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伯成《微觀經濟學簡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贈兩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0字
- 2020-09-18 11:42:15
第4章 企業和生產理論
4.1 復習筆記
一、企業及其目標
企業又可稱作廠商,是指把投入轉化為產出的生產經營性組織。對于企業產生的原因,通常有專業化優勢、規模經濟、市場替代等解釋。
企業按法律組織形式可以分為業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企業作為生產經營性組織,以盈利為目標,追求利潤極大化。此外,企業還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等。
二、生產函數
1生產函數
(1)產品產出量與為生產這種產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間的關系,稱為生產函數(production function)。如用、
、…、
表示第1、第2、……第
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用
表示產品的產出量,則該產品的生產函數可表示為:
。
(2)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是一種齊次生產函數,其形式是:,這里
代表技術水平,
、
分別代表資本與勞動,
、
是系數。在柯布—道格拉斯的研究結果中,
,即該生產函數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性質。
2.短期和長期
生產理論中的“短期”、“長期”,是指能否使廠商來得及調整生產規模(固定的生產要素和生產能力)所需要的時間長度。“長期”是指時間長到可以使廠商調整生產規模來達到調整產量的目的;“短期”則指時間短到廠商來不及調整生產規模來達到調整產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廠房、機器、設備條件下依靠多用或少用一些人工和原材料等來調整產量。
三、短期生產函數
1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總產量(total product)是指投入一定量的生產要素以后,所得到的產出量總和。
平均產量(average product)是指平均每單位生產要素投入的產出量,如果用
表示某生產要素投入量,那么
。
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或減少1單位生產要素投入量所帶來的產出量的變化,如果用
表示總產量的增量,
表示生產要素的增量,那么
。
2.生產要素報酬遞減規律
(1)生產要素報酬遞減規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亦稱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在一定技術水平條件下,若其他生產要素不變,連續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在達到某一點之后,總產量的增加會遞減,即產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要發生作用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
①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變的,即技術系數是可變的;
②技術水平保持不變;
③所增加的生產要素具有同樣的效率。
3.產量變化的三個區域與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間
通常根據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把產量的變化分為三個區域,如圖4-1所示,第一區域是平均產量遞增階段,第二區域是平均產量遞減階段,第三區域是負邊際產量階段。
圖4-1 產量曲線
第一區域,可變要素勞動量投入的增加,會使平均產量增加。這時,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都能提高平均產量,因而邊際產量高于平均產量。和可變要素勞動量
相比,固定要素(如資本
等)投入太多,很不經濟。在這一區域,增加勞動量投入是有利可圖的,它不僅會充分利用固定要素,而且帶來總產量以遞增的比率增加,任何有理性的廠商通常不會把可變要素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這一區域內。
第二區域,從平均產量最高點開始,隨可變要素勞動量投入的增加,邊際產量雖遞減但大于0,故總產量仍遞增,直到達最大時為止。另一方面,邊際產量已小于平均產量,平均產量開始遞減。
第三區域,從總產量達到最高點開始,隨著可變要素勞動量投入的增加,邊際產量成為負值,總產量開始遞減,這時每減少一個單位的可變要素投入反而能提高總產量,表明與固定要素投入相比,可變要素投入太多了,也不經濟。理性的廠商也不會在這一區域進行生產。
理性廠商必然要在第二區域進行生產。這一區域為生產要素合理使用區域,又稱經濟區域,其他區域都是不經濟區域。
四、長期生產函數
1等產量曲線
(1)等產量曲線(isoquant curve)是指其他條件不變時,為生產一定的產量所需投入的兩種生產要素之間的各種可能組合的軌跡。
(2)等產量曲線的性質
①表示某一生產函數的等產量曲線圖中,可以畫出無數條等產量曲線,并且任何兩條等產量曲線不能相交。
②等產量曲線上的任何一點的斜率等于該點上以生產要素代替生產要素
的邊際替代率,即
,其值不僅為負,而且其絕對值是遞減的。
③等產量曲線斜率絕對值遞減,所以等產量曲線一般都凸向原點。
2.邊際技術替代率
邊際技術替代率(MRTS,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也稱為生產要素的邊際替代率,或技術替代率,是指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時,與另一生產要素所減少的數量的比率。
3.等成本線
等成本線(isocost curve)是生產要素價格一定時,花費一定的總成本所能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組合的軌跡,表示廠商面臨的成本約束。
等成本曲線的特點:等成本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是兩種要素價格的比率;在等成本曲線上,L和K的數值呈反方向變化;在要素價格給定時,每個總成本都有一條等成本線,生產要素價格不變時,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線將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反之,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4.生產要素組合
(1)要素的最優組合可以是成本一定時產量最高的要素組合(如圖4-2(a)所示),也可以是產量一定時成本最低的要素組合(如圖4-2(b)所示)。這兩種情況的要素組合點表現在圖形上,都是等成本線和等產量曲線相切之點。
圖4-2 要素的最優組合
(2)滿足要素投入最優組合的兩個條件是:
①要素投入的最優組合處在等成本線上。
②要素投入的最優組合發生在等產量線和等成本線相切之點上,即要求等產量曲線的切線斜率與等成本線的斜率相等。
(3)等斜線
等斜線是一組等產量曲線中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的點的連線,在圖形上體現為各條等產量曲線的相同斜率切線的各切點連線。
(4)擴展線(expansion path)
擴展線又稱擴展軌道、規模曲線,是指代表不同產量水平的最優投入組合點的軌跡。如圖4-3所示,、
、
分別表示當產量為
、
、
時的最佳投入組合,它們都是不同產量的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相切的切點,把這些切點連接起來所形成的曲線就是擴展線,它是生產函數和要素價格既定的生產擴展的路線。
圖4-3 生產擴展線
若已知生產函數及要素價格
和
,則使邊際技術替代率或兩要素邊際產量之比率等于要素價格之比率的(
,
)軌跡即為擴展線:
五、規模報酬
1規模報酬的含義及變動
(1)規模報酬(return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同時按相同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
(2)規模報酬與生產要素報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規模報酬論及的是一座工廠的規模本身發生變化時,產量如何變化;而生產要素報酬是指要素投入的邊際產量收益。前者是廠商根據經營規模設計不同的工廠,屬長期分析;后者是在既定的生產規模中,增加可變要素時相應產量的變化,屬短期分析。規模報酬的遞增、遞減或不變與邊際產量的遞增、遞減或不變沒有必然聯系。
(3)廠商規模報酬有三種情況
①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是指產出的數量變化比例大于投入的變化比例,即
,
,
。規模報酬遞增的原因有: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生產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質;管理更合理。
②規模報酬不變(constant recturn to scale),其特征是產出的數量變化比例等于投入的變化比例,即
,
。規模報酬不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規模報酬遞增的因素吸收完畢,某種生產組合的調整受到了技術上的限制。
③規模報酬遞減(diminishing return to scale),其特征是產量的變化比例小于投入的變化比例,即
,
,
。規模報酬遞減的原因,主要是規模過大造成管理效率的下降。
2.規模報酬、規模經濟與經濟規模
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生產規模擴大,產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況。如果產品平均成本隨生產規模擴大而上升,則稱規模不經濟。規模經濟與規模報酬遞增相聯系,可以說規模報酬遞增來自規模經濟。二者又存在區別:規模報酬重點考察產品的數量與投入的數量變化之間的關系,重在實物形態,而規模經濟重點考察產量變動過程中成本如何變動,重在價值形態。
經濟規模通常指生產能力大小或企業規模大小。不少產品生產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取得規模經濟,并有規模報酬遞增的好處。然而,各個企業的生產究竟要多大的規模,才有規模經濟,要由產品本身性質決定。
3.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范圍經濟是指有的企業同時生產基本技術和設備相同或相關的多種產品時所擁有的生產和成本的優勢,從而使聯合生產能超過個別生產。
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不同。范圍經濟是利用相同設備或相關聯的生產要素生產多種產品時形成的經濟,而規模經濟是大規模生產同種產品而形成的經濟。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臨床醫學人文精神考點歸納與典型題詳解
- 逄錦聚《政治經濟學》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曾五一《統計學概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西南大學628現代漢語(含語言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815新聞實務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6小時高清視頻】
- 朱新蓉《金融市場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哲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
- 2014年CFA中文精讀(LevelⅠ)5固定收益證券、衍生工具和其他類投資【含2011~2013年真題及詳解】
- 華民《國際經濟學》(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全國名校出版碩士《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武大、中傳等)
-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全國名校文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張尚學《貨幣銀行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期貨基礎知識》歷年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