收益與價格是反方向變動的,即銷售總收益隨價格的提高而減少,隨價格的降低而增加;如果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彈性的,該商品銷售總收益與價格變動是同方向的,即銷售總收益隨價格的提高而增加,隨價格的降低而減少。如果需求價格彈性等于1,即商品是單位彈性,提高價格或降低價格對廠商的銷售總收益都沒有影響。

4.價格歧視

答:價格歧視是指由于壟斷者具有某種壟斷力量,因此,壟斷者可以對自己所出售的同類產品,索取不同的價格,以使自己所獲利潤達到最大值。

壟斷廠商實行價格歧視,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市場的消費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區分開。

(2)不同的消費者群體或不同的銷售市場是相互隔離的。

價格歧視可分為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其中,一級價格歧視也被稱為完全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將每單位產品都出售給對其評價最高,并愿意按最高價格支付的人;二級價格歧視也稱為非線性定價,是指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的產品,即每單位的價格不是不變,而是取決于購買的數量;三級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對不同的購買者按不同的價格出售產品,但賣給特定個人的每單位產量按相同的價格出售。

二、論述題(共30分,每小題10分)

1.什么是吉芬品(Giffen Good)?什么是劣等品(Inferior Good)?為什么吉芬品必然是劣等品?

答:(1)吉芬品指需求量與商品價格同方向變動的商品。吉芬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呈反方向的變動,收入效應則與價格呈同方向的變動,意味著吉芬品具有負的收入效應。吉芬品收入效應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過了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使得總效應與價格呈同方向的變動,吉芬品的需求曲線呈現出向右上方傾斜的特殊形狀。

(2)劣等品是指需求收入彈性為負的商品。因此,劣等品需求量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隨著收入減少而增加。對于劣等品來說,替代效應與價格呈反方向的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呈同方向的變動,如果收入效應的作用小于替代效應的作用,相應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如果收入效應的作用大于替代效應的作用,相應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3)由吉芬品和劣等品的定義可知,吉芬品必然是劣等品,因為吉芬品具有負的替代效應,即價格增加負的替代效應使得商品的需求減少;但是由于價格增加最終導致吉芬品的需求增加,因此,由斯勒茨基方程可知,吉芬品一定有負的收入效應,而且其收入效應較大足以抵消其替代效應,才能使得吉芬品具有正的價格彈性。

2.假設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在長期的固定成本為零。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企業在短期和長期的供給曲線分別是怎么決定的?說明理由。

答:(1)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企業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在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由邊際成本等于價格的條件決定的,即。單個企業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它的短期邊際成本曲線上向上傾斜并位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上方的部分。理由如下:

企業所面臨的利潤最大化問題為:

為實現利潤最大化,競爭企業將選擇產量水平,在該產量水平上,企業的邊際成本恰好等于市場價格,即

。

短期內,存在著固定成本。如果一家廠商短期不生產,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此時的利潤為。產量為

時的利潤為。當成立時,廠商停止生產就比較有利。重新整理不等式,可以得到關門條件:

如果平均可變成本大于,廠商停產是比較有利的。雖然它會因此損失固定成本,但繼續生產時的損失更大。

這些論證表明,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以上的部分才是企業短期供給曲線的可能點。如果邊際成本等于價格的點位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下方,那么,廠商的最佳產量就應該是零。

(2)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企業的長期供給曲線是將各種生產要素調整到最優水平時,邊際成本等于價格決定的,即。單個企業的長期供給曲線是它的長期邊際成本曲線向上傾斜并位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上方的那部分。理由如下:

在長期內,所有的投入要素是可變的。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供給曲線除了滿足短期供給曲線的最優條件之外,企業獲得的利潤至少等于零:

。

這就是說,在長期內,價格必須至少等于平均成本。因此,邊際成本曲線上向上傾斜并位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上方的部分就是相應的長期供給曲線。

3.考慮一個只有兩個消費者(A和B)的純交換經濟。什么是瓦爾拉斯法則(Walras’ Law)?以兩種商品()的情形為例,證明瓦爾拉斯法則。

答:瓦爾拉斯法則是說在完全競爭的純交換經濟中,社會對商品的超額需求總價值在任何價格水平下都等于零。

證明如下:假設市場上有兩個消費者A和B以及兩種商品,他們對商品的需求分別為,超額需求分別為;他們對商品的需求分別為,超額需求分別為;對于交易者A,由效用最大化原理,存在如下的預算約束恒等式:

也就是:

對于B,也成立類似的恒等式:

把消費者A的方程式和消費者B的方程式相加,并利用總需求的定義,可得出:

由于每個交易者的超額需求值為零,所以所有交易者的超額需求總和的值也為零。

三、計算題(共33分,第一小題13分,第二小題20分)

1.某城市有4家工業企業。每家企業的初始排污量和減少1噸污染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政府的環保部門決定把排污量降低到200噸,為此,它給每家企業發放50噸的排污許可證并允許企業自由交易這些排污許可證(許可證是可分的,或者為簡單計,每張許可證允許企業排放1噸污染)。假設排污許可證的交易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

(1)排污許可證的均衡價格是多少?(6分)

(2)哪些企業會購買排污許可證?哪些企業會出售排污許可證?每家企業分別會購買或出售多少噸排污許可證?(4分)

(3)與排污許可證不允許交易的情況相比,降低污染的總成本下降了多少?(3分)

解:(1)假定每張許可證的價格為,企業A從市場上購入張許可證,即代表購買,代表出售,則有,企業A的成本最小化問題是:

所以,對于A企業,當時,,企業A購買50張許可證最優;當時,,A出售50張許可證最優;當,企業A購買或出售許可證無差異。

同理,對于B企業,當時,企業B購買30張許可證最優;當時,B出售50張許可證最優;當,企業B購買或出售許可證無差異。

對于C企業,當時,企業C購買20張許可證最優;當時,C出售50張許可證最優;當,企業C購買或出售許可證無差異。

對于D企業,當時,企業D購買10張許可證最優;當時,,D出售50張許可證最優;當,企業D購買或出售許可證無差異。

從而可得排污許可證的市場總需求函數和市場總供給函數分別為:

由排污許可證的市場總需求和總供給函數可知,當時,市場達到均衡,此時,故排污許可證的均衡價格為15。

(2)當排污許可證交易市場達到均衡時,,此時企業A和企業B會購買排污許可證,企業C和企業D會出售排污許可證。企業A購買50噸排污許可證,企業B購買30噸排污許可證,企業C出售30噸排污許可證,企業D會出售50噸排污許可證。

(3)排污許可證不允許交易時,降低污染的總成本為:

排污許可證允許交易后,企業A和企業B都不用額外治理排污量,企業C需要減少50噸排污量,企業D需要減少60噸排污量,因而降低污染的總成本為:

故與排污許可證不允許交易的情況相比,降低污染的總成本下降了:。

2.一個壟斷企業面臨兩個分離的市場。市場1的需求函數為,市場2的需求函數為。壟斷廠商生產的邊際成本為1,不存在固定成本。

(1)假定壟斷廠商可以實施三級價格歧視。求兩個市場的利潤最大化壟斷價格和產量以及壟斷廠商的總利潤,兩個市場的消費者剩余之和,以及總剩余之和(總剩余定義為總消費者剩余加上總利潤)。(8分)

(2)假定壟斷廠商不能實施價格歧視而只能在兩個市場收取統一的價格。求利潤最大化的壟斷價格和產量以及壟斷廠商的總利潤,兩個市場的消費者剩余之和,以及總剩余之和。(提示:你需要確定壟斷者在兩個市場都銷售是否是最優的。)(8分)

(3)對于本題中所描述的需求狀況,三級價格歧視對社會有益嗎?請加以解釋。(注意:不能僅僅比較數值大?。?分)

解:(1)由已知可得兩個市場的反需求函數分別為:,,對應的兩個市場的邊際收益分別為:。

若壟斷廠商實施三級價格歧視,利用兩個市場利潤最大化原則得:

解得:,。

從而

壟斷廠商的總利潤為:。

兩個市場的消費者剩余之和為:。

總剩余之和為:。

(2)若壟斷廠商不能實施價格歧視,則有,則總的需求函數為:。

如果價格,壟斷廠商的利潤函數為:

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可得,從而,,

壟斷廠商的總利潤為:。

如果價格,壟斷廠商的利潤函數為:

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可得,從而

壟斷廠商的利潤為:。

所以壟斷廠商會將價格定為

兩個市場的消費者剩余之和為:

總剩余之和為:。

(3)三級價格歧視下,廠商利潤更大;在同一價格策略下,消費者剩余更大。但是,在三級價格歧視下,社會總剩余小于同一價格策略的社會總剩余??梢钥闯?,實施三級價格歧視對于廠商和市場2的消費者是有益的,對于市場1的消費者是有害的。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學(75分)

四、名詞解釋(共16分,每小題4分)

1.托賓的(Tobin’s

答:托賓是指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的比率。這里的資本重置成本是在現有的產品市場條件下,重新創辦該企業的成本。股票的市場價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的價格預期。因此,=企業的股票市場價值/新建造企業的成本。

如果企業的市場價值小于資本的重置成本時,即,說明買舊的企業比建設新企業便宜,于是就不會有投資;相反,如果企業的市場價值大于資本的重置成本,即時,說明新建造企業比買舊企業要便宜,因此會有新投資。就是說,當較高時,投資需求會較大。

可以看出,投資是值的增函數。托賓通過值把金融市場和實際經濟活動聯系起來,推進了傳統投資理論的發展。

2.效率工資(Efficiency wage)

答:經濟學中,效率工資是指雇主為了提高工人生產率而主動支付給雇員的高于市場均衡水平的工資。效率工資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雇主必須把工資作為刺激雇員努力工作的手段。雇員在工作時候的努力程度決定了生產和經營的經濟效率,如果員工積極性高,則生產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而雇員工作時的努力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雇員得到的報酬的高低。如果雇主給雇員支付的工資高于其他企業從事同種工作的雇員的工資水平,雇員就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并為了保持這份好工作而努力工作,這就有利于企業效率的提高。

根據效率工資理論,經濟學家們得出結論,雇主除非迫不得已則不愿意降低員工的工資,因為這不利于刺激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不但如此,社會上的工資水平總體上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且,高工資率還可以刺激產生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引起對勞動的需求的下降,從而社會上失業的存在就是可以理解的。

3.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

答:三元悖論也稱三難選擇,它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開放經濟下的政策選擇問題,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礎上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指一國執行宏觀穩定政策進行反周期調節的能力,這里主要是指一國是否具有使用貨幣政策影響其產出和就業的能力;匯率的穩定性是指保護本國匯率免受投機性沖擊、貨幣危機等的沖擊,從而保持匯率穩定;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即不限制短期資本的自由流動。

4.盧卡斯批評(Lucas critique)

答:盧卡斯批判又稱盧卡斯批評,指傳統的政策評估方法一一比如依靠標準經濟計量模型的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到政策變動對人們預期的影響。

由于人們在對將來的事態作出預期時,不但要考慮過去,還要估計現在的事件對將來的影響,并且根據他們所得到的結果而改變他們的行為。也就是說,他們要估計當前的經濟政策對將來事態的影響,并且按照估計的影響采取行動,即改變他們的行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為的改變會使經濟模型的參數發生變化,而參數的變化又是難以衡量的。因此,經濟學者用經濟模型很難評價經濟政策的效果。

五、論答題(共24分,每小題12分)

1.請回答下列和經濟增長理論相關的問題:

(1)何謂黃金率水平的資本存量(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s)?請畫圖表示。

(2)當一國的人均資本存量不等于黃金率水平時,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來進行調節,調整過程中對人均消費又有何影響?

(3)請用索洛增長模型解釋為何國家間會有貧富差異,也就是說為何有些國家能夠享有較高的人均產出(output per capita)?同時,請用索洛模型解釋每個國家經濟增長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答:(1)資本的黃金律水平是指在穩定狀態人均消費最大化時所對應的人均資本水平。在不考慮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的情況下,資本的黃金律水平滿足:。如圖1-2所示,即為資本的黃金律水平。

圖1-2 黃金率水平的資本存量

(2)考慮兩種情況:經濟初始狀態的資本可能比黃金律穩定狀態時多,或者比黃金律穩定狀態時少。

分析資本多于黃金律穩定狀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應該實施以降低儲蓄率為目標的政策,以便減少資本存量。圖1-3顯示了儲蓄率下降時,產出、消費和投資發生的變動。儲蓄率下降造成消費的即刻增加和投資的減少。由于在初始穩定狀態投資和折舊是相等的,所以投資現在就會小于折舊,這意味著資本存量將減少,導致產出、消費和投資的減少。這些變量會一直下降到經濟達到新的穩定狀態時為止。按照假設,在黃金律穩定狀態下,盡管產出和投資都減少,但人均消費必然會大于儲蓄率變動之前。

圖1-3 從資本大于黃金律穩定狀態出發時儲蓄率的下降

分析資本少于黃金律穩定狀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應該實施以提高儲蓄率為目標的政策,以便增加資本存量。圖1-4顯示了儲蓄率提高時,產出、消費和投資發生的變動。儲蓄率的提高導致消費的立即減少和投資的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投資引起資本存量的增加。隨著資本的積累,產出、消費和投資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新的穩定狀態水平。由于初始穩定狀態低于黃金律,儲蓄的增加最終使人均消費水平高于初始水平。

圖1-4 從資本少于黃金律穩定狀態出發時儲蓄率的提高

(3)就核算而言,人均收入或者人均產出的國際差別可能是由于:生產要素的差別,例如物質和人力資本數量的差別;各經濟體使用其生產要素的效率的差別。就是說,窮國工人的貧窮,或者是由于他們缺乏工具和技能,或者是由于他們的工具和技能沒有得到最好的使用。

實證研究表明,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巨大差距既可用資本積累(包括人力資本)的差別來解釋,還可以用生產函數的差別來解釋。不僅如此,二者還是正相關的:有著高水平的物質和人力資本的國家,也傾向于有效率地使用這些要素。

按照這種分析思路,各國經濟增長率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著初始資源稟賦的差異,也存在其他更深層次的差異,如一國制度的質量,包括政府的決策程序。正如一個經濟學家所說的,當政府把事情搞糟時,其影響是巨大的,像高通貨膨脹、過度的預算赤字、普遍的市場干預和猖獗的腐敗之類的壞政策,常常是相互聯系的。

2.請解釋何謂“消費函數之謎(Consumption Puzzle)”?請問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如何用生命周期假說(Life Cycle Hypothesis)來解釋短期消費函數和長期消費函數的不同。

答:(1)二戰后的經驗數據表明,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與現實經濟運行情況并不吻合,實際中的消費函數如圖1-5所示。短期消費函數平均消費傾向下降,而長期消費函數平均消費傾向不變,這稱為消費函數之謎。

圖1-5 消費函數之謎

(2)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由莫迪利亞尼(F.Modigliani)提出,該理論認為,人的理性消費是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強調人們會在更長時間范圍內平穩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以達到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按照該理論,消費不取決于現期收入,而主要取決于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消費函數可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為實際財富;為財富的邊際消費傾向;為工作收入;為工作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為

從短期來看,人們的財富相對穩定,收入的增加不會帶來財富的變化,因此隨著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費傾向有下降的趨勢;而從長期來看,人們的財富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因此隨著收入的增加,不變,平均消費傾向保持不變。這樣,從長期來看,無數條具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曲線就構成了一條具有零截距的長期消費函數。

六、計算題(共35分,第一小題20分,第二小題15分)

1.假設一個封閉經濟體,請用曲線分析下面兩種不同假設:(A)消費同時被所得和利率所影響,高所得能刺激高消費,但高利率卻會抑制消費,也就是,;(B)消費只受所得的影響,也就是,。此處我們暫時忽略稅負對消費的影響。曲線的公式如下:

(1)請分別計算曲線在這兩種假設下的斜率。曲線在哪種情況下更陡?(8分)

(2)請分別計算在兩種假設下,貨幣政策對均衡產出的邊際影響,也就是?(8分)

(3)請參考(1)的答案畫出曲線,并用圖說明貨幣政策在哪種情況下更有效?(4分)

解:(1)當消費同時被所得和利率所影響時,曲線的方程為:

對方程兩邊求全微分有:

則有曲線的斜率為:

當消費只受所得影響時,曲線的方程為:,同理可得該假設下曲線的斜率為:

。

由于,可知,曲線在情況(A)下更陡,因為此時斜率的分母

(2)當消費同時被所得和利率所影響時,由曲線方程求全微分則有:

,即有,從而可得:

當消費只受所得影響時,同理可得貨幣政策對均衡產出的邊際影響為:

(3)貨幣政策在情況(B)下更有效。如圖1-6所示,當消費同時被所得和利率所影響時曲線較陡峭,反映在圖形中,如圖1-6(a)所示,則貨幣政策效果較小。當消費只受所得影響時,曲線較平坦,如圖1-6(b)所示,貨幣政策效果較大。

圖1-6 貨幣政策效果因曲線的斜率而異

2.假設一個廠商試圖找出最適的勞工雇用量和效率工資來極大化它的利潤,它的生產函數是由勞工數量和勞工的努力程度(effort)所組成的,,為每位勞工的努力程度,其中,勞工的努力程度又和工資呈正比,也就是。如果廠商的利潤函數為,為簡化問題,假設產品價格是固定的,且。

(1)請分別對求導,找出決定廠商利潤極大化的均衡條件。(8分)

(2)如果給定勞工的努力程度和工資的關系,也就是,,請根據(1)找出的均衡條件,求出最適效率工資是多少?(7分)

解:(1)當價格時,廠商的利潤函數為:

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由上述兩式可得廠商利潤極大化的均衡條件為:

(2)當時,此時,則此時由,可得最適效率工資為。

時,,則,則根據利潤極大化均衡條件可得:

解得:,此即為最適效率工資。

推薦閱讀
  1.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復試)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2.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3.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4. 李廉錕《結構力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765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6. 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3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佳姓骖})+模擬試題】
  8. 2015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歷年真題精解及考前5套題
  9.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10. 考研數學(二)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620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2. 北京第二外國語816綜合考試(法)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3.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441出版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4. 2015 MBA/MPA/MPAcc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高分指南·寫作(第4版)
  15.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計算機網絡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彰化县| 寻乌县| 三原县| 大连市| 启东市| 岳阳市| 和硕县| 运城市| 鞍山市| 喀喇| 喀喇沁旗| 东台市| 盐山县| 宜州市| 绥中县| 轮台县| 南召县| 交城县| 望都县| 炎陵县| 淮安市| 宝鸡市| 浮山县| 阿勒泰市| 花垣县| 伊金霍洛旗| 洛川县| 吉水县| 历史| 资溪县| 韶山市| 蕉岭县| 靖边县| 青海省| 哈巴河县| 龙陵县| 怀远县| 连城县| 定远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