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一、作為科學家的經濟學家

1科學方法:觀察、理論和進一步觀察

正如其他學科一樣,經濟學觀察一個事件,建立一種理論,并收集數據來檢驗這種理論。但是,收集數據來檢驗經濟理論是困難的,因為經濟學家通常不能從試驗中創造數據。這就是說,經濟學家不能僅僅為了一種理論而控制經濟。因此,經濟學家通常采用從歷史事件中收集到的數據。

2假設的作用

假設可以使解釋這個世界更為容易。例如,為了研究國際貿易的影響,可以假設世界只由兩個國家組成,而且每個國家只生產兩種產品。通過理解只有兩個國家和兩種產品這種假想世界中的國際貿易,來更好地理解人們生活在其中的、更復雜的現實世界中的國際貿易。

3經濟模型

經濟學家努力以科學家的客觀性來探討他們的主題。像所有科學家一樣,他們做出了適當的假設并建立了簡化的模型,以便解釋周圍的世界。兩個簡單的經濟模型是循環流量圖和生產可能性邊界。

(1)循環流量圖

循環流量圖是指表明物品和勞務、生產要素以及貨幣支付在家庭和企業之間如何流動的經濟圖形,如圖2-1所示。在這個模型中,經濟由兩類決策者——家庭和企業——所組成。企業用勞動、土地和資本(建筑物和機器等)這些投入來生產物品和勞務,這些投入被稱為生產要素。家庭則擁有生產要素并消費企業生產的所有物品與勞務。

圖2-1  循環流量圖

圖2-1中,經濟決策由家庭和企業做出。家庭和企業在物品與勞務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家庭是買者而企業是賣者)以及生產要素市場(在這個市場上,企業是買者而家庭是賣者)上相互交易。外面一圈的箭頭表示貨幣的流向,里面一圈的箭頭表示相應的物品與勞務的流向。循環流量圖的形式是簡化的,是整體經濟的一個簡化模型,因為它不包括國際貿易和政府。

(2)生產可能性邊界

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含義

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一個經濟在可獲得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技術既定時所能生產的產品的產量的各種組合的圖形。經濟可以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或它之內的任何一點上進行生產,但不能在該邊界以外任何一點上進行生產。生產可能性邊界上(而不是它以內)的點代表有效率的生產水平。

生產可能性邊界圖示

假設一個社會把其全部資源用于A和B兩種產品的生產,那么生產可能性邊界可用圖2-2表示。

圖2-2  生產可能性邊界

該圖形表示,一個社會在資源一定、技術一定的情況下所可能生產的A產品和B產品的各種不同產量的組合。位于曲線右邊的點(如C點)是不能達到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而曲線左邊的點(如D點)可以達到,但沒有利用完或沒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資源。而位于曲線上的點(如E點)則表示全部資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組合。

生產可能性邊界也表明了用另一種物品來衡量一種物品的機會成本。技術進步使生產可能性邊界向外移動,從而增加了經濟所能生產的產量。

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1微觀經濟學

(1)含義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是指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它們在某個市場上的相互交易的經濟學。

(2)研究對象

微觀經濟學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它們在某個市場上的相互交易。即微觀經濟學是以市場經濟中單個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和經濟規律作為考查對象,研究單個生產者或企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商品和勞務以獲取最大利潤,以及單個消費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貨幣收入購買商品和勞務以獲取最大滿足。

(3)主要內容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消費理論或需求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理論、要素價格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理論等。由于這些理論均涉及市場經濟和價格機制的作用,因而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市場經濟學。

2宏觀經濟學

(1)含義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與微觀經濟學相對而言的,它是研究整體經濟現象的經濟學。

(2)研究對象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體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生活中有關總量的決定與變動,解釋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與波動、國際收支與匯率的決定與變動等經濟中的宏觀整體問題,所以又稱之為總量經濟學。

(3)主要內容

宏觀經濟學的中心和基礎是總供給—總需求模型。具體來說,宏觀經濟學主要包括總需求理論、總供給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等內容。

3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和區別

(1)二者的聯系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密切相關的。由于整體經濟的變動產生于千百萬個人的決策,所以,不考慮相關的微觀經濟決策而去理解宏觀經濟的發展是不可能的。

(2)二者的區別

盡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存在固有的聯系,但這兩個領域仍然是不同的。由于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探討不同的問題,所以,它們有時采用相當不同的方法。

三、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1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即實證表述,是描述經濟現象“是什么”以及社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解決的。這種方法旨在揭示有關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和因果關系。

2規范分析

規范分析即規范表述,是研究經濟活動“應該是什么”以及社會經濟問題應該是怎樣解決的。這種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準則作為經濟理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據,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準則。

3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的區別

這兩種表述的關鍵區別在于如何來判斷其有效性(validity)。原則上,實證表述是可以通過對證據的檢驗來肯定或是否定的;而規范表述除了事實,還包括價值,判斷一項政策是好是壞不僅僅看科學事實,還包含對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哲學的看法。當然這兩者也是互相關聯的,實證分析會對規范分析產生影響,但規范分析結論不僅需要實證分析,還需要價值判斷(value judgment)。

研究經濟學需要記住這兩種分析的不同,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當經濟學家解釋經濟運行情況時,他使用前者,此時他是站在科學家的立場上的;當提供幫助來改善經濟后果時,他使用后者,此時他站在政策顧問的立場上了。

四、經濟學家意見分歧的原因

經濟學家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相互沖突的建議的原因有兩個:

1科學判斷的不同

經濟學家可能對世界如何運行的不同實證理論的正確性看法不一致,因而會有不同的科學判斷。例如,經濟學家對家庭儲蓄對儲蓄稅后收益變動的敏感程度看法不同。

2價值觀的不同

經濟學家可能有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對政策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有不同的規范觀點。例如,經濟學家對于是否應該進行收入再分配看法不同。

在現實中,雖然經濟學家對于許多問題有正常的分歧,但在許多經濟學原理上是極為一致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泸定县| 上饶县| 应城市| 泰顺县| 吉隆县| 纳雍县| 冕宁县| 建宁县| 秀山| 龙陵县| 民乐县| 盘锦市| 彰化县| 花垣县| 南澳县| 化隆| 丹东市| 伊宁县| 南投县| 广河县| 合作市| 探索| 讷河市| 宜春市| 汝城县| 沾益县| 鄂州市| 安新县| 彭泽县| 同心县| 瓦房店市| 玉门市| 揭西县| 精河县| 沂南县| 泰和县| 正安县| 新竹市| 昭苏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