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2 課后習題詳解

1舉例說明非實體法律關系主體成為當事人的情形。

答:在某些情況下,非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的主體,也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這些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當事人的意思或法律的規定,依法對他人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享有管理權,比如,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以及清算組等。當受其管理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發生爭議以后,這些人可以自己名義起訴或應訴。

(2)在消極的確認之訴中,對訴訟標的有確認利益的人。例如,原告要求人民法院確認他與被告之間不存在父子關系,在此類訴訟中要求原告是所爭議的法律關系的主體,就與此類訴訟的性質相悖。通常認為,在消極的確認之訴中,原告只要對該訴訟標的有確認利益,就可以成為適格的當事人,而被告只要與作為原告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有爭議,就可以成為適格的被告。

(3)死亡公民的人格保護。死者人格中的名譽權由繼承人行使。對于保護死者名譽權訴訟中的適格當事人的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定,“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笨梢?,死者的近親屬除了可以向侵權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外,為了維護死者的名譽權,還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向侵權人提出侵權之訴。

(4)侵犯胎兒的繼承權的,胎兒的母親有權利進行訴訟?!独^承法》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比绻旱睦^承利益受到侵犯,胎兒的母親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

2怎樣理解民事訴訟權利能力與訴訟行為能力的區別?

答:(1)民事訴訟權利能力與訴訟行為能力

民事訴訟權利能力又稱當事人能力,是指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能力或資格。民事訴訟行為能力是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活動,以自己的行為行使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能力。

(2)民事訴訟權利能力與訴訟行為能力的區別

訴訟權利能力要解決的是能夠作為當事人的資格問題,而不涉及能否以自己的行為行使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問題。民事訴訟行為能力則涉及行為人行使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對于自然人而言,其民事訴訟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而言,其民事訴訟權利能力始于依法成立,終于解散或撤銷。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依法為在民事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具有,即自年滿18周歲開始,于死亡或宣告死亡或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時終止。

公民的民事訴訟行為能力采用兩分法,即有訴訟行為能力和無訴訟行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則采用三分法,即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在民事訴訟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才有民事訴訟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都沒有民事訴訟行為能力。

民事訴訟權利能力是取得當事人資格的條件,而不是進行民事訴訟行為的能力,因此,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患者這樣的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仍然可以獨立成為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

3簡述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之間的不同點。

答: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都是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人民法院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合并處理多數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爭議,這是兩者的相同之處。但是二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區別:

(1)在訴訟標的的性質方面,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屬于同一種類,必要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同一的。這是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的基本區別。

(2)在訴的特征方面,普通的共同訴訟屬于可分之訴,必要的共同訴訟屬于不可分之訴。

(3)在法院的審理和裁判方式方面,普通的共同訴訟可以共同起訴或應訴,也可以分別起訴或應訴,法院可合并,也可分開審理,合并審理時,也須分別判決;必要的共同訴訟則要求一同起訴或應訴,法院必須合并審理、合一判決。

(4)在內部關系方面,普通共同訴訟人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法律效力,每個共同訴訟人的訴訟行為只對自己發生效力;必要共同訴訟人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全體承認后,對全體共同訴訟人發生法律效力。

4如何理解訴訟代表人的權限范圍?

答:(1)訴訟代表人

訴訟代表人,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人數眾多,由當事人中數人作為代表,代表全體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當事人。

(2)確立代表人訴訟制度的意義

確立代表人訴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確立代表人訴訟制度是我國訴訟主體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代表人訴訟制度的確立擴大了司法解決糾紛的功能。

(3)訴訟代表人的產生

人數確定的代表人訴訟

人數確定的代表人訴訟,其訴訟代表人可以由全體當事人共同推選產生,也可以由部分當事人推選自己的代表人參加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當事人,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可以自己參加訴訟,在普通的共同訴訟中可以另行起訴。

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

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其訴訟代表人從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中產生。首先由當事人自己推選;當事人推選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選,與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訴的當事人中指定代表人。

(4)訴訟代表人的權限

在多數人訴訟中,訴訟代表人的權限相當于未被授予處分實體權利的訴訟代理人。具體來講,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法律效力。但在處分涉及被代表人的實體權利時,如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等,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5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的審理程序怎樣進行?

答:(1)人民法院審理起訴時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案件,應當公開審理。被代表的當事人有權監督訴訟代表人是否在為維護被代表人的合法權益而進行訴訟,可以到庭旁聽。

(2)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生效后,對參加登記的全體當事人發生效力,必須按照生效裁判確定的內容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3)生效裁判除送達登記的當事人外,還應當公告,以便未登記的權利人知曉訴訟結果。

(4)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認定其請求成立的,可以不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直接裁定適用人民法院已作出的判決、裁定,即按該生效判決、裁定所確定的權利義務執行。

6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之間有何區別?

答:(1)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定義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原、被告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的請求權,因而參加到原、被告之間已經開始的訴訟中來的第三方當事人。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原、被告之間的訴訟標的雖然不能主張獨立的請求權,但其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參加到訴訟中去的訴訟參加人。

(2)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區別

參加訴訟的根據不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是由于案件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根據則是其對原、被告的訴訟標的享有獨立的請求權。

訴訟地位不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不是完全獨立的當事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處于原告的訴訟地位。

享有的權利不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只享有為維護其自身的民事權益而應有的權利,如參加庭審、提供證據等,只有在人民法院判決其承擔實體義務時他才能享有上訴權;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則自始至終享有原告的一切權利。

參加訴訟的方式不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以“通知參訴”或“申請參訴”的方式參加訴訟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以起訴方式參加訴訟的。

7簡述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必要共同訴訟人的區別。

答:(1)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必要共同訴訟人的定義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原、被告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的請求權,因而參加到原、被告之間已經開始的訴訟中來的第三方當事人。

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并作出同一判決的訴訟形式。

(2)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必要共同訴訟人的區別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處于原告的訴訟地位,而在本訴中已經存在一個原告,這使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必要的共同訴訟看似相同,但是二者是有嚴格區別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訴訟標的的數量上看,必要的共同訴訟人參加訴訟時只存在一個訴訟標的,即原、被告之間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必要的共同訴訟人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或者享有共同權利,或者承擔共同義務。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訴訟有兩個訴訟標的。

從是否可以分開審理方面看,必要的共同訴訟是一種不可分之訴,不論當事人還是法官,都不能將必要共同訴訟的案件分開審理。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起的訴訟,盡管與本訴訟有密切的聯系,但是可以分開審理。如果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沒有參加到已經開始的本訴中來,也可以通過另行起訴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

從對立關系方面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后,對立關系變得更加復雜,既有本訴原、被告之間的對立,又有第三人同本訴原、被告之間的對立。必要的共同訴訟中的對立關系相對簡單,必要共同訴訟人之間有共同的利害關系,在訴訟中他們只能與對方當事人對立。

從訴訟地位方面看,必要的共同訴訟人在訴訟中可能處于原告的訴訟地位,也可能處于被告的訴訟地位;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只能處于原告的訴訟地位。

從參加訴訟的時間方面看,必要的共同訴訟人可以在起訴的同時參加訴訟,也可以在訴訟程序開始后再追加進來;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只能在本訴開始后參加進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吉林市| 白沙| 盐池县| 东光县| 威远县| 和硕县| 兴安盟| 洪泽县| 绥棱县| 宁波市| 宁陵县| 林周县| 宕昌县| 新源县| 峨山| 花莲县| 阿克陶县| 平陆县| 达尔| 龙里县| 金堂县| 凯里市| 宜兰市| 香格里拉县| 天祝| 黔江区| 上饶市| 定兴县| 延川县| 潜江市| 沁水县| 伽师县| 綦江县| 高州市| 文安县| 喜德县| 衡水市| 黔江区| 布尔津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