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第一編 總 論

第1章 概 論

1.1 復習筆記

一、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1.刑事訴訟

(1)訴訟的詞意

訴訟是指在國家司法機關的主持下,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全部活動。根據訴訟任務和訴訟法律關系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

(2)刑事訴訟的概念

刑事訴訟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查證、核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實施了犯罪行為,是否應當受到刑事處罰以及給予何種處罰的活動。

刑事訴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即嚴格意義上的刑事訴訟,僅指起訴和審判的訴訟活動。廣義的刑事訴訟,包括國家為實現刑罰權所實施的全部具有訴訟意義的行為,以及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相應參與,其程序可分為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四個階段。

(3)刑事訴訟的特征

刑事訴訟是國家行使刑罰權的活動;

刑事訴訟是由國家專門機關負責進行的活動;

刑事訴訟必須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

刑事訴訟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的程序進行。

2.刑事訴訟法

(1)刑事訴訟法的概念和性質

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制定的刑事訴訟法典;廣義的刑事訴訟法,則包括刑事訴訟法典及一切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關于刑事訴訟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刑事訴訟法的性質

a.刑事訴訟法是基本法;

b.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c.刑事訴訟法是公法。

(2)刑事訴訟法的淵源

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根據。刑事訴訟法就是根據憲法制定的。

刑事訴訟法典。它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主要法律淵源。

相關法律。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的規定。可以分為兩類: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中涉及刑事訴訟的規定。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就刑事訴訟有關問題所作的專門規定。

法律解釋。指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其授權的單位所作出的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

行政法規和規章。是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主管部、局制定的規定中有關刑事訴訟的規定。

國際條約。凡是我國簽署、批準加入的國際公約中有關刑事訴訟的規定,都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淵源。

二、刑事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對象

(1)刑事訴訟法律規范

對刑事訴訟法律、法規的研究,不僅要準確地把握法律條文的含義,還要全面理解刑事程序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法典與其他相關法律規范之間的聯系,尤其要深入了解法律的實施情況,發現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提出對法律的立、廢、改意見。

(2)刑事司法實踐

刑事訴訟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只有植根于司法實踐之中,不斷總結實踐、服務實踐、促進實踐,才能使自己獲得不斷繁榮和發展。

(3)外國和歷史上的刑事訴訟制度、司法實踐和刑事訴訟理論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與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在程序構建的技術層面,具有某些共性。古代的刑事訴訟中也存在某些值得借鑒的內容。對于其中有益的內容,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和吸收。

2.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方法

(1)理論聯系實際與實證分析方法

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理論研究應當在實踐中尋找課題,注重對實踐中影響刑事訴訟效能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

理論研究應當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應用價值,如果涉及制度設計,應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其適用條件和實際效用。

充分運用實證分析,特別是個案分析方法,這是學習、研究刑事訴訟理論的最佳途徑。

(2)歷史分析的方法

研究刑事訴訟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豐富的歷史文明中去發掘、總結、提煉和借鑒有益于現代訴訟文明建設的寶貴經驗,用以啟迪我們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現代刑事訴訟制度。

(3)價值分析方法

在刑事訴訟法學中,運用價值分析方法,是通過分析刑事訴訟的利益、價值和目的,來研究刑事訴訟制度及程序模式。運用價值分析方法,應注意分析以下問題:

刑事司法活動中的主要利益及其界定;

控、辯、審三方互動過程中的利益關系;

不同訴訟價值模式及其分析;

刑事司法的當代價值取向;

我國刑事訴訟價值模式選擇的指導觀念、設計與操作原則等。

在分析研究中,還要注意運用利益或價值間的權衡方法。刑事訴訟涉及的利益與價值相互間的矛盾和沖突,要求我們善于權衡利弊,調整刑事訴訟的價值模式,力求以有限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大的、更符合社會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司法效益。

(4)結構功能分析方法

應用結構功能分析方法需要關注訴訟的主體、訴訟法律關系,并剖析影響訴訟關系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各要素的性質和作用,發現各要素間的最佳配置方法,使刑事訴訟結構更具有合理性,具備更為完善的功能。

(5)比較研究方法

(6)綜合研究方法

刑事訴訟法學的學習和研究,應當拓寬視野,注意涉獵相關部門法學以及其他有關學科的知識和研究方法,進行綜合研究。綜合研究也不應限于法學學科,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歷史學等學科知識與研究方法都應學習和借鑒。

三、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任務和作用

1.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據此,刑事訴訟法制定的目的包含三個方面:

(1)保障刑法的正確實施;

(2)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3)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2.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刑事訴訟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1)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這是刑事訴訟法的直接任務。

(2)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這是刑事訴訟法的一個重要任務。

(3)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這是刑事訴訟法的根本任務。

3.刑事訴訟法的作用

(1)刑事訴訟法對刑法實施的保證作用

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實施刑罰的國家專門機關及其職權分工。

刑事訴訟法保證專門機關的權力行使和權力制約的統一,既有利于打擊犯罪,又能有效地防止傷害無辜,侵犯人權。

刑事訴訟法規定了運用證據的規則,設置了防錯機制,保證準確地認定案件事實。

刑事訴訟法為刑法的正確實施設計了較為科學的程序系統,以保證案件在實體上得到公正處理。

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期限、簡易程序等具體制度、程序,保障刑法高效率地實施。

(2)刑事訴訟法的獨立作用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結構、原則、制度、程序,是一個國家民主、法治、人權狀況的重要標志,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條件。

刑事訴訟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刑法的不足。

刑事訴訟法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影響乃至限制實體法的實施。

四、刑事訴訟法的效力范圍

1.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

刑事訴訟法有其開始生效和終止生效的時間。前者一般在該法頒布時由法律或命令明文加以規定。后者則通過兩種方式加以確定:一是在新刑事訴訟法中明文規定舊法的廢止日期;二是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推定新法施行之日,即為舊法廢止之日。

2012年3月《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施行后,舊法即同時廢止。

2.刑事訴訟法的空間效力

(1)刑事訴訟法關于人的效力范圍

刑事訴訟法關于人的效力,是指對一國領域內的一切人均適用本國的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關于人的效力原則

對于身處中國領域內的所有自然人,無論是中國公民,還是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只要涉嫌犯罪并應受到刑事追究,均應適用中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于在中國領域內涉嫌犯罪的所有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刑事追究,也應適用中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關于人的效力原則的例外

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2)刑事訴訟法關于地域的效力范圍

刑事訴訟法關于地域的效力范圍,是指刑事訴訟法的效力所能達到的地域范圍。

根據“屬地主義”原則,一國刑事訴訟法的效力范圍及于該國的全部領域之內;對于在本國領域內發生的一切刑事案件,本國司法機關均享有司法管轄權。

世界各國一般還設立了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制度。對于在本國領域外發生的刑事案件,在受追訴者逃匿于本國領域之內時,應有關國家的請求,本國司法機關可以協助進行某些司法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青神县| 柞水县| 鹤峰县| 闵行区| 元朗区| 丰台区| 奎屯市| 龙口市| 喀喇沁旗| 榆林市| 临沂市| 镇远县| 赣榆县| 榆树市| 双峰县| 甘谷县| 望奎县| 黄冈市| 清涧县| 苗栗市| 哈密市| 新闻| 静乐县| 怀仁县| 浮山县| 迁安市| 镇坪县| 岗巴县| 岑巩县| 阜南县| 托里县| 镇巴县| 泉州市| 威信县| 筠连县| 桐庐县| 临沧市| 南陵县| 邯郸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