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3經濟學基礎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3經濟學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

一、選擇題:從每題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填入括號。(本題共30分,每小題各2分)

1.下列各種成本中,(  )的變動規律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A.短期總成本

B.短期邊際成本

C.平均固定成本

D.平均可變成本

【答案】C

【解析】根據,總固定成本不變,平均固定成本隨著總產量上升而遞減,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下列關于“一般均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每個消費者達到效用最大

B.每個生產者達到利潤最大

C.每種商品市場出清(供需平衡)

D.均衡價格與均衡交易量不是同時決定的

【答案】D

【解析】一般均衡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生產的最優化、交換的最優化以及生產和交換的最優化。由此可知,一般均衡條件下,消費者效用達到最大化,生產者利潤達到最大化,商品市場供需平衡。D項,均衡價格與均衡交易量是同時決定的。

3.恩格爾曲線從(  )導出。

A.價格—消費曲線

B.收入—消費曲線

C.需求曲線

D.無差異曲線

【答案】B

【解析】恩格爾曲線表示消費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對某商品的需求量,由收入—消費曲線導出。

4.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外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  )

A.消費者收入變化

B.商品價格變化

C.消費者偏好變化

D.其他相關商品價格變化

【答案】B

【解析】商品價格變化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商品的價格—需求數量組合點沿著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的運動,需求曲線并沒有移動。ACD三項都會使得需求曲線移動。

5.長期成本曲線呈“U”型的原因與(  )有關。

A.規模報酬

B.外部經濟與不經濟

C.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D.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所占比重

【答案】A

【解析】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U型特征是由長期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決定的。在企業生產擴張的開始階段,廠商由于擴大生產規模而使得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產生規模經濟,從而使得平均長期成本下降,當生產擴張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廠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就會使得經濟效益下降,平均長期成本上升。

6.在拐折需求曲線模型中,折點左右兩邊的需求價格彈性是(  )。

A.左邊大,右邊小

B.左邊小,右邊大

C.左右一樣大

D.以上均不對

【答案】A

【解析】斯威齊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如果一個廠商提高價格,行業中的其它寡頭廠商都不會跟著改變自己的價格,因而提價的寡頭廠商的銷售量的減少是很多的;如果一個寡頭廠商降低價格,行業中的其它寡頭廠商都會將價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銷售份額的減少,此時該寡頭廠商的銷量增加是有限的。根據價格變動與銷售量的關系可知,折點左邊的需求曲線較為平坦,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右邊的需求曲線需求價格彈性較小。

7.收入分配政策不當會影響經濟增長的論斷得到(  )的理論支持。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原理

B.邊際生產成本遞增原理

C.奧肯定律

D.菲利普斯曲線

【答案】A

【解析】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是指人們的消費雖然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費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樣多。由于人們總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費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為儲蓄,這樣人們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費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也就是說,富人的消費傾向要低于窮人的消費傾向。如果收入分配政策不當,造成貧富差距擴大,那么將會直接影響一國的消費水平,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8.在貨幣供應量決定因素中,商業銀行能控制的是(  )。

A.基礎貨幣

B.超額準備率

C.現金比率

D.法定準備率

【答案】B

【解析】超額準備率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而保留的準備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是商業銀行及存款性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實際準備金超過法定準備金的部分,屬于商業銀行能夠控制的因素。ACD三項均由中央銀行控制。

9.實現持續技術進步的保障包括(  )。

A.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貨幣政策

B.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C.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金融發展和教育投入

D.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C

【解析】AB兩項,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搭配是針對短期經濟波動而言的,而技術進步涉及的是長期的經濟增長;C項,國家創新體系直接鼓勵技術進步,而金融發展為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提供物質基礎,教育投入直接影響人力資本,為技術進步提供人才的支撐;D項,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與技術進步無關。

10.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障礙是(  )。

A.主權債務過重

B.稅賦過重

C.擠出效應

D.以上都有

【答案】D

【解析】A項,積極財政政策主要包括減稅以及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的來源是國家稅收收入,當主權債務過重,將會影響到一國財政狀況,最終可能導致政府無力實施高額的財政刺激計劃;B項,稅賦過重,使得減稅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大幅度的調降稅率也將會直接影響一國財政收支健康狀況;C項,積極財政政策必然導致曲線向右移動,從而導致利率上升,擠占私人部門的投資。

11.與封閉經濟相比,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總體均衡的條件增加了(  )。

A.持續經濟增長

B.貿易項目平衡

C.資本項目平衡

D.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D

【解析】封閉經濟條件下,不存在與其他國家的資本和貿易往來,因此均衡條件中不存在國際收支平衡。

12.根據蒙代爾-弗萊明不可能定理,一個經濟體在保持獨立貨幣政策的同時,實現固定匯率制度,是由于(   )。

A.資本項目不完全開放

B.關稅很低

C.鼓勵外國直接投資

D.資本流動自由

【答案】A

【解析】根據不可能定理可知,一國不可能同時擁有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如果一個經濟體要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那么它必須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限制國際資本流入或流出。

13.在下列多重共線性產生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

A.經濟本變量大多存在共同變化趨勢

B.模型中大量采用滯后變量

C.由于認識上的局限使得選擇變量不當

D.解釋變量與隨機誤差項相關

【答案】D

【解析】多重共線性產生的原因包括:經濟變量的內在聯系,這是產生多重共線性的根本原因;解釋變量中含有滯后變量;經濟變量變化趨勢的“共向性”。D項,解釋變量與隨機誤差項相關產生的是隨機解釋變量問題,包括同期相關和同期無關異期相關兩種情況。

1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異方差是一種隨機誤差現象

B.異方差產生的原因有設定誤差

C.檢驗異方差的方法有F檢驗法

D.修正異方差的方法有加權最小二乘法

【答案】A

【解析】異方差性是指對于不同的樣本點,隨機干擾項的方差不再是常數,而是互不相同。異方差不是一種隨機誤差現象,它是由變量自身的特征決定的。

15.對聯立方程組模型中過度識別方程的估計方法有(  )。

A.間接最小二乘法

B.普通最小二乘法

C.間接最小二乘法和二階段最小二乘法

D.二階段最小二乘法

【答案】D

【解析】二階段最小二乘法是一種既適用于過度識別方程的估計方法又適用于恰好識別方程的估計方法,而間接最小二乘法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只適用于恰好識別方程的估計方法。

二、判斷題:判斷對錯,并給出簡短解釋(每題4分,共計20分)

1.提高價格可以使總收益增加。(  )

【答案】×

【解析】提高價格是否可以使總收益增加取決于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比如,當一種商品的需求富有彈性時,提高價格會使得需求量下降,而且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大于價格上升的幅度,從而造成總收益減少。

2.納什均衡屬于優勢策略均衡。(  )

【答案】×

【解析】優勢策略均衡一定是納什均衡,但納什均衡不一定是優勢策略均衡。

3.充分就業水平對應著潛在產出水平的實現。(  )

【答案】

【解析】潛在產出水平是指一國在充分就業狀態下能夠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

4.技術的集中涌現與經濟周期有關。(  )

【答案】

【解析】根據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可知,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沖擊。技術的集中涌現意味著經濟面臨著正向的沖擊,經濟開始走向波峰,因此技術的涌現與經濟周期是相關的。

5.經典線性回歸模型(OLS)中的干擾項不服從正態分布的,0LS估計量將有偏的。(   )

【答案】×

【解析】對參數估計量的無偏性證明可得:,要使,只需滿足,即隨機干擾項具有零均值即可。即使經典線性回歸模型中的干擾項不服從正態分布,OLS估計量也是無偏的。

三、計算題(10分)

已知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兩商品的價格分別為,消費者的收入為,試求:

(1)該消費者關于商品1的需求函數;

(2)該消費者關于商品2的需求函數。

解:(1)消費者要在預算約束下實現效用最大化,則有:

構造拉格朗日函數:

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聯立解得:,即為消費者關于商品1的消費函數。

(2)由(1)可得,消費者關于商品2的需求函數為:

四、計算題(10分)

目前鋼材價格是每噸400美元。賓州鋼鐵公司面臨一條曲折的需求曲線。當價格高于現在價格(400美元)時,需求函數為:。當價格低于現在價格(400美元)時,需求函數為:。公司的邊際成本函數為:

(1)賓州鋼鐵公司所處的市場結構是什么類型的?如果,該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產量是多少?

(2)從開始,的常數項再增加多少,該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產量將開始減少?

解:(1)賓州鋼鐵公司所處的市場結構是寡頭壟斷市場。

公司的邊際成本為,公司的需求函數為:,則邊際收益為:

根據利潤最大化的條件解得:,兩產量均與需求函數矛盾,因此可知,邊際成本通過邊際收益的間斷點處,即利潤最大化產量為

(2)增加,說明邊際成本曲線平行上移,當移至于相交點處,利潤最大化產量開始減少,即時,產量開始減少,此時。由此可知,當邊際成本的常數項再增加50,該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產量開始減少。

五、簡答題(10分)

簡述壟斷如何導致效率損失。

答:根據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理論,資源有效配置的條件是價格等于邊際成本。在壟斷的條件下,價格高于邊際成本,說明資源配置無效率。壟斷會造成社會福利的無謂損失。如圖1-1所示。

圖1-1  壟斷的效率損失

在圖1-1中,假定由一個壟斷者來生產完全競爭產業所有的廠商所生產的產品,假定完全壟斷與完全競爭這兩種市場有完全相同的成本曲線。圖1-1中,分別代表競爭性市場的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分別代表完全壟斷市場的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對處于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廠商來講,按照的價格生產的產品總量可以使每一個廠商都獲得最大化的利潤。對于壟斷廠商來講,按照的價格生產的產量可以獲得最大化的利潤。在兩種市場都分別使廠商達到利潤最大化均衡的情況下,壟斷市場的均衡價格高于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價格,壟斷市場的均衡產量低于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產量。在壟斷條件下,消費者支付了較高的價格,但是卻消費較少數量的產品。由于完全競爭條件下生產的產量是在平均成本最低點生產,而壟斷條件下生產的產量不是在平均成本最低點生產,所以,壟斷條件下企業的生產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六、計算題(10分)

某經濟體有下列宏觀統計資料: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總投資)億元;

(居民消費)億元;(政府支出)億元;

(政府預算盈余)億元。

根據上述資料:

(1)計算凈出口;

(2)計算政府稅收減去政府轉移支付后的財政收入;

(3)計算個人可支配收入;

(4)如果政府支出增加100億元,會有什么變化?

解:(1)根據可得:

(億元)

(2)根據可得:

(億元)

(3)個人可支配收入為:

(億元)

(4)若,則

(億元)

(億元)

(億元)

七、計算題(10分)

表示基礎貨幣乘數,表示現金漏出率,表示意愿準備金比率(含法定準備和超額準備)。

(1)寫出基礎貨幣乘數,討論的變化對于的影響;給出同時考慮變化的數學表達式;

(2)結合一個具體政策工具說明積極的貨幣政策如何影響貨幣乘數。

解:(1)基礎貨幣乘數為:

因為,可知與基礎貨幣乘數成反向相關關系,即增加時下降,下降時增加。

因為,可知與基礎貨幣乘數成反向相關關系,即增加時下降,下降時增加。

同時考慮變化的數學表達式為:

(2)積極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貼現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以降低存款準備率為例說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直接減少了貨幣乘數的分母,使得貨幣乘數增加,在基礎貨幣不變的情況下,貨幣供給會因為乘數的增加而擴大。

八、簡答題(10分)

簡要分析人民幣升值與通貨膨脹的關聯。

答:人民幣升值與通脹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人民幣升值會吸引熱錢流入,增加國內的貨幣供應,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投機性貨幣的大量涌入會虛抬房價和大宗商品價格,帶動普通商品的全面漲價,導致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熱錢”進入我國,首先要從銀行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由于我國現行的外匯政策,外匯可以自由兌換成人民幣,因此中國的金融機構必然要全額兌付大額的外匯,中央銀行被迫增加發行人民幣,使得國內通貨發行量超過實物生產量的增長,從而導致人民幣購買力的下降,引發通貨膨脹。

(2)人民幣升值將平衡進出口,緩解我國貿易順差局面,從而減少外匯占款,緩解通貨膨脹壓力。

人民幣升值導致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行業受到較大影響,減少國家以勞動力和資源為形式出口,從而平衡我國的貿易順差,減少外匯儲備,減少流通貨幣中的外匯占款,減少市場上的流動性,對通貨膨脹起到抑制的作用。

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原材料的價格下降,使得國內生產商品的成本降低,同時,進口商品價格也會下降,這對于通貨膨脹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人民幣升值最終會帶來通脹或緊縮壓力,依賴于人民幣升值對各方面的影響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措施,不能簡單地做出判斷。

九、計算題(10分)

Sen和Srivastava(1971)在研究貧富國之間期望壽命的差異時,利用101個國家的數據,建立了如下的回歸模型:

(4.37)(0.857)(2.42)

其中:是以美元計的人均收入;是以年計的期望壽命:為貧富國虛擬變量。

Sen和Srivastava認為人均收入的臨界值為1097美元(),若人均收入超過1097美元,則被認定為富國;若人均收入低于1097美元,被認定為貧窮國。(括號內的數值為對應參數估計值的值)。

(1)解釋這些計算結果。

(2)回歸方程中引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釋這個回歸解釋變量?

(3)如何對貧窮國進行回歸?又如何對富國進行回歸?

解:(1)依據給定的估計檢驗結果,由值可知,對數人均收入對期望壽命在統計上并沒有顯著影響,截距和虛擬變量在統計上對希望壽命存在顯著影響。

根據擬合優度可知,模型對觀測值的擬合程度較好。

貧富國之間的壽命存在差異:

(2)回歸方程中引入虛擬變量的原因在于:從截距和斜率兩方面來說明期望壽命的差異。該虛擬變量可以解釋為對期望壽命的影響存在截距差距和斜率差距兩方面的共同因素。

(3)對窮國進行回歸時,采用的回歸模型是:,其中

對富國進行回歸時,采用的回歸模型是:,其中

十、論述題(15分)

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存在交通擁堵問題,許多地方政府都試圖減少擁擠的市中心的汽車數量。請就此問題提出至少三條政策建議,并解釋其經濟學意義。(控制在300~500字)

答:城市道路屬于公共資源,其消費不具有排他性,但在交通擁擠的情況下,消費具有競爭性。一般情況下,每個人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在任何道路上行車而不用付費,其所需支付的只是個人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個人不考慮其行為對其他人所造成的時間成本,從而使得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這樣就容易造成“公地的悲劇”,即道路被過度使用,尤其是市中心交通擁堵。

政策建議:

(1)增加道路供給,對稀缺的道路和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從供給面上解決城市中心交通擁堵問題。建立合理的交通規劃,加強對現有道路交通系統的管理,采用高科技手段進行交通管理。

(2)需求管理。倡導公共交通,如地鐵、公交等交通方式;控制和引導小汽車的使用,如征收燃油稅、政府直接管制等措施;實行企業錯峰上下班制度,減少上下班高峰期對道路的需求,緩解城中心交通擁堵的問題。

(3)征收交通擁擠費。交通擁擠費是指對高峰時段行駛于擁堵(擁擠)路段上的車輛征收額外費用,通過價格機制來調節車輛在城市路網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達到減少路網交通擁堵(擁擠)的目的。征收交通擁擠費,使得個人在城中心行車的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將有效控制出行量,使其等于社會最優出行量,使公共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助于解決城中心交通擁堵問題。

十一、論述題(15分)

貨幣主義學派認為通貨膨脹說到底就是貨幣現象。目前中國不僅有內源性通脹還有輸入性通脹。那么你如何看待貨幣主義的這個觀點?(控制在300~500字)

答:貨幣主義學派強調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引起經濟活動和物價水平發生變動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認為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多于需求量。

我國現階段通脹現象是國內外資源價格普遍上漲、外資資金大量流入、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快速增長、農產品供給不足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產物。其具體原因如下所述:

(1)成本推動

我國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改善使得食品消費升級,糧食價格上升。

資源性產品近幾年價格都大幅上漲,短時期內價格不可能有較大幅度回落。

企業用工成本,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不可避免。

(2)需求拉動

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政府社保投入的增加,使居民的收入預期顯著提高,帶來消費能力的釋放,從而拉動內需的增長。

(3)流動性過剩

從外部因素來說,近年來我國貨幣供應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當由于貿易順差和大量境外投機資本大量流入而造成的流動性過剩不能被金融市場所吸收時,就給已經趨于上揚的物價帶來了更大的上漲壓力。

從內部因素來說,2006年以來,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得到顯著提高,發放貸款的能力和動力明顯增強。流動性過剩導致信貸投放高居不下,固定資產投資在信貸支持下有了更強勁的增長,流動性過剩也會推高CPI及資產價格,積聚通貨膨脹風險。

由此可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由貨幣供給量增加導致的,還涉及到其他相關的因素,因此認為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阳春市| 谷城县| 工布江达县| 海城市| 鸡泽县| 美姑县| 安义县| 南投县| 栖霞市| 同心县| 阳东县| 溧水县| 东海县| 河北省| 施秉县| 惠东县| 剑河县| 衡山县| 洛川县| 松潘县| 斗六市| 连山| 莱芜市| 恩施市| 温州市| 神木县| 本溪市| 南陵县| 井研县| 双辽市| 沾益县| 雷州市| 衡山县| 新龙县| 乐山市| 平塘县| 邵东县| 铜梁县| 罗平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