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瑞《民法》(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795字
- 2021-05-28 21:20:54
1.2 課后習題詳解
1何為民法?民法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有何特點?
答:(1)民法的含義
民法是指調(diào)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2)民法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的特點
民法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
①民法所調(diào)整的財產(chǎn)關系的特點:
a.主體平等;
b.存在于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
c.一般是由當事人自己的意志決定的。
②民法所調(diào)整的人身關系的特點:
a.主體平等;
b.與民事權利的享有和行使有關;
c.不具有經(jīng)濟內(nèi)容;
d.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
2如何理解民法的性質(zhì)?
答:民法的性質(zhì),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具體包括:
(1)民法為私法。自羅馬法就有公法與私法之分。民法為私法,對于民事事項,即使法律未作明確規(guī)定,只要不屬于法律明文禁止的,當事人就可為之,就是合法的。
(2)民法為權利法。民法調(diào)整民事關系以確認和保護民事主體的權利為主旨。民法不僅確認主體享有的各項權利,而且規(guī)定權利受到侵害時的救濟措施,使每個人充分重視自己的權利,并尊重他人的權利。
(3)民法為文明法。民法本為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追求公平、正義、平等、自愿、誠實信用。民法對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要求是符合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社會公眾應當遵行的與社會生活條件相適應的基本道德準則。
(4)民法為實體法。實體法是與程序法相對應的法律部門。民法是規(guī)定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的而不是規(guī)定權利救濟程序的法律,民法為實體法,而非程序法。
(5)民法為任意法。民法規(guī)范多為任意性規(guī)范,賦予民事主體選擇行為的自由和權利,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適用該規(guī)范。
(6)民法為國內(nèi)法。民法是由一國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適用于一國法律所管轄領域內(nèi)的民事關系。
(7)民法為行為規(guī)范兼裁判規(guī)范。民法規(guī)范既是民事主體的行為準則,也是法院或仲裁機構裁判民事案件的準則。
3試述民法各項基本原則的含義。
答:民法基本原則是指民事立法、民事行為與民事司法的基本準則。具體包括: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民法首要的基本原則,由民法所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的性質(zhì)決定,只有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才為民法調(diào)整,法律調(diào)整民事關系必然要賦予當事人平等的地位。平等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①民事主體的權利能力平等;
②民事主體在具體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地位平等;
③民事主體平等地協(xié)商相互間的權利義務;
④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
⑤民事主體平等地負擔義務和承擔民事責任。
(2)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實際是指“意思自治”,由當事人依自己的意思決定民事事項。民法所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是社會成員間的“私”的關系,應由當事人自己決定,國家不應過多干預。自愿原則與平等原則密不可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①民事主體自由自主地決定民事活動;
②當事人僅對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的行為負責。
自愿原則的核心內(nèi)容是“合同自由”(“契約自由”)。
(3)公平原則。
公平既是道德原則,又是法律原則。作為調(diào)整平等主體之間關系的民法的法律原則,公平原則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
①民事主體參與法律關系的機會均等,在民事活動中須正當競爭,反對任何不正當競爭行為;
②在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上利益應均衡,合理分配權利義務;
③在責任面前要合理負擔。
對某一行為或事項是否公平的評價,不能僅從當事人一方考慮,還要從社會利益上考慮。
(4)等價有償原則。
等價有償原則是指在交易中應實行等價交換,不得無償非法調(diào)取他人的財產(chǎn)。等價有償原則是商品經(jīng)濟關系中的等價交換原則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
(5)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與公平原則一樣,既是道德規(guī)則,又是法律原則。作為法律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誠實,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被稱為民法的“帝王條款”。誠實信用原則既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講誠實,正當競爭,反對欺詐和一切不正當?shù)母偁帲灰惨竺袷轮黧w守信用,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和約定履行義務,實現(xiàn)自己的承諾;還要求民事主體按照權利的目的善意行使權利,不得濫用權利,不得以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為代價而換取私利。誠實信用原則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礎上。
(6)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原則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尊重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在民事活動中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公共秩序,違反社會公德。依公序良俗原則,任何違反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都是無效的。
- 吳大正《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分析》(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335出版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周友梅《資產(chǎn)評估學基礎》(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陳振明《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英語專業(yè)考研基礎英語詞匯語法高分特訓1300題
- 2020年翻譯碩士(MTI)《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考研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周友梅《資產(chǎn)評估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3版)
- 全國名校文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2015年法律碩士聯(lián)考大串講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jīng)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財政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高鴻業(yè)《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課后習題詳解
-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1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黃希庭《心理學導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第2版)
- 劉瑞璞《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女裝編》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