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詣遠《宏觀經濟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7676字
- 2021-05-28 20:05:19
3.重慶大學804微觀經濟學(含宏觀經濟學)
2011年重慶大學804微觀經濟學(含宏觀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當政府采用限價方式平抑蔬菜價格,會造成蔬菜市場( )。
A.需求量減少,供給量減少,市場過剩
B.需求量增加,供給量減少,市場短缺
C.需求量增加,供給量增加,市場短缺
D.需求量減少,供給量增加,市場過剩
【答案】B
【解析】為了抑制某些產品價格上漲,政府往往實行最高限價。最高限價也稱為限制價格,是政府所規定的最高價格,最高價格總是低于市場的均衡價格。如圖1-1所示,當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
時,
,所以結果是需求量增加,供給量減少,市場短缺。

圖1-1 最高限價
2.如果價格降低時,收入效應為負,同時符合需求法則,則該商品為( )。
A.吉芬(Giffen)品
B.正常品
C.劣等品
D.奢侈品
【答案】C
【解析】價格降低時,收入效應為負,說明該商品是劣等品或者吉芬商品。但是由于其符合需求法則,即價格降低,最后的需求量是增加的,所以降價時,該商品的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即該商品是劣等品。
3.若消費者具有線性需求函數,當價格達到50元時將不再有購買,如果企業現在定價為35元,則可以判斷此時需求價格彈性為( )。
A.富有彈性
B.缺乏彈性
C.單一彈性
D.完全彈性
【答案】A
【解析】由已知得線性需求函數可表示為,當
時,
,則此時需求價格彈性為:
,故需求價格富有彈性。
4.以下哪項屬于企業的長期調整?( )
A.采用新的生產線,替換下20%的勞動力
B.采用三班倒,提高開工率
C.降低工資率
D.改變折舊方法,采用加速折舊
【答案】A
【解析】企業的長期調整和短期調整的區別就是企業能否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投入。A項,資本和勞動力要素的配置都做出了調整,因此屬于長期調整。BC兩項,只是對勞動力要素方面做出了調整,未涉及其他投入要素的調整,因此屬于短期調整。D項,只是對資本折舊方法做了改變,并未涉及要素配置的調整。
5.如果企業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一般來說,該企業( )。
A.已經達到最小效率規模
B.尚未達到最小效率規模
C.處于適度規模狀態
D.不能作出判斷
【答案】B
【解析】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上分為三部分:規模經濟、規模報酬不變、規模不經濟,最小效率規模是指長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產量水平。所以當企業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時,該企業尚未達到最小效率規模。
6.沒有政府價格管制的完全競爭市場均衡條件下,將實現( )。
A.消費者剩余最大化
B.生產者剩余最大化
C.社會剩余最大化
D.以上均正確
【答案】C
【解析】社會總剩余等于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之和。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當供求平衡時,生產者剩余與消費者剩余之和達到最大。一旦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發生變化,勢必會帶來社會總剩余的損失。當政府采取限價措施將價格壓到均衡價格以下時,消費者剩余會增加;而當政府采取保護價格措施將價格提高到均衡價格以上時,生產者剩余會增加。所以無管制的完全競爭市場均衡條件下并未使消費者剩余或生產者剩余最大化,而是代表兩者之和的社會剩余最大化。
7.某不完全競爭廠商在短期均衡中的邊際成本為25,則價格( )。
A.等于25
B.大于25
C.小于25
D.不能確定
【答案】B
【解析】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是,不完全競爭的廠商有如下關系:
。所以短期均衡時,均衡價格是高于邊際成本的。因此,不完全競爭市場價格大于25。
8.若某汽車修理店是一個較封閉小鎮上唯一的汽修店,隨著該店雇傭維修工的增加,廠主的邊際人工費用會( )。
A.遞增
B.遞減
C.不變
D.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本題可看做一個產品專賣、要素專買的市場,其中勞動要素的邊際成本為,隨著勞動力要素的增加,工資
會增加,從而
遞增。
9.在污染治理中,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 )。
A.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總量
B.會導致企業在污染上的投機行為
C.可以在企業間有效分配污染量
D.會降低企業污染治理成本
【答案】A
【解析】根據科斯定理,明確的產權劃分可以降低外部效應。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給予企業污染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產權劃分,可以減少企業生產過程中帶來的外部負效應,降低污染總量。
10.推導下列哪條曲線必須進行價值規范判斷?( )
A.生產轉換曲線
B.消費契約曲線
C.社會福利曲線
D.等成本曲線
【答案】C
【解析】社會福利曲線是由社會所有個人的效用水平加總得來的,它試圖指出整個效用空間中每一點所代表的社會福利的相對大小,其一般形式可表示為。但對于不同個體或群體的效用的權重,不同的經濟學流派有不同的看法,如功利主義認為社會福利的大小只取決于社會成員的效用總和,與分配無關;貝努利—納什社會福利函數則強調社會分配越平均,社會福利也越大;羅爾斯主義更加重視社會上境況最差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所以,要推導具體的社會福利曲線,必須要給予不同社會群體的效用以權重,而這需要價值規范判斷。
11.以下不屬于政府購買的是( )。
A.地方政府興辦三所中學
B.政府提高養老金領取者的待遇水平
C.政府投資建設辦公大樓
D.政府出資興建廉租房
【答案】B
【解析】政府購買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如政府花錢設立法院、提供國防、建筑道路、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所以ACD三項,都屬于政府購買。B項,養老金屬于政府的轉移支付。
12.以下不屬于流量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
B.總消費
C.資本總量
D.凈出口
【答案】C
【解析】流量是指一定時期內的的經濟總量,而存量則指一定時點上的經濟總量。ABD三項,都屬于流量。C項,資本總量屬于存量的范疇,表示的是在此時點上的經濟總量。
13.當總投資減少100億時,將導致GDP( )。
A.增加100億
B.增加超過100億
C.減少100億
D.減少超過100億
【答案】D
【解析】投資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投資乘數一般是大于1的,所以投資增加(減少)可以通過乘數效應引起國內生產總值的倍增(倍減)。
14.奧肯定律反映的是( )。
A.GDP增長率和利率水平間的關系
B.GDP增長率和價格指數間的關系
C.價格指數和失業率間的關系
D.GDP增長率和失業率間的關系
【答案】D
【解析】奧肯定律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提出的,用來近似地描述失業率和實際GDP之間的交替關系。其內容是,失業率每高于自然失業率1%,實際GDP便低于潛在GDP 2%。
15.加速原理作用的前提是( )。
A.生產技術不變,資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B.生產技術改進,資本存量未得到充分利用
C.生產技術不變,資本存量未得到充分利用
D.生產技術改進,資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答案】A
【解析】加速原理是用來說明收入或消費的變動與投資的變動之間的關系的理論,其實質是:對資本品的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對產出量需求的變化會導致對資本存量需求的變化,從而引致投資。因此,它的特點是強調(預期)需求的作用,而不強調投入的相對價格或利率的作用。加速原理發揮作用的前提是生產技術不變,且沒有資本存量閑置。
二、計算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1.某企業在完全競爭市場雇傭要素,在完全壟斷市場出售產品。已知下列函數:
產品需求函數
企業生產函數 ,
勞動市場需求函數
勞動市場供給函數
(1)勞動雇傭量和工資率各是多少?
(2)該企業利潤最大的產量和價格是多少?
解:(1)聯立勞動市場需求和供給函數有:

解得:,
。故勞動雇傭量為80,工資率為280。
(2)由題意知為定值,由
,得
。廠商的總收益函數為:

邊際收益為:,由企業利潤最大化均衡條件
,可得:

解得:,從而
。
故企業利潤最大的產量為80,價格為440。
2.假定對人體某器官的供給曲線為,需求曲線為
。如果法律禁止人體器官的有償買賣而只能無償捐獻,那么捐贈者、接受者以及全社會的剩余會如何變化?
解:當器官的價格和產量完全由市場決定時,聯立供給函數和需求函數:

解得:,
。

圖1-2 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
如圖1-2所示,易得消費者剩余為:;
生產者剩余為:;
社會總剩余為:。
當法律禁止人體器官的有償買賣時,價格,此時有:
消費者剩余為:;
生產者剩余為:;
社會總剩余為:。
由此可看出,法律禁止器官買賣后,社會總剩余是增加的。因此法律應該禁止人體器官的有償買賣,允許無償的捐獻。
3.假定價格水平可變化,,
,
,
,
,名義貨幣供給
,稅率
,
。
(1)價格水平為1時,、
曲線,以及均衡收入與利率。
(2)若均衡國民收入,求此時的利率
和價格水平
。
(3)推導該經濟的曲線。
解:(1)由國民收入恒等式可得:

化簡可得曲線方程為:
。
由貨幣市場均衡條件可得:

化簡可得曲線方程為:
。
聯立曲線方程和
曲線方程得:
,
。即均衡收入為4405.9,均衡利率為13.5%。
(2)將代入(1)中的
曲線方程得
,再把
和
代入
曲線方程
,得
。
(3)聯立曲線和
曲線:

得曲線方程為:
。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什么是總需求曲線?為什么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答:(1)總需求曲線描述的是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與國民收入間的依存關系。總需求是指整個經濟社會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下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它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支出和國外需求構成。
(2)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水平與國民收入呈反向變動關系。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主要取決于財富效應、利率效應和匯率效應三個因素。
①財富效應。物價水平下降提高了貨幣的真實價值,并使消費者更富裕,鼓勵他們更多的支出,消費支出增加意味著物品與勞務的需求更大。相反,物價水平上升降低了貨幣的真實價值,并使消費者變得相對貧窮,這又減少了消費者支出以及物品與勞務的需求量。
②利率效應。價格水平的上升會降低實際貨幣供給,使得曲線左移,均衡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意味著當期消費的機會成本增加,而未來消費的預期收益提高。因此人們會減少當期消費量,增加未來消費量。也就是說,當價格水平上升時,人們會用未來消費替代當期消費從而減少對商品的需求量;當價格水平下降時,人們會用當前消費替代未來消費從而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
③匯率效應。當一國的價格水平上升時,其他國家的產品會變得相對便宜。本國居民會用外國產品來替代本國產品,增加對進口品的需求;而外國居民則會用本國產品替代外國產品,減少對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凈出口減少進而總需求減少。即當本國價格水平上升時,人們會用進口替代出口,從而減少對國內商品的需求;當本國價格水平下降時,人們會用出口替代進口,從而增加對國內商品的需求量。
從上面三個效應可以看出,價格水平上升時,總需求減少;價格水平下降時,總需求增加。因此,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請用直觀語言表述什么叫風險中立者、風險規避者與風險偏好者,并用圖示、數學表達式分別加以說明。
答:對于同樣程度的風險,不同的決策者會作出不同的抉擇,按照決策者對風險的偏好程度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風險規避者
風險規避者是指在期望收入相同的不同經濟結果中,更傾向于選擇更加確定的項目的決策者,即:

其中,和
是不同風險下獲得的收入,
和
為不同風險發生的概率。
風險規避者的效用函數是凹的,即,
。風險規避者的效用函數曲線如圖1-3(a)所示。

圖1-3 風險偏好與效用函數曲線
(2)風險偏好者
風險偏好者在同樣期望報酬的投資中寧愿選擇風險程度更大的投資,即有:

風險偏好者的效用函數是凸的,
。風險偏好者的效用函數曲線如圖1-3(b)所示。
(3)風險中立者
風險中立者是指對于不同風險程度但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不加以區分的人,即有:

風險中立者的效用函數呈線性,即,
。風險中性者的效用函數曲線如圖1-3(c)所示。
3.壟斷廠商實行第三級價格歧視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要具備這些條件?
答:(1)三級價格歧視又稱為局部價格歧視,是指完全壟斷企業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或對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制定不同的銷售價格。實行這種價格歧視必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①不同市場可以完全分割。由于地區、技術、法律、稅收等障礙,不同消費者只能在不同的市場內購買,不存在市場間套利行為的可能性。
②不同市場需求彈性不同。在需求彈性較小的市場以較高的價格銷售,在需求價格彈性較大的市場以較低的銷售。
(2)具備上述兩個前提條件的原因在于:
①若市場不可分割,市場上的套利行為將使得價格歧視消失;
②如果被分割的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相同,根據可知不同市場的邊際收益相同,進而根據壟斷廠商的利潤最大化條件
決定的價格水平也相同,此時廠商的最佳策略是對同一產品收取相同的價格。若兩個市場價格彈性不同,則在市場1有
,市場2有
,從而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均衡條件
可得:
,故若
,則
。
所以,實行三級價格歧視必須具備以上兩個條件。
4.簡述供給學派的主要觀點和政策主張。
答:供給學派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西方經濟學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蒙德爾、菲爾德斯坦、拉弗、羅伯茨、吉爾德等。該流派的理論特點是強調供給效應,反對凱恩斯需求管理政策。
(1)供給學派的主要觀點
①否定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主張恢復薩伊定律;
②反對高額的邊際稅率,力主減稅、增加供給;
③主張減少政府干預,減少政府財政支出,加強市場調節;
④認為應在刺激供給的同時,實行限制性貨幣政策。
(2)供給學派的政策主張
從供給學派對經濟政策的供給效應和供給學派經濟理論的基本命題中,可以直接看出供給學派經濟學的政策主張。
①減稅。滯脹的原因在于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所引起的不利的供給效應。減稅可以提高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增加勞動供給,又可以提高儲蓄和投資的積極性,增加資本存量,這樣即可降低失業率,又可以增加產量,從而降低供給小于需求造成的通貨膨脹。
②在減稅的同時,削減社會福利支出。因為供給學派認為社會福利制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支出,從而增加了稅收,產生了不利的供給效應,另一方面助長了窮人依賴政府的思想。
③緊縮性政策反通貨膨脹也會產生不利的供給效應,結果反而引起價格水平上漲。反通脹的需求管理是提高稅率和減少貨幣供給,提高稅率會減少勞動供給和資本形成,減少貨幣供給會提高利率,從而減少投資,這些都會減少產量,導致總供給曲線向左移動使價格水平提高。與此相反,減稅和適當增加貨幣供給會抑制通脹。
④穩定幣值,恢復金本位制。
⑤減少政府的管制,讓企業更好的按市場經濟原則行動。
四、分析論述題(20分)
截止2010年3月,美國刺激經濟的第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結束,美聯儲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累計1.725萬億美元左右。2010年11月4日,美聯儲決定到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被稱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自2008年12月16日以來,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到0.25%的接近于零利率的歷史最低水平,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同時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至0.25%的水平不變。
試分析:
1.美聯儲推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宏觀經濟學治理上屬于何種政策?簡述該政策的實施原理和使用條件。你認為該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可能刺激效果如何,為什么?
2.選擇恰當的宏觀經濟分析工具,分析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其他國家經濟(包括中國)的可能影響。
答:(1)從材料中可以分析得出,美聯儲為了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提出的兩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主要采取的是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美國國債和機構證券,這在宏觀經濟治理上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來達到宏觀經濟調控的目的。
①公開市場業務實施的原理和使用條件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證券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公債、國庫券和銀行承兌票據等),以期調節信用和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業務活動。其實施原理在于:當需要放松銀根刺激經濟時,央行可以買進政府債券以增加貨幣供給,從而降低利率,刺激消費和投資進而刺激經濟增長;當需要遏制通貨膨脹以防止經濟過熱時,可進行反向操作,收緊銀根,提高利率,抑制消費和投資增長,進而遏制通脹。
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刺激效果
美聯儲此次大膽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初衷在于壓低抵押貸款和其他消費者貸款的利率,刺激支出以幫助振興美國經濟。對于此次巨額購債計劃能否幫助美國擺脫7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當期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如果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未能使美國經濟走上復蘇之路,經濟不景氣或將導致出現滯漲現象。
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方面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使市場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促使銀行放貸,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有助于經濟復蘇;但是,另一方面卻埋下通脹的隱患,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或許或引發更為嚴重的滯漲,而且還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度貶值,在刺激本國出口的同時,惡化先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產生貿易摩擦等等。對于美國在世界上最大經濟體而言,實施這種激進的政策對本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2)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對全球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
①埋下全球通脹隱患,美聯儲宣布開動印鈔機,大舉發行貨幣后,其他國家也不愿意看到本國貨幣大規模針對美元升值,反過來促使其他國家中央銀行擴大貨幣的發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開始奉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至于整個資產的價格會逐步上升,將埋下全球通脹的隱患。
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會導致美元走軟,其后果除了促進商品價格上漲外,還將導致其他貨幣針對美元大幅升值。這將削弱相關貿易體對美國的出口能力,尤其對于那些處于金融危機漩渦中的出口導向型新興經濟體而言,美聯儲此舉將對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擊,并有可能引發貿易摩擦。
③降低了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價值,雖然本次金融危機起源于美國,但是由于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美債一度因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的外匯資產中,美國國債占有重要地位。美聯儲大舉購買美國國債將推升美國國債價格,降低其收益率,這將導致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存在巨大的貶值風險。對于美國而言,美元貶值和國債收益率降低都將可能導致巨額外資從美國流出,對于當前仍處于金融危機中的美國經濟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3)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的影響及我國的應對措施
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將導致中國面臨多重壓力,對此我國應該正確認識,積極應對。
①外匯資產的保值。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據半壁江山,美元貶值將直接導致我國外匯資產大幅度貶值。降低貶值風險最主要的途徑是多元化外匯儲備資產的投資方向,從而降低美元資產所占比重。從當期全球經濟形勢來看,在資產價格處于相對歷史地位,在未來存在較大通脹隱患的情況下,增加黃金和能源等資源類產品及相關企業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
②人民幣匯率問題。美國是我國第二大出口國,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對于因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而處于水深火熱的中國外貿出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至關重要,或者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緩沖美元貶值對我國出口行業的沖擊。
③由于國內信貸大量投放、資源價格改革等因素影響,已經具有潛在的通脹風險,如果國際性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將會助推這一趨勢。對于這一狀況需要政府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適時靈活調整相關政策,將通脹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
- 徐雙敏《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王黎欽《機械設計》(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年北京市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丁志國《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840行政管理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廈門大學707社會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黃達《金融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6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英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歷年真題詳解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5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6小時高清視頻】
- 廈門大學806宏、微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9小時視頻講解】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東方語學院619基礎韓國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軍《遺傳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