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第3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1629字
- 2021-05-21 19:17:20
第17章 專利權的保護
1.試述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答:(1)保護范圍確定的依據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法律效力所涉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
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②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
(2)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專利權中發明創造性質的不同,其保護范圍也有所區別:
①對于產品發明,專利權的效力涉及具有同樣特征、結構和性能的產品,而不問產品是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②對于方法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使用該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2.試述專利保護的期限。
答:專利的保護并非無期限地進行,它具有法定的保護期。
(1)概念
專利權的保護期是指專利權人享有權利的合法期限。規定合理的保護期,一方面可以鼓勵發明人、專利權人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促進科學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保證專利權人盡可能多地回收在開發、研制發明創造過程中的風險投資,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
(2)期限規定
我國現行《專利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專利權期滿,專利權即行終止,專利技術進入公有領域,社會上任何人都可以無償使用。
(3)期限的計算
上述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因為在申請日之后申請文本公開之前的發明創造在侵權糾紛中得到的法律救濟很弱,從申請日計算主要是給申請人一個排斥他人申請的先占權利。有些國家專利的期限自授權之日起計算,有些實行完全審查制的國家規定公布之日也就是授權日,這種專利權的保護期限比較明確,專利權的法律狀態相對穩定。
3.試述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及其法律責任。
答:專利侵權行為是指我國《專利法》第六十條所稱的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
(1)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①侵害的對象為有效的專利。構成專利侵權必須以有效存在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已經被宣告無效、被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期限已經屆滿的技術,不構成專利侵權。
②必須有侵害行為的發生。即存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具體包括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他人的專利產品,或者使用他人的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③侵權行為人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而實施侵權行為。這里強調了侵權行為必須具有生產經營的目的。
④侵權行為人主觀上無須有過錯。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中,專利權人無須承擔被訴人具有主觀過錯的舉證責任,專利侵權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
(2)專利侵權的責任
①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訴前禁令、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
②行政責任主要有:責令改正并公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③刑事責任針對假冒專利行為。假冒他人專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專利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答:專利糾紛的解決方式包括:
(1)調解
調解依據第三者即調停人的身份不同,可分為:①民間調解;②行政調解;③仲裁調解;④司法調解。
(2)仲裁
仲裁是指在當事人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由仲裁機構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對爭議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裁決。
(3)行政處理
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對本系統內的專利權屬糾紛、臨時保護期使用費支付的糾紛、對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或設計人獎勵的糾紛,可以作出行政處理決定。
(4)訴訟
①專利民事糾紛案件
專利民事糾紛,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為第一審法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為第二審法院。
②專利行政糾紛案件
因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或者專利復審委員會的決定或裁決不服引起訴訟的案件均由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為第二審法院。
③專利刑事案件
根據我國《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專利違法和專利侵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