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純禎《西方經濟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4147字
- 2020-09-25 18:00:10
第二部分 課后習題
第一章 緒 論
一、基本概念
稀缺性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經濟人 價值中立原則 實證經濟學 規范經濟學 經濟理論模型 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 存量和流量 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靜態分析 動態分析 比較靜態分析 邊際分析
答:略。
二、思考題
1.什么是西方經濟學?如何看待它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系?
答:(1)西方經濟學是一個內容相當廣泛而松散的名詞,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個眾所同意的定義。它可以泛指大量與經濟問題有關的各種不同的文獻、資料和統計報告,其中包括教科書、官方文件、私營經濟記錄、專業或非專業著作、報刊雜志的文章和報道,等等。
包括有下列三種類別的內容:
①企事業的經營管理方法和經驗。如行情研究、存貨管理、產品質量控制、車間生產流程布局等。
②對一個經濟部門或經濟領域或經濟問題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資源經濟學、商業經
濟學、農業經濟學、石油經濟學,對稅收、財政、通貨膨脹問題的論述等。
③經濟理論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動態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
從常規意義上理解,西方經濟學是指流行于西歐北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
(2)當今世界的經濟學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大體系。兩者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①政治經濟學跟西方經濟學聯系在于有著共同的淵源,即古典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西方經濟學的核心是均衡價格理論。它們都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論的發展。
②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a.根本目的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承認經濟學的階級性而且始終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在論述經濟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的客觀必然性,同時論述了資本主義滅亡的客觀必然性;西方經濟學的階級性主要表現為: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維護有利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經濟秩序。
b.研究對象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規律;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c.研究的層次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偏重于對經濟關系本質的分析,它研究物與物關系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研究經濟制度的本質規定,特別是注重經濟關系運動的規律性分析;一般而言,西方經濟學偏重于對經濟現象的表層描述和分析。雖然,西方經濟學也會涉及制度的分析,但從整體上說它著重研究的是微觀和宏觀經濟運動中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
d.研究的主要內容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為主線,由價值、使用價值、剩余價值、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等構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整體上具有相對的完整性;西方經濟學是由供給、需求、效用、成本、收益、邊際、均衡等概念構成的不同分析框架,以供求為核心進行分析。西方經濟學在宏觀部分中還存在許多不一致的觀點,因而西方經濟學的統一性較差些。
e.研究方法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和辯證法。而西方經濟學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心理分析和實證分析的研究方法。
2.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答:(1)西方經濟學根據它所研究的具體對象、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組成部分。
微觀經濟學研究構成整個經濟體系最小的基本決策單位的經濟行為,這些單位有:作為消費決策單位的家庭,作為生產決策單位的企業。它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影響這些決策的因素。如居民家庭如何合理支配收入,怎樣以有限的收入獲得最大效用和滿足;企業的成本、價格和產量是如何決定的,企業如何取得最大利潤;收入如何在不同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等問題。由于這些決策是在市場上或通過市場進行的,各種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格及其變動對各個經濟單位的決策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市場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通過分析各種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價格決定過程,考察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和相互影響,找到實現稀缺資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徑。
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運行,分析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如國民收入、就業、總產量、經濟增長、周期波動、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化以及政府的財政、貨幣、收入政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等等。宏觀經濟學所要解決的是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的問題,它主要研究整個經濟的價格和產出水平的決定過程,分析經濟不穩定的原因,探索實現整個社會生產能力長期穩定增長的方法和途徑。
(2)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一起構成了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①兩者的聯系
a.研究目的相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目的都是為了通過對人們的經濟活動提供正確的指導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
b.研究的內容相互補充。微觀經濟學是在假定資源已實現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樣能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樣才能使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只有把他們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夠成經濟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
c.研究的方法都主要是實證分析法。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假定社會制度是既定的,它們不探討和考察社會經濟制度變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經濟制度不變的條件下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問題。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都屬于實證經濟學的范圍。
d.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經濟學以及運用微觀經濟學的工具來分析諸如失業和通貨膨脹這類屬于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問題,從整體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微觀經濟學應該成為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②兩者的區別
a.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設條件下開展的,其基本假設有:完全理性、市場出清、完全信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為: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進行調節。
b.基本內容不同。前者的基本內容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內容則主要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等。
c.研究的對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后者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體上分析經濟問題。
d.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即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宏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即現有資源為什么沒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樣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經濟如何增長的問題。
e.核心理論不同。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f.研究方法不同。前者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考察個量的決定、變動以及相互間的關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即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總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
3.經濟學能否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答:經濟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但是無法按照自然科學的模式建立經濟學體系。經濟學面臨著人們對各種社會現象,特別是涉及人們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往往會做出好壞或應該與否的判斷。這種判斷世界跟人們的價值觀直接發生關系。當西方經濟學家試圖剝離經濟學與價值時候,發現那是不現實的,因為科學與價值判斷是不能分割的,科學也需要價值判斷以為人類服務。
經濟學研究的首先是社會經濟關系,片面地強調量的分析和數學方法,把經濟關系變為一系列的算式,必然抹煞各個經濟范疇質的特點,抹煞經濟范疇所反映的社會關系的內容,因此對于經濟學的研究可以適當的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認識到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的特點融會變通。
4.經濟學研究能否保持“價值中立”原則?經濟研究是否需要價值判斷?
答:科學性和客觀性要求經濟學超脫和排除一切價值判斷,就經濟事物的本來面目來進行描述,這就是“價值中立”原則。價值中立原則在經濟學中的運用,是將經濟學劃分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實證經濟學的人物是如何客觀的對經濟現象進行描述和解釋,它需要保持“價值中立”原則,而規范經濟學的任務是怎樣按人們意圖改善經濟運行狀況,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不可能保持“價值中立”原則。
盡管經濟學主要是一門實證經濟學,但它依然需要價值判斷。當西方經濟學試圖按照自然科學的模式建立經濟學體系時,發現經濟學面臨著自然科學通常不會遇到的問題,即人們對各種社會現象,特別是對設計人們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往往會做出好壞或應該與否的判斷,即價值判斷。
5.西方經濟學的價值取向能否妨礙西方經濟學家正確認識經濟規律?
答:西方經濟學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經濟理論上的反映和概括。因此,西方經濟學的價值取向是非常明顯的,即在意識形態上,宣布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和優越性,從而強化對該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這種價值取向貫穿于西方經濟學的始終,貫穿于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研究立場、方法和觀點之中,也必然會影響西方經濟學家對經濟規律的正確認識。
西方經濟學只關心和研究一種經濟制度,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它重點研究私有制度是如何解決資源配置問題的,以及解決的效率如何。然而,把現存的當作合理的,在既定的制度下研究既定的“客觀”事實,這本身就暗含著保守的意識形態,即目前流行的經濟制度是最好的,這顯然代表那些在這種制度下生活得最舒服的既得利益者的觀點。應該指出,資本主義的種種經濟問題根源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本身,它充分暴露了這個制度的不合理性。但是,西方經濟學只是在運行層次上研究問題,而把問題歸結為引起人們諸如投資、儲蓄、消費等經濟行為的普遍心理傾向。這種學說具有明顯的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性質。西方經濟學有意或無意回避了資本主義的矛盾,無視或抹煞了資本主義社會一系列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這個世界沒有階級矛盾和對抗,沒有罷工和反罷工,沒有人對人的剝削和壓迫,沒有危機的爆發和股市的崩盤,沒有貧富差距的擴大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沒有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沒有帝國主義和戰爭,沒有對人的本質的異化和物化等等。總之,資本主義社會是美好、和諧和均衡的世界,這個世界通過交換,達到均衡和協調,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
-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2版)
- 劉燕《園林花卉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2版)
- 趙振宇《現代新聞評論》筆記和考研真題(含典型題)詳解
-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南開大學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
- 朱永濤《英美文化基礎教程》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817專業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陳志華《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6版)
-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54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羅紫初《出版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公共管理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吳相鈺《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4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 薛求知、劉子馨《國際商務管理》(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何克抗《教育技術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