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效用論

一、名詞解釋

1.效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2研;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01、2002研)

答: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費者從商品消費中所獲得的滿足,是消費者對商品主觀上的偏好和評價。一種商品對消費者是否具有效用,取決于消費者是否有消費這種商品的欲望,以及這種商品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的主觀評價,因此,同一商品會因人、因時、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對效用或者對這種“滿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經濟學家先后提出了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兩種方法,即基數效用論者的邊際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數效用論者的無差異曲線的分析方法。

2.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山東大學2005研;中央財經大學2007研)

答: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并且這種滿足程度純粹是一種消費者主觀心理感覺。效用有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之分。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設想的數字來表示,并加以計算和比較。如消費者消費第一個包子的效用為5,第二個包子的效用為4,因此第一個包子比第二個包子的效用大1。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僅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數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時,無法用具體數字來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數來說明各種商品效用誰大誰小或相等。

雖然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在效用的認識方法上存在差異,但是它們說明的問題和得出的結論卻是一致的。它們都認為邊際效用具有遞減規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導出商品需求曲線,只是它們用來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數效用論的工具是邊際效用,而序數效用論的工具是無差異曲線。

3.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中國海洋大學2000研;中國人民大學2002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9研)

答: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指在一定時期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設消費者的總效用為,則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用公式可表示為: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基數效用論的基本定律,又稱戈森第一定律。導致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因是隨著相同消費品的連續增加,從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講,從每一單位消費品中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和對重復刺激的反應程度是遞減的;或者是由于在一種商品具有幾種用途時,消費者總是將第一單位消費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將第二單位消費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邊際效用隨著消費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遞減。

4.消費者剩余(遼寧大學2002研;武漢大學2002研;華中科技大學2002、2007研;江西財經大學2004研;南開大學2005、2009研;電子科技大學2006、2007、2008研;上海財經大學2006、2007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研;湖南大學2007、2014研;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08研;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9研;中央財經大學2010研)

答: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由于消費者消費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費者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同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卻是相同的,這樣,消費者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和他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額,這一差額就構成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可以用圖3-1來表示。

圖3-1  消費者剩余

如圖3-1所示,反需求函數表示消費者對每一單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消費者剩余可以用消費者需求曲線以下、市場價格線以上的面積來表示,即圖3-1中的陰影部分面積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它反映消費者通過購買和消費商品所感受到的狀態的改善。因此,消費者剩余通常被用來度量和分析社會福利問題。

5.無差異曲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02研;廈門大學2003研;中南大學2004研;武漢大學2005研;中國政法大學2005研;中央財經大學2005、2007研;華中科技大學2007研;北京郵電大學2008研;湖南大學2009研)

答:無差異曲線是序數效用論的一種分析方法,是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的數量組合。或者說,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的數量組合。無差異曲線如圖3-2所示。

圖3-2  無差異曲線

圖3-2中,橫軸和縱軸分別表示商品1的數量和商品2的數量。圖3-2中的曲線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與無差異曲線相對應的效用函數為。其中,分別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費數量;是常數,表示某個效用水平。

無差異曲線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數是連續的,所以,在同一坐標平面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之間,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第二,在同一坐標平面圖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不會相交;第三,無差異曲線是凸向原點的,即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遞減的。

6.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中央財經大學2011研)

答: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即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遞減的。

邊際替代率遞減是消費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個特征。這是因為,當人們對某一種商品的擁有量增加后,人們就越來越不愿意減少其他商品來進一步增加這種商品。事實上,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暗含了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明,隨著一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其邊際效用越來越小。而在這里,當商品1的消費量不斷增加時,其邊際效用不斷減少,從而使它的替代能力不斷降低;當商品2的消費量不斷減少時,其邊際效用不斷增加,從而使它能夠交換到的其他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在這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現為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7.預算約束線(廈門大學2007研)

答:預算約束線又稱為預算線、消費可能線和價格線,表示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各種組合。假定以表示消費者的既定收入,以分別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價格,以分別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數量,則相應的預算式為:

該式表示:消費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購買商品1和商品2的總支出。由該預算式作出的預算約束線為圖3-3中的線段

圖3-3  預算約束線

圖3-3中,預算線的橫截距和縱截距分別表示全部收入用來購買商品1和商品2的數量。預算線把平面坐標圖劃分為三個區域:預算線以外的區域中的任何一點,是消費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實現的商品購買的組合點;預算線以內的區域中的任何一點,表示消費者的全部收入在購買該點的商品組合以后還有剩余;唯有預算線上的任意一點,才是消費者的全部收入剛好花完所能購買到的商品組合點。

8.消費者均衡(中國人民大學2001、2005研;中國海洋大學2001研;浙江工商大學2002研;東北大學2003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研;中國政法大學2005研;東北財經大學2007研)

答: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的效用達到最大并維持不變的一種狀態,其研究單個消費者如何把有限的貨幣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購買中以獲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說,它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這里的均衡指消費者實現最大效用時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減少任何商品購買數量的這么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基數效用論者認為,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如果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水平是固定不變的,市場上各種商品的價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費者應該使自己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或者說,消費者應使自己花費在各種商品購買上的最后一元錢所帶來的邊際效用相等。即,其中λ為貨幣的邊際效用。

序數效用論者把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結合在一起說明消費者的均衡。任何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購買商品時,其目的是為了從中獲得盡可能大的消費滿足。消費者偏好決定了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一個消費者的關于任何兩種商品的無差異曲線簇可以覆蓋整個坐標平面。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決定了消費者的預算線,在收入既定和商品價格已知的條件下,一個消費者關于兩種商品的預算線只能有一條。那么,當一個消費者面臨一條既定的預算線和無數條無差異曲線時,只有既定的預算線和其中一條無差異曲線的相切點,才是消費者獲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均衡點,此時滿足

9.收入—消費曲線(中國人民大學2000研;山東大學2007、2011研;北京郵電大學2007研)

答:收入—消費曲線是在消費者的偏好和商品的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與消費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聯系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收入—消費曲線的形成如圖3-4所示。

圖3-4  收入—消費曲線

在圖3-4(1)中,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預算線由移至,再移至,于是,形成了三個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如果收入水平的變化是連續的,則可以得到無數個這樣的均衡點的軌跡,這便是圖3-4(1)中的收入—消費曲線。圖3-4(1)中的收入—消費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它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費者對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量都是上升的,所以,圖3-4(1)中的兩種商品都是正常品。

在圖3-1(2)中的收入—消費曲線是向后彎曲的,它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量開始是增加的,但當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量反而減少了。這說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商品1由正常品變成了劣等品。

10.恩格爾曲線(廈門大學2007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1研;武漢大學2013研)

答:由消費者的收入—消費曲線可以推導出消費者的恩格爾曲線。恩格爾曲線表明的是在商品價格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認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如圖3-5所示。

圖3-5  恩格爾曲線

圖3-5(1)中,商品1是正常品,其需求量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圖3-5(2)中,商品1由正常品轉變為劣等品。在較低的收入水平范圍,商品1的需求量與收入水平成同方向變動;在較高的收入水平范圍,商品1的需求量與收入水平成反方向變動。

11.替代效應(江西財經大學2004研;武漢大學2005研;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05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9研;中央財經大學2013研)

答: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替代效應,即是指在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于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化。

替代效應是價格變化的總效應之一,還有一個是收入效應。替代效應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應大,在正常商品的情況下,兩種效應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價格下降,替代效應引起消費者購買數量增加,收入效應也引起消費者購買數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應總是負的,就是說,在實際收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商品的價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

12.補償預算線(中國人民大學2004研;華中科技大學2006研)

答:補償預算線是用來表示當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引起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發生變化時,用假設的貨幣收入的增減來維持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不變的一種分析工具。

具體來說,在商品價格下降引起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提高時,假設可以取走消費者的一部分貨幣收入,以使消費者的實際收入下降到只能維持原有的無差異曲線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實際收入水平)這一情況。相反,在商品價格上升引起消費者實際收入水平下降時,假設可以對消費者的損失給予一定的貨幣收入補償,以使消費者的實際收入維持原有的水平,則補償預算線在此就可以用來表示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提高到得以維持原有的無差異曲線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實際收入水平)這一情況。

13.低檔物品(中國人民大學2005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0研)

答:低檔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彈性為負的商品。因此,低檔物品需求量隨著收入增加而減少,隨著收入減少而增加。與此對應的一個概念是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彈性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隨著收入減少而減少。

低檔物品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價格變動與收入效應同方向變動。商品降價使得消費者實際收入增加,再根據低檔物品定義,收入增加使得低檔物品需求量減少,因此低檔物品降價的收入效應為負。由于商品降價的替代效應始終是正,因此低檔物品的收入效應減弱了替代效應。

低檔物品中有一類特殊的物品——吉芬物品。根據定義,吉芬物品降價使得吉芬物品需求量減少。吉芬物品降價的替代效應為正值(吉芬物品需求量增加),吉芬物品降價的收入效應為負,并且絕對值大于替代效應,所以總效應為負。

14.吉芬物品(復旦大學2000研;武漢大學2000、2002、2003研;青島大學2001研;中國人民大學2003研;華中科技大學2008研;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8研;中央財經大學2008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3研)

答:19世紀,英國統計學家羅伯特·吉芬發現一個現象,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導致土豆價格上升,但居民對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而這無法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進行解釋,故此現象稱為“吉芬難題”,并將需求量與價格同方向變動的物品稱為“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物品。作為低檔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收入效應則與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應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過了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使得總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線呈現出向右上方傾斜的特殊形狀的原因。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如圖3-6所示。

圖3-6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5.期望效用(北京大學2003研;華中科技大學2005研;中央財經大學2009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研)

答:期望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不確定條件下可能獲得的各種結果的效用的加權平均數。如果用表示兩種結果發生的概率,則期望效用函數可記作:

可以看出,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費者在不確定條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種結果的效用的加權平均數。由于期望效用函數的建立,對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者面臨風險的行為的分析,就成了對消費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為的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邵东县| 昔阳县| 哈巴河县| 濉溪县| 大英县| 陇川县| 拉萨市| 曲松县| 华亭县| 泸水县| 永顺县| 顺昌县| 德清县| 广西| 西贡区| 左贡县| 格尔木市| 买车| 乌鲁木齐县| 阳泉市| 积石山| 保靖县| 普洱| 洛隆县| 岑溪市| 中阳县| 桐梓县| 横峰县| 竹北市| 宿州市| 阜康市| 莲花县| 桃园县| 崇明县| 北海市| 阿荣旗| 楚雄市| 兴隆县| 兰考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