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迪《投資學》(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6字
- 2021-05-21 18:46:33
第一部分 緒 論
第1章 投資環境
1.1 復習筆記
1.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
(1)概念
實物資產指經濟活動中所創造的用于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資產。實物資產包括:土地、建筑物、知識、機械設備以及勞動力。實物資產和“人力”資產是構成整個社會的產出和消費的主要內容。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所創造的利潤或政府的收入的要求權。金融資產主要指股票或債券等有價證券。金融資產是投資者財富的一部分,但不是社會財富的組成部分。
(2)兩種資產的區分
①實物資產能夠創造財富和收入,而金融資產卻只是收入或財富在投資者之間的配置的一種手段。
②實物資產通常只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一側出現,而金融資產卻可以作為資產或負債在資產負債表的兩側都出現。對企業的金融要求權是一種資產,但是,企業發行的這種金融要求權則是企業的負債。
③金融資產的產生和消除一般要通過一定的商務過程。而實物資產只能通過偶然事故或逐漸磨損來消除。
(3)金融資產分類
通常將金融資產分為三類:固定收益型、權益型和衍生產品,具體如下:
①固定收益證券,承諾了固定的收益流,或按照某一固定公式計算的收益流。
②公司的普通股(或者說權益或股權證券)代表了公司所有權份額。股權所有者不再享有任何特定的收益,但在公司選擇分紅時可以獲得公司派發的股息,同時他們還擁有與持股數額相應的公司實物資產的所有權。
③衍生證券(如期權和期貨合約)的收益取決于其他資產(如股票和債券)的價格。
2.金融市場
(1)金融市場與經濟
①金融市場的概念
金融市場是指以金融資產為交易對象而形成的供求關系及其機制的總和。它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它是金融資產進行交易的一個有形和無形的場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資產的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所形成的供求關系;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資產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行機制。
②金融市場的作用
a.金融市場在資本配置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最終決定了公司的存亡。
b.金融市場允許人們通過金融資產儲蓄財富,使人們的消費與收入在時間上分離。人們可以通過調整消費期獲得最滿意的消費。
c.金融市場使人們可以通過金融資產的買賣來分配實物資產的風險。
d.金融市場保證了公司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
③代理問題
代理問題是指公司的管理者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非公司的利益所產生的管理者與股東潛在的利益沖突。解決代理問題的管理機制有:期權等激勵機制、通過董事會解雇管理者以及雇傭獨立人士監控管理者。績效差的公司通常面臨著被收購的危機,這是一種外部的激勵。
④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危機包括會計丑聞、分析師丑聞和首次公開發行中的問題。
(2)投資過程
投資資產可以分為股票、債券、不動產、商品等。投資者在構建投資組合時,需要做出兩類決策:資產配置決策和證券選擇決策。資產配置決策是指投資者對這些資產大類的選擇,證券選擇決策是指在每一資產大類中選擇特定的證券。
“自上而下”的投資組合構建方法是從資產配置開始的。一個自上而下的投資者首先會確定如何在大類資產之間進行配置,然后才會確定在每一類資產中選擇哪些證券。
“自下而上”的投資組合構建方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具有價格吸引力的證券而完成的,不需要過多地考慮資產配置。這種方法可能會使投資者無形中把賭注全投向經濟的某一領域。但是,“自下而上”法確實可以使投資組合集中在那些最具投資吸引力的資產上。
(3)市場是競爭的
①風險收益的權衡
如果其他條件相同,投資者會偏向于期望收益高的資產。證券市場中的風險-收益權衡,高風險資產的期望收益率高于低風險資產的期望收益率。
②有效市場
消極型管理主張持有高度多樣化的投資組合,無須花費精力或其他資源進行證券分析以提高投資績效。積極型管理試圖通過發現誤定價的證券或把握投資時機來提高投資績效。
如果市場是有效的,而且價格反映了所有相關信息,那么進行積極的證券分析就變得沒有意義了。然而,如果不進行持續的證券分析,證券價格最終會偏離“正確”的價值。因此,那些勤奮并且有創造力的投資者仍然可以發現獲利機會。
3.市場參與者
金融系統中的客戶包括:家庭、企業和政府。家庭通過金融市場持有金融資產進行理財;企業利用金融市場融資;政府一方面通過金融市場融資,另一方面也是金融環境的規范者。
(1)金融中介
①金融中介的定義
對金融中介的定義有寬、窄兩種不同的口徑。寬口徑定義認為:金融中介是經濟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利用金融中介機構來進行的間接金融過程;窄口徑定義認為:金融中介是從事金融活動及為金融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各類金融機構。
②金融中介的性質
a.金融中介是為實質經濟部門提供融資、投資等服務的金融機構。
b.金融中介通過提供金融服務產品而成為一種特殊的企業和行業。
c.金融中介的經營活動具有內在的風險性,且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巨大。
③金融中介的分類
美國的金融中介機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a.存款機構: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貸協會。
b.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養老基金以及互助基金。
c.投資中介:金融公司、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④金融中介的功能
a.便利支付結算。金融中介機構所提供的支付結算服務,保證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順暢運行,這一功能是金融中介機構最早具備的功能。
b.促進資金融通。金融中介機構不但為解決融資雙方可能出現的資金余缺調劑矛盾提供方案和便利條件,而且為資金供求雙方提供了可選擇的不同期限、不同數量、不同方式的投融資機會,從而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儲蓄向投資的轉化。
c.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中介機構通過規模經營和專業化運作,在為投融資雙方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同時,降低了交易的單位成本,這一功能是金融中介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d.改善信息不對稱。金融中介機構通過自身的優勢,能夠及時搜集、獲取比較真實完整的信息,據此選擇合適的借款人和投資項目,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專業化的監控,從而有利于投融資活動的正常運行,并降低信息的處理成本。
e.轉移與管理風險。金融中介機構通過各種業務、技術和管理,分散、轉移、控制、減輕金融、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公眾風險。
(2)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在證券發行價格、利率等方面為公司提供建議。由投資銀行負責證券在一級市場銷售,隨后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一級市場發行的證券。
4.投資環境發展趨勢
(1)全球化
金融的全球化指資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金融交易的幣種和范圍超越國界。
參與國際投資的手段:①存托憑證;②購買外國債券;③購買國際共同基金;④購買國際衍生證券。
(2)證券化
證券化是指把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如金融機構的一些長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業的應收賬款等通過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的集中及重新組合,以這些資產作抵押來發行證券,實現了相關債權的流動化。
(3)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是指將工程思維進入金融領域,綜合采用各種工程技術方法(主要有數學建模、數值計算、網絡圖解、仿真模擬等)設計、開發新型的金融產品,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
(4)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投資環境的發展。
5.2008年的金融危機
(1)住房融資的變化
1970年以前,大多數抵押貸款由當地貸款者提供。傳統儲蓄機構的主要資產就是這些住房貸款的組合,而主要負債是儲戶的存款。
當房利美(FNMA,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房地美(FHLMC,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開始從貸款發起者手中購買抵押貸款并將它們捆綁在一起形成資產池,使其可以像其他金融資產一樣交易時,這種格局開始改變。這些資產池實質上代表的是對相應抵押貸款的索取權,后來它們被稱為抵押支持證券,這個過程被稱為證券化。
(2)系統性風險的上升
截止到2007年,許多大型銀行和相關的金融機構都實施了一項有利可圖的融資計劃:把低利率的短期資本融資投資于流動性差但收益率更高的長期資產,并把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利差當作經濟利潤。
這種新的金融模型充滿了系統性風險,當一個市場產生問題并波及其他市場時,整個金融系統可能會崩潰。當銀行等貸款者的資金受限并擔心進一步遭受損失時,它們會理性地選擇囤積資金而非借給客戶,這會使其客戶的資金問題繼續加劇。一起違約引起其他一系列違約,這意味著借款者可能會受到從來沒有與他們進行直接交易的機構違約的牽連。
(3)系統性風險和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需要一個有良好潤滑作用的金融業來支持。同時,2008年金融危機明晰了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運行的重要作用,政府對金融危機的反應是:努力打破估值風險、對手風險、流動性風險的惡性循環。一種方法是通過向危險的銀行注入資金來降低金融領域的風險,另一種方法是提高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