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銘暄《刑法學》(第6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6944字
- 2021-05-21 18:43:19
2014年中國政法大學801法學綜合二(刑法學部分)考研真題及詳解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201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801法學綜合二
刑法學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刑法》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應對下列哪項罪負刑事責任?( )。
A.盜竊
B.搶奪
C.制造毒品
D.強奸
【答案】D
【解析】《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p>
【知識點鏈接】考生在復習中需要準確記憶上述幾種行為,切記是行為而非罪名。
2.李某與王某發生口角后,王某聲稱要把李某殺死,并去商店買了一把匕首趕往王某家,李怕王殺死自己,就在王某去往李某家的路上,用獵槍打死了王,李某的行為屬于( )。
A.正當防衛
B.防衛過當
C.故意殺人罪
D.假想防衛
【答案】C
【解析】《刑法》第20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北绢}中,王某并沒有對李某實施不法侵害,所以李某的行為不可能是正當防衛,更不會是防衛過當。假想防衛是指客觀上不存在真實的不法侵害,但防衛人主觀認為存在而進行“防衛”的,此時防衛人的防衛行為必然不構成故意。但是,本題中李某并沒有認為王某具有不法侵害行為,而是擔心未來王某可能會傷害自己,于是先下手為強,這種行為屬于故意行為,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知識點鏈接】考生在復習正當防衛的知識點時,要按照論述題的原則進行把握,能夠準確記憶其中的各項考點。
3.甲欲殺乙,故意將裝好子彈的槍支交給丙,并騙丙說是空槍,叫丙向乙瞄準恐嚇乙,結果乙中彈身亡。甲與丙( )。
A.構成共同犯罪
B.不屬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過失犯罪論處
D.甲單獨構成犯罪
【答案】B
【解析】間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為工具來實現自己犯罪意圖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類型:①利用無責任能力者的行為;②利用他人無故意的行為;③利用無身份者的行為。本題中甲利用丙無故意的行為來實施其殺人的意圖,屬于間接正犯,故甲和丙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丙雖然主觀上沒有殺人的故意,但其應預見到槍里可能有子彈,主觀上存在過失,屬于過失犯罪。甲主觀上存在故意,丙主觀上存在過失,故不能以共同過失犯罪論處。
【知識點鏈接】共同犯罪的考點,考生需注意在簡答、論述和案例中也會經常出現。
4.以暴力、威脅方法,實施下列哪一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構成強迫交易罪?( )。
A.強迫他人參與特定的經營活動
B.強迫他人捐獻器官
C.用威脅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
D.強迫他人賣淫
【答案】A
【解析】A項,《刑法》第262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①強買強賣商品的;②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③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④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⑤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B項,構成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罪。C項,構成強迫勞動罪。D項,構成強迫賣淫罪。
【知識點鏈接】對于強迫交易罪,考生要準確掌握其犯罪構成要件,以此區別于其他相近罪名。
5.朱某虐待其妻子長達5年之久,致其妻精神受到嚴重摧殘,情節十分惡劣。某日,朱某又無故毆打其妻,竟用改錐將其耳朵扎聾。朱某的行為構成( )。
A.虐待罪
B.過失致人重傷罪
C.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
D.故意傷害罪
【答案】C
【解析】《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敝炷撑按淦拮娱L達5年的行為符合虐待罪的構成要件,應當認定構成虐待罪。其無故毆打妻子,并用改錐將其耳朵扎聾的行為,已經超出虐待罪的暴力范圍,構成故意傷害罪,所以應當認定為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數罪并罰。
【知識點鏈接】考生需掌握虐待罪的基本構成,以及在何種情況下超出虐待罪的構成要件,可能構成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
6.2011年7月19日0時許,張某駕駛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運載沙石料,行駛至某縣白河橋上時,在明知該橋系危橋的情況下,仍然冒險通過,因車輛嚴重超載110余噸致使該橋梁垮塌。經交通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認定,張某承擔此次事故全部責任,被毀橋梁價值1556萬余元。張某對此損失無能力賠償。張某的行為構成( )。
A.破壞交通設施罪
B.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
C.故意毀壞財物罪
D.交通肇事罪
【答案】B
【解析】《刑法》第119條規定:“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北绢}中,張某明知橋梁危險,依然冒險通過,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其行為導致橋梁垮塌,符合損壞交通設施的行為,故應當認定構成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
【知識點鏈接】掌握該罪名的基本構成要件即可,注意與交通肇事罪的區別。
7.關于受賄罪,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p>
A.甲為某國家機關負責人,李某為某建筑工程公司的經理,系女性,二人經他人介紹后認識,甲喜歡李某的美貌,后者則想利用前者的權力,二人遂勾搭成奸。甲通過自已的審批權幫助后者承攬了當地多項建筑工程,甲構成受賄罪
B.乙為某省教育局負責人,在退休前利用職權將王某提拔為某處處長,后者根據雙方的約定在乙退休后送給其現金2萬元,乙構成受賄罪
C.丙為某國家機關人事處處長,某日為兒子操辦滿月喜宴,收受賓客(包括親戚、同事)禮金5000元。后被人舉報,丙構成受賄罪
D.丁為某私營企業經理,客戶陳某以回扣形式送給其現金2萬元,丁即將產品壓價出售給陳某。丁構成受賄罪
【答案】B
【解析】《刑法》第385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奔幢咀餅樯矸莘?,行為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所索取、收受的內容限定為財物,該財物稱為“賄賂”且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A項,甲和李某的交換行為屬于典型的權色交易,但是色情服務并不屬于受賄罪中要求的財產性利益。甲的行為構成瀆職類犯罪。B項,乙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雖然乙在退休后才獲得財物,但是不影響其受賄罪的構成,因為雙方事先有約定。C項,丙辦喜宴收5000元禮金,屬于正常的人際交往,并非利用職務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利益,不構成犯罪。D項,丁是私營企業經理,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其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知識點鏈接】準確掌握受賄罪的構成要件,注意受賄罪入罪的條件,其在簡答、論述和案例中也會出現。
8.下列有關單位犯罪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 )。
A.單位犯罪主觀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
B.人民法院也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C.單位犯罪后集體決定自首,對于其中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實的直接責任人員,也應認定為自首
D.對于單位犯罪,不一定都采用雙罰制進行處罰
【答案】C
【解析】A項,單位犯罪的主觀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只是以故意為主要表現形式。比如《刑法》第135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137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8條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條消防責任事故罪以及第363條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B項,《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人民法院屬于機關,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C項,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彼詥挝环缸锏奶幜P是“雙罰制為主,單罰制為輔”。D項,根據2009年兩高《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其中“單位自首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未自動投案,但如實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實的,可以視為自首;拒不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實或者逃避法律追究的,不應當認定為自首?!?/p>
【知識點鏈接】單位犯罪是考試中的??键c,主要掌握構成單位犯罪的幾種情形和處罰方式
9.程某于某日深夜潛入華某家中行竊,竊得筆記本電腦一部(價值4000余元),程某意欲離開時將華某驚醒,華某緊緊抓住程某不放。程某順手舉起電腦砸向華某,造成華某重傷,隨后程某空手逃離現場。程某的行為屬于( )。
A.盜竊罪,但屬于犯罪未遂,傷害可作為量刑情節
B.搶劫罪一罪,屬于犯罪既遂
C.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兩罪,盜竊罪屬于未遂,故意傷害罪屬于既遂
D.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屬于牽連犯,應擇一重罪處斷
【答案】B
【解析】《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痹撘幎▽儆诜蓴M制,其規定的情形在理論上稱為事后搶劫或準搶劫(罪名仍為搶劫罪)。只要行為人實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出于上述目的即可,目的是否實現,不影響事后搶劫罪的成立與既遂的認定。本題中,程某在盜竊過程中,為了抗拒抓捕,當場使用暴力,構成轉化型搶劫罪。
【知識點鏈接】對于轉化型搶劫的條件,必須精準記憶,學會判斷何時符合轉化型搶劫。
10.甲、乙系夫妻,某日在其所居住小區散步時,拾得銀行借記卡一張,背面下寫有“梁”和數字“654321”,兩人猜測數字為該卡密碼。由于擔心自動取款機的監控攝像頭,甲乙唆使其子丙(15歲)去自動取款機取款共計18000元。根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構成共同犯罪。
B.甲乙系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從重處罰
C.甲乙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D.甲乙構成盜竊罪
【答案】C
【解析】《刑法》第19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①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③冒用他人信用卡的;④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奔滓沂暗勉y行卡并使用的行為,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而非盜竊罪。丙對甲乙的犯罪行為并不知情,沒有犯罪的故意,且15周歲的未成年人對盜竊行為不負刑事責任。因此甲乙丙并非構成共同犯罪,甲乙的行為構成間接正犯,非教唆犯。
【知識點鏈接】注意共同犯罪和間接正犯的區別,同時在罪名的認定上,注意盜竊罪和信用卡詐騙罪的界限。
二、簡答題
1.司法解釋及其溯及力。
答:(1)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解釋。
(2)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溯及力,又稱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司法解釋的溯及力,是指司法解釋生效后,對于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則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則沒有溯及力。
司法解釋自發布或者規定之日起施行,效力應及于法律的試行期間。
①對于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沒有相關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施行后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辦理。
②對于新的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已有相關司法解釋,依照行為時的司法解釋辦理,但適用新的司法解釋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適用新的司法解釋。
③對于在司法解釋施行前已辦結的案件,按照當時的法律和司法解釋,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沒有錯誤的,不再變動。
2.記述性構成要件要素與規范性構成要件要素的區別及其意義。
答:(1)記述性構成要件要素與規范性構成要件要素的區別
犯罪構成要素可以根據其意義是否需作價值判斷而劃分為記述性構成要件要素和規范性構成要件要素。
記述性構成要件要素是指實際存在的各種人、事、物所作的事實性描述,如殺人罪中的“人”、盜竊罪中的“財物”等客觀、無需價值判斷就可確實的事實因素;規范性要素是指那些需要進行價值判斷才能明確其含義的犯罪構成要素,如放火罪的“公共安全”、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猥褻”等與價值判斷有關的因素。
(2)記述性要素與規范性要素區分的意義
①規范性要素因為需要通過一定的價值判斷才能確定其含義,所以相對于記述性要素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不確定性。比如“淫亂”一詞,可能因為時代不同、人的觀念不同而有不同的認識?;谧镄谭ǘㄔ瓌t明確性的要求,刑法中應盡量避免使用規范性要素,但是還不能完全避免使用規范性要素。因此,不能認為規范性構成要件要素與罪刑法定原則絕對不能相容。
②在判斷作為故意內容的認識程度方面具有實際意義。記述性要素和規范性要素之間的界限并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記述性要素,或多或少也需經過價值判斷。例如,傳播淫穢物品罪的“故意”,是否要求行為人認識到物品的“淫穢”性?如果將“淫穢”作為記述性要素,那么必須要求行為人認識到物品具有“淫穢性”才能認定故意成立;反之,如果將“淫穢性”作為規范性要素,那么是否有“淫穢性”就成為法官判斷的問題。行為人只要認識到自己傳播的物品的事實情況(如裸體畫片或性交的影像),不論其是否認為該物品具有“淫穢性”就足以認定具備該罪故意。
3.我國刑法特殊防衛成立的條件。
答:特殊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的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防衛行為。特殊防衛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特殊防衛的成立條件是:
(1)在防衛意圖上,防衛人必須是為了使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免受特定的暴力侵害,這是特殊防衛成立的主觀要件。
(2)在防衛范圍上,防衛人針對的是“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3)在防衛時機上,暴力犯罪正在進行之時,必須具有“緊迫性”,并且“危及人身安全”。
(4)在防衛對象上,特殊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的暴力侵害者本人。
(5)在防衛結果上,即使防衛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或者傷害的,也不構成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三、案例分析
宿某、呂某,原系某市鐵路公安處某市車站派出所民警。宿在某日當班時發現有3人私自往列車的行李車上送東西,即上前詢問。其中1人陳某自稱與呂某相識,這次是幫朋友送點貨。宿隨即登上該行李車,查驗了4個皮箱,發現裝有文物。宿將文物攜帶下車,并說:“是誰的貨,叫誰來找我?!睜柡螅薮螂娫捦ㄖ獏?,講了查扣文物一事,并說他懷疑這批文物是呂的朋友陳某的,要呂與陳聯系。呂與陳聯系后,陳告知不是陳本人的貨,而是幫朋友送的貨。幾天后,該批文物的貨主委托關某找到宿索要文物,宿提出貨主必須先交付20萬元人民幣才能取貨。經討價還價,最后達成協議:貨主給宿6萬元人民幣,宿讓關將4箱文物提走。呂后來聽說此事,即采取要挾的方法向宿索要了1萬元。
問題:
對宿、呂的行為如何定性?請說明理由。
答:(1)宿某的行為應認定為受賄罪。
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取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其構成特征如下:
①行為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
②行為對象是他人財物,不僅包括有形的財物,也包括無形的物質利益;
③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④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本題中宿某為鐵路公安處民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其利用鐵路民警具有的查驗和讓關列車貨物的職權便利,向貨主索要財物的行為符合受賄罪的構成要件,故應將宿某的行為認定為受賄罪。
(2)呂某的行為應認定為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實施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敲詐勒索他人財物的行為。其構成特征如下:
①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
②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實施威脅或者要挾,迫使其當場或者限期交出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進行敲詐勒索的行為;
③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本題中呂某以宿某受賄行為來要挾宿某并索要1萬元的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故呂某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本題中呂某雖然也是國家工作人員,但其索要財物的行為并未利用其職務便利,故其行為不能認定為受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