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編 戲曲編

第1章 一種獨特的戲劇文化

1.1 核心講義

一、“戲曲”的概念界定

(一)產生

“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特別稱謂,最早見于宋元間江西南豐人劉壎(1240~1319)的《水云村稿(詞人吳用章傳)》。戲曲藝術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歌舞,但直到宋代才成為一種獨立生存與發展的戲劇形態。

(二)發展

1.王國維關于戲曲的觀點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其《宋元戲曲考》等著作中,把“戲曲”一詞作為包含宋金雜劇、宋元南戲、元明雜劇、明清傳奇以至清代以來的各種地方戲在內的中國傳統戲劇的通稱,今天該詞專稱中國傳統演劇體系。

2現今地位

在世界上三種古老的戲劇——古希臘悲劇和喜劇、古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中,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戲曲是生命力最為旺盛的一種,至今仍然活躍在人民生活中。

二、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

(一)戲曲藝術具有綜合性

既包括時間藝術(如音樂),又包括空間藝術(如美術)。戲曲是以唱、做、念、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藝術。同時它涵蓋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工藝、武術、雜技等各種門類的藝術因素,藝術因素都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成為幫助和加強表演、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機手段,從而使中國戲曲具有獨特的魅力。

(二)戲曲藝術具有虛擬性

戲曲主要依靠表演,將表演場所轉化為劇情發生的地點。通過演員唱詞念白的描繪、虛擬動作的暗示來提示時間、空間,或者借助道具的提示制造舞臺幻覺。演員的表演和當場指點,加上觀眾的想象力,能象征性地虛擬時間、空間和場所。這種虛擬性給戲曲作家和舞臺藝術家帶來了藝術表現的自由,開拓了表現生活的領域。

(三)戲曲藝術具有程式性

戲曲藝術在各個方面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表演程式是生活動作的規范化,是相對穩定的表演語匯,又是生活動作的美化和節奏化。但程式來自于藝人在舞臺實踐中的生動創造,不斷地豐富和創新。

(四)戲曲講究舞臺的節奏性

通過音樂舞蹈來表演故事。另外,戲曲表演和欣賞又看重技術性,戲曲演員需要經過嚴格的技術訓練。

三、戲曲的活動方式

(一)宴會演出

在中國歷史上,節日慶祝、婚喪嫁娶、送往引來、文人雅集等,有宴會演戲的習俗,這是維系社會公共關系和聯系親情友情的重要手段。

(二)劇場演出

中國戲曲的劇場,從宋元時代的瓦舍勾欄,到明清時代的戲館茶樓,到近代的都市劇場,都是戲曲活動的最主要的場所。營業性的劇場演出,是戲曲藝人謀生的主要出路。

(三)廣大民眾的自娛演唱活動

愛好戲曲藝術的人,從封建士大夫到市井平民,都有自娛自樂的戲曲演唱活動。群眾性的戲曲演唱活動中有比較穩定的組織如曲社、票房、圍鼓堂等。

四、戲曲演出隊伍

(一)江湖班

從宋元時代的“路歧人”、勾欄藝人,到明清時代的江湖班社,到現代的戲曲團體,都是以演戲為生的職業隊伍,這是戲曲隊伍的骨干。

(二)家班

明代晚期以來,一些士紳豪富之家購買歌童或戲班,組織家庭戲班,稱“家樂”,或“家班”。家班的成員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性的奴仆。

(三)業余班社

群眾性的業余戲曲演唱班社的成員,有地位和成就的叫曲友、票友、串客。有的票友參加專業的戲曲班社,成為職業演員,稱“票友下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麻江县| 绥中县| 襄樊市| 威海市| 怀宁县| 南和县| 蓬安县| 江安县| 蓬溪县| 沈阳市| 宁安市| 青冈县| 澳门| 枣阳市| 新蔡县| 乌兰察布市| 安阳县| 株洲县| 台北市| 鄄城县| 荣成市| 聂拉木县| 彭州市| 贵溪市| 长治县| 静宁县| 章丘市| 黔东| 嘉禾县| 深泽县| 罗源县| 贡嘎县| 鄂尔多斯市| 栖霞市| 巴中市| 彭阳县| 德格县| 皋兰县| 屯留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