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高教出版社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936字
- 2021-05-21 19:42:31
10.2 課后習題詳解
1.侵犯著作權行為有哪些主要形式?
答:《著作權法》第47條舉了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的11種情況。這些情況包括: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做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為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行為,亦屬侵權行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2.如何理解侵犯著作權行為的過錯責任原則?
答:在我國,著作權是一種民事權利,應該是不容置疑的,著作權具有民事權利最一般的特征。民法是統領包括著作權法在內的著作權法的一般法,著作權法等著作權法是民法的特殊法。
(1)民事侵權歸責原則的含義
民事侵權歸責原則,是指損害事實已經發生,確定侵權人對自己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歸責,是指以何種根據使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即是以侵權人的過錯還是應以損害結果或是以公平考慮作為標準,使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
(2)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歸責原則的法律依據
①《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民事法律規定將過錯責任原則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確認了它的法律地位。絕大多數著作權侵權行為人實施其行為時,主觀上均具有過錯,民法通則的上述規定當然適用著作權侵權案件。
②著作權法第47條、第48條規定了著作權侵權行為。第47條規定的七項除去第八項未作具體規定的彈性條款及第48條規定的七項行為,均為侵權人基于過錯而實施的行為,如實施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剽竊、抄襲,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等等。一般情況下,實施了上述行為均不能否認當事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的過錯。
根據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規定,過錯責任原則作為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歸責原則,并且也應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歸責原則,過錯推定原則作為過錯責任原則的特殊表現。
3.試論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民事、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答:(1)民事責任
根據《著作權法》第47條的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下列民事責任:
①停止侵害
②消除影響和賠禮道歉
③賠償損失
(2)行政責任
《著作權法》第48條規定了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的行為,該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3)刑事責任
1994年7月5日我國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作出了《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這個《決定》是對刑法的補充規定,也是對著作權保護制度的有效完善。
1997年3月1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的《刑法》中,又專門設立了一節“侵犯知識產權罪”。其中,用條文的形式把1994年《決定》的主要內容轉化為刑法典的正式條款,規定了對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刑事處罰措施。。
修改后的《著作權法》第4748條還規定,有該條列舉的八種侵權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思考盜版行為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有何解決之道?
答:(1)盜版行為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中國盜版市場猖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打擊力度不夠大,而在于人均收入達不到消費正版的水平,同時中國的物價水平又缺乏理性,而導致了許多消費者被“非理性錯殺”。同時,認定盜版行為不能單單從表象來直觀的認定,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過程,這就給相關行政機關增加了執法的難度,從而導致在某些情況下執法不力,使得盜版行為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盜版行為的氣焰。
(2)面對我國盜版行為屢禁不止的狀況,我們應當從多個角度來予以解決:
①行政機關加強對盜版行為的制裁,加大懲罰力度。
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自覺守法的意識,并且堅決的同盜版行為作斗爭。
③從根本上說,要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國民消費水平,合理控制物價水平。
只有各方都行動起來共同抵制盜版行為,才能真正的改變屢禁不止的現象,實現著作權的保護,保證著作權市場的正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