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第8版)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9字
- 2020-09-18 17:29:27
第1篇 國際貿易理論
第2章 世界貿易概覽
一、概念題
1.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
答:發展中國家是與發達國家相對的經濟上比較落后的國家,又稱“欠發達國家”或“落后國家”。通常指第三世界國家,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130多個國家。衡量一國是否為發展中國家的具體標準有很多種,如經濟學家劉易斯和世界銀行均提出過界定發展中國家的標準。一般而言,凡人均收入低于美國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的國家就被定義為發展中國家。比較貧困和落后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特點。
2.服務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
答: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于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普遍存在及廣泛應用,服務外包得到蓬勃發展。從美國到英國,從歐洲到亞洲,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資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將其余業務交給外部專業公司,服務外包成為“發達經濟中不斷成長的現象”。
3.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答: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達式為:
其中,是
國與
國的貿易額,
為常量,
是
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是
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是兩國的距離。
、
、
三個參數是用來擬合實際的經濟數據。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兩國間的貿易規模與兩國的GDP成正比,與兩國間的距離成反比。
把整個世界貿易看成整體,可利用引力模型來預測任意兩國之間的貿易規模。另外,引力模型也可以用來明確國際貿易中的異常現象。
4.第三世界(third world)
答:第三世界這個名詞原本是指法國大革命中的Third Estate(第三階級)。冷戰時期,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國家為表示并不靠攏北約或華約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詞界定自己。1973年9月,不結盟國家在阿爾及爾通過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這個概念。
第三世界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130多個國家,占世界陸地面積和總人口的70%以上。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過去都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附屬國,它們取得政治獨立后,還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它們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相對來說,第三世界國家都是不怎么發達且較貧困的國家。
5.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答: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即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
6.貿易協定(trade agreement)
答:貿易協定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之間調整它們相互貿易關系的一種書面協議。其特點是對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關系規定得比較具體,有效期一般較短,簽訂的程序也比較簡單,一般只須經過簽字國的行政首腦或其代表簽署即可生效。貿易協定的內容通常包括:貿易額、雙方出口貨單、作價辦法、使用的貨幣、支付方式、關稅優惠等。
二、復習題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英語國家,兩國的人口規模也相當(加拿大多60%),但是相對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貿易額是澳大利亞的兩倍,為什么會如此?
Canada and Australia are (mainly)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ith populations that are not too different in size (Canada’s is 60 percent larger). But Canadian trade is twice as large, relative to GDP, as Australia’s. Why should this be the case?
答:GDP不是解釋兩國貿易量的惟一重要因素,距離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考慮到距離,澳大利亞的進出口運輸成本相對更高,因此減少了貿易的吸引力。因為加拿大與美國相鄰,而澳大利亞不與任何一個大經濟體相鄰,這使得加拿大更加開放,而澳大利亞更加自給自足。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貿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與美國貿易,巴西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量大致相當。墨西哥的貿易量相對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釋這種現象。
Mexico and Brazil have very different trading patterns. Mexico trades main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razil trades about equal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Mexico does much more trade relative to its GDP.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using the gravity model.
答:墨西哥與美國毗鄰,但是距離歐盟很遠,因此它與美國的貿易量很大。巴西離美國和歐盟都很遠,因此巴西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量大致相當。墨西哥貿易量比巴西大,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墨西哥離大經濟體(美國)近,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之一。巴西遠離任何一個大經濟體,與它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經濟規模都比較小。
3.方程說明任何兩國的貿易額與其國內GDP成正比。如果這兩個國家的GDP都增加一倍,這是否意味著貿易要增加四倍。用(教材中)表2-2中的簡單例子分析這個問題。
Equation says that trade between any two countrie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their GDPs. Does this mean that if the GDP of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doubled, world trade would quadruple? Analyze this question using the simple example shown in Table 2-2.
答:如果這每個國家的GDP都增加一倍,并不意味著貿易會增加四倍,可以用教材表2-2中的例子說明。
結合教材表2-2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這四個國家的GDP都增加一倍,貿易也增加四倍,則教材表2-2中第一行數據應為:—、6.4、1.6、1.6,顯然這是與現實相違背的,因為這意味著A國所有的支出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未將任何的收入用于消費本國的產品。現實中,國家總是把絕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消費本國的產品。
4.在過去幾十年里,東亞國家增加了它們在世界GDP中的份額。同樣,不僅東亞國家整體的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增加了,而且東亞國家內相互間的貿易也增加了。應用引力模型解釋這一現象。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East Asian econom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share of world GDP. Similarly, intra-East Asian trade—that is, trade among East Asian nations—has grown as a share of world trade. More than that, East Asian countries do an increasing share of their trade with each other. Explain why, using the gravity model.
答:之前,東亞國家都是小經濟體,這說明它們的市場規模很小,不能大量進口。隨著它們越來越富裕,消費需求增加,它們也就能更多地進口了。這樣,之前它們主要向富國出口,現在它們自己成為了富國,互相也就成為了貿易對象。根據引力模型,當韓國和臺灣GDP規模很小時,盡管兩國距離很近,但是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很小。現在它們GDP增加了,它們之間的貿易量也隨之增大了。
5.一個世紀以前,英國的進口產品來自相對遙遠的地區:北美、拉美、亞洲。今天,英國絕大部分進口產品來自其他歐洲國家。這種變化是如何迎合不斷變化的世界貿易產品結構的?
A century ago, most British imports came from relatively distant locations: North America, Latin America, and Asia. Today, most British imports come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How does this fit in with the changing types of goods that make up world trade?
答:一個世紀以前,各國貿易產品是由氣候或地理條件決定的。英國的氣候和自然資源稟賦和歐洲其他國家很相似,這樣英國只能從西半球其他國家或亞洲進口像棉花、橡膠這樣的產品,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很少。工業革命之后,制造品貿易增長,并且隨著交通和通訊的改進繼續擴張,因此英國轉而與歐洲其他經濟體大量開展貿易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引力模型的一個直接預測。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西方經濟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國際關系學院711國際關系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朱建寧《西方園林史:19世紀之前》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詞匯語法高分特訓1300題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課后習題詳解
- 李秉德《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后習題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23英語專業知識(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英美概況等)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高成興《國際貿易教程》(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805文學與翻譯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西醫綜合考試大綱精解與模擬試題
- 北京第二外國語816綜合考試(法)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