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9字
- 2020-10-28 17:49:07
第二篇 經濟基礎知識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使用價值
B.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有價值
C.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D.沒有價值的東西就沒有使用價值
【答案】C
【解析】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使用價值是價值的前提,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會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
2.我國國有企業采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是( )。[交通銀行真題]
A.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廣泛籌措資金
B.促進政企分開,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
C.積極培養,發展股票市場
D.實現規模經濟,推進企業集團化
【答案】B
【解析】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種主要實現形式,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
3.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后,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是( )。
A.價值
B.成本價格
C.壟斷價格
D.生產價格
【答案】D
【解析】在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前,價值是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而在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后,生產價格是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央。商品的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和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形成后,市場價格將圍繞生產價格而上下波動,這只是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動。
4.貨幣資本循環用公式表示是( )。[中國銀行真題]
A.P…W′—G′—W…P
B.W′—G′—W…P…W′
C.G—W—G…P…W
D.G—W…P…W′—G′
【答案】D
【解析】資本循環是指產業資本從一定的職能形式出發,順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價值增值,并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過程。貨幣資本循環可用公式表示為G—W…P…W′—G′。其中,購買(G—W)、銷售(W′—G′)屬于流通過程,生產(…P…)屬于生產過程。
5.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 )。[2007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發展社會生產力
B.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實現共同富裕
【答案】B
【解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ACD項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6.超額剩余價值是( )。[招商銀行真題]
A.商品的個別價值高于社會價值的差額
B.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
C.商品的價值高于商品價格的差額
D.商品的價格低于商品價值的差額
【答案】B
【解析】超額剩余價值是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價值。
7.平均利潤率是( )。[招商銀行真題]
A.社會剩余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B.社會剩余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C.部門剩余價值總量與部門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D.部門剩余價值總量與部門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答案】A
【解析】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余價值總量同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8.農業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發展中起( )作用。[江蘇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決定
B.主導
C.穩定
D.基礎
【答案】D
【解析】基于我國農業大國的國情,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9.在生產關系體系中,決定生產關系性質的是(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B.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
C.產品分配關系
D.人們在交換和消費過程的相互關系
【答案】A
【解析】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最主要的方面,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
10.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就必然存在的經濟規律是( )。[2008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市場競爭規律
B.價值規律
C.剩余價值規律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答案】B
【解析】價值規律存在的經濟條件是商品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
11.市場機制的核心機制是( )。[2011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競爭機制
B.供求機制
C.價格機制
D.利率機制
【答案】C
【解析】市場機制是以價格為核心的各種市場內在功能的總稱。它是以經濟利益為動力,主要通過市場供求、競爭和價格等有規律的作用,調節資源配置的一種經濟機制。
12.國家稅收課征的依據是國家的(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政治權力
B.財產權利
C.管理權力
D.財產與政治權力
【答案】A
【解析】稅收依靠國家的政治權力而強制征收,體現了稅收的強制性。
13.市場主體是(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在市場上交換的商品
B.介入市場運行的有關當事人或實體
C.在市場上充當交換媒介的貨幣
D.市場上實現交換的物質條件
【答案】B
【解析】凡是社會上合法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都是合法的市場主體。
14.生產資料是指(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勞動資料和生產工具
B.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C.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
D.勞動資料和勞動手段
【答案】B
【解析】生產資料是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生產資料是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15.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中,創造商品使用價值的是( )。
A.具體勞動
B.抽象勞動
C.簡單勞動
D.復雜勞動
【答案】A
【解析】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中,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
16.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宏觀經濟調控應以( )為主。[2011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直接調控
B.間接調控
C.計劃調控
D.價格調控
【答案】B
【解析】直接調控是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直接調節和控制經濟運行,間接調控是以指導性計劃和經濟手段調控市場,再由市場引導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宏觀經濟調控應以間接調控為主。
17.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是( )。[2006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先有市場,后有商品經濟
B.市場經濟是發達商品經濟
C.商品經濟一定是市場經濟
D.市場經濟是基礎和前提
【答案】B
【解析】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商品經濟的發達形式。
18.下列哪位經濟學家首先提出“政治經濟學”一詞。(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蒙克萊田
B.配第
C.亞當·斯密
D.李嘉圖
【答案】A
【解析】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此后,由配第創始,亞當·斯密集大成,李嘉圖最后完成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19.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B.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發展社會生產力
D.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答案】B
【解析】再生產包括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本質是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20.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是由( )決定的。
A.社會主義經濟本質上是市場經濟
B.初級階段還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發展不平衡
D.產權關系不明晰
【答案】C
【解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決定了所有制形式必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21.社會再生產就其內容來講包括( )。
A.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B.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和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C.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D.生產資料的再生產和消費資料的再生產
【答案】C
【解析】社會再生產就其內容來講包括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22.政治經濟學研究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必須聯系( )。[2010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生產力和上層建筑
B.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
C.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D.再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
【答案】A
【解析】政治經濟學不能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以生產關系作為研究對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產力,而且研究生產關系的目標也是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進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需要聯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進行研究。
23.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公有制經濟
B.股份制經濟
C.國有經濟
D.集體經濟
【答案】C
【解析】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24.下列選項中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的是( )。
A.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C.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
D.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
【答案】A
【解析】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在私有制條件下,各個商品生產者使用自己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處置,都是私人的事情。因此,他們的勞動是私人勞動。但是,商品生產者存在著社會分工,他們生產出的產品是用于交換即用于滿足社會需要的,他們每個人的勞動又都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因此,他們的勞動又是社會勞動。在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者的勞動首先表現為私人勞動,若使私人勞動轉化成社會勞動,必須在市場上進行商品交換并獲得成功。然而,由于生產具有盲目性,就使得某些商品或全部或部分賣不出去,從而使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或全部或部分得不到社會的承認。由此,導致了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25.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是( )。[吉林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商品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房地產市場
B.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
C.商品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勞動力市場
D.生產資料市場、期貨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
【答案】B
【解析】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最基本內容,是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
26.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是( )。
A.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
B.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成果為特征
C.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D.以上都正確
【答案】D
【解析】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成果為特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一種經濟制度。
2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確立主要依靠(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憑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B.產業結構調整
C.限制其他經濟的發展
D.公有制經濟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勢
【答案】D
【解析】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質以及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公有制經濟必須在競爭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優勢,從而鞏固和提高自身的主體地位。
28.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
A.社會主義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經濟
C.集體所有制經濟
D.非公有制經濟
【答案】A
【解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其中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9.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多,因此(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少,價值總量不變
B.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值總量增加
C.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價值總量不變
D.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價值總量增加
【答案】D
【解析】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一定時間內勞動創造的價值總量的含義是不同的。一定時間內同一勞動創造的價值總量應是若干單位商品價值量之和。因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不變的。但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則意味著這個商品生產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數量的增加,因而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
30.經濟基礎是( )。
A.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B.一切經濟關系的總和
C.所有生產關系的總和
D.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答案】D
【解析】經濟基礎是指同一定生產力發展階段相適應,在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二、多項選擇題
1.社會保障制度的創立是( )。[吉林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社會主義制度的產物
B.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
C.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
D.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答案】CD
【解析】社會保障制度的創立不是由社會制度決定的,它是伴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而出現的。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采用社會化大生產的方式,社會成員易受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必須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以利于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同時,經濟的發展也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創立體現了對社會成員生存權的有效保護,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標志。
2.市場的要素包括( )。[2010年江蘇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市場空間位置
B.市場的主體
C.市場的客體
D.市場的組織方式
【答案】BCD
【解析】構成市場經濟的五個基本要素:①市場主體;②市場客體;③市場構成;④市場法規;⑤政府宏觀調控。
3.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應體現在( )。[中國工商銀行真題]
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B.國有企業在各行業都起主導作用
C.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D.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E.國有經濟在勞動就業中起主導作用
【答案】ACD
【解析】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應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4.下列各項中,屬于資本循環中資本的職能形式的是( )。[2011年招商銀行真題]
A.貨幣資本
B.生產資本
C.商品資本
D.權益資本
【答案】ABC
【解析】資本循環順次經過了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地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值。
5.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例,1978年為99.1%,1997年為75.8%;而非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例,1978年為0.9%,1997年為24.2%。這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2011年農村信用社真題、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堅持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B.國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C.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得到了很大發展
D.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已經完成,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完善
【答案】AC
【解析】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一降一升,反映了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經濟在現階段的發展。
6.“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鄧小平這一論斷的內涵是( )。
A.計劃和市場都屬于社會基本制度的范疇
B.計劃和市場都是資源配置的方式
C.計劃和市場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D.計劃和市場是不能兼容的
【答案】BC
【解析】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鄧小平這一論斷的內涵是:計劃和市場都是資源配置的方式,二者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AD兩項錯誤。
7.下列關于利息的理解正確的是( )。[中國銀行真題]
A.利息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
B.利息只存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中
C.利息屬于信用范疇
D.利息的本質是對價值時差的一種補償
E.利息就本質而言,是剩余價值的特殊表現形式
【答案】CDE
【解析】利息,從其形態上看,是貨幣所有者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從另一方面看,是借貸者使用貨幣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馬克思主義認為利息實質上是利潤的一部分,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8.生產過程中的三要素是指( )。
A.勞動
B.勞動工具
C.勞動資料
D.勞動對象
【答案】ACD
【解析】勞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是生產過程的三要素。
9.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土地、勞動等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的一種方式,這種分配方式( )。
A.是與市場經濟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
B.是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
C.是以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界定清晰為前提的一種分配制度
D.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率
【答案】ACD
【解析】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的使用者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的貢獻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對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應的報酬的一種分配方式。它是與市場經濟相聯系的一種分配制度,是以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界定清晰為前提的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率的分配方式。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相聯系的分配制度應該是按勞分配。
10.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是市場經濟的( )。[2011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宏觀調控者
B.管理者
C.公共服務者
D.最大的產品購買者
【答案】ACD
【解析】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是市場主體的組成之一,是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者、公共服務者和最大的產品購買者。
11.下列各項中,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的有( )。[交通銀行真題]
A.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
B.按勞分配中的勞動量按照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來計量
C.按勞分配在全社會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
D.按勞分配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
【答案】AD
【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有:①按勞分配沒有在全社會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而是以企業為單位進行;②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不能用每個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時間來衡量,而要用社會承認的價值量衡量,即只能以商品交換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勞動量為尺度;③按勞分配所分配的不是現實生活消費品,而是貨幣收入,勞動者以貨幣購買消費品時使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受到市場機制的制約,即還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④按勞分配也不是公有制企業唯一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與之并存。
12.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是( )。[中國農業銀行真題]
A.簡單的價值形式
B.等價形式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貨幣形式
E.一般價值形式
【答案】ACDE
【解析】商品的價值不能自我表現,必須在兩種商品的交換中通過另一種商品表現出來。在商品交換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隨著商品交換從偶然的行為逐步擴大成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商品的價值形式也逐步發展。從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發展到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再發展到一般價值形式,最后發展到貨幣形式。
13.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闡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真題]
A.關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思想
B.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思想
C.關于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思想
D.關于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答案】BCD
【解析】1992年春,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深刻地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意義。BCD三項為鄧小平l992年視察南方談話時提出來的。A項“關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思想”是鄧小平在1980年提出的。
14.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是( )。[2011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生產者
B.交易者
C.初次分配者
D.再次分配者
【答案】ABC
【解析】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是生產者、交易者和初次分配者。它們集中并有效組合各種要素進行生產,然后向社會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各種產品,以追求最大利潤,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企業是生產力的載體,是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
15.我國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途徑是( )。[中國銀行真題]
A.沒收官僚資本
B.改造民族資本
C.改造農業和手工業中的個體私有制
D.財政投資建立國有企業
E.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答案】ABC
【解析】我國通過實行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成功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并通過沒收官僚資本使國有資本占優勢。
16.在下列各類市場中,屬于生產要素市場的有( )。[2010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消費品市場
B.勞動力市場
C.資本市場
D.信息市場
【答案】BCD
【解析】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內容,按照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屬性來劃分,可分為一般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商品市場就是消費品市場,排除A項。生產要素市場可分為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等。
17.下列不屬于按勞分配的有( )。[2010年江蘇省農村信用社真題]
A.個體勞動的個人收入
B.農村專業戶的個人收入
C.私營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D.國有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答案】ABC
【解析】按勞分配,是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把勞動量作為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主要標準和形式,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ABC三項中生產資料均不屬于公有性質。
18.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只知道石油可用來做燃料,以后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又發現了石油可以通過進一步提煉成為許多化工產品,這說明( )。[2010年農村信用社真題]
A.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不斷變化的
B.同一件商品往往具有多種使用價值
C.使用價值是商品最本質的屬性
D.隨著人類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會發現商品越來越多的使用價值
【答案】ABD
【解析】任何商品的用途都不是單一的,因而它就有多種使用價值,而且其使用價值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充。使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C項表述錯誤,價值是商品的最本質屬性。
19.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新變化,但是這些變化并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這是因為( )。[中國進出口銀行真題]
A.工人階級經濟上雖已擺脫受剝削的地位,但還無法享受平等的政治權利
B.股份制經濟和國有企業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
C.工人階級受雇傭的階級地位并沒有改變
D.工人階級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社會福利制度的實施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
E.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自身無法解決
【答案】BCDE
【解析】資本主義新變化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的變化,并沒有改變剝削工人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工人階級受剝削地位也沒有改變。
- 2020年貴州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廣東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北京市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21華圖版)
-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河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21升級版)
- 2020年山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申論高分技巧手冊(2017最新版)
- 2020年河北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江蘇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21華圖版)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7彩印版)
- 新東方決勝公考:行測歷年真題精解(國考版)
- (2016彩印版)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