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8字
- 2020-09-14 14:02:17
第一編 古代教育史
第1章 東方文明古國的教育
1.1 復習筆記
一、教育的起源與史前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關于教育的起源,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大致有以下幾種:
(1)教育的生物學起源論
教育的生物學起源論是19世紀下半葉后出現并一度流行的觀點,是當時流行的庸俗進化論在研究教育起源問題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關于教育起源論的第一個有代表性的觀點,其創導者有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美國教育家桑代克、英國教育學者沛西·能等。他們將教育視為一種生物現象,將教育過程歸結為按生物學規律進行的本能的傳授活動。
①利托爾諾在《各人種的教育演化》一書中力圖證明教育乃是超出人類社會范圍,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產生的一種現象。他認為動物界也存在教育,生存競爭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礎。動物為保存自己的種類,出自遺傳本能,自會將其“知識”與“技巧”傳授給幼小的動物。
②沛西·能認為,教育從它的起源來說,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不僅一切人類社會有教育,不管這個社會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動物中也有低級形式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學起源論
教育的心理學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史學家孟祿。孟祿認為,在原始社會中,不論是社會還是個體,其教育的發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單純的無意識的模仿”。
(3)教育的勞動起源論
教育的勞動起源論是從恩格斯關于勞動創造人以及人類社會起源于勞動這一理論直接套引和推導出來的。教育的勞動起源論者認為:人類社會活動開始于“正在形成的人”為滿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進行的群體勞動,這種勞動活動將他們改造成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類社會;勞動實踐是人們認識的主要源泉,是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手腦等生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并通過遺傳途徑傳給后代的必要條件;原始社會的人們為了保持并延續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須由有經驗的長輩對年輕一代傳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識經驗,即在勞動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經驗。教育是在傳授勞動經驗的情況下產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勞動。
(4)教育的需要起源論
教育的需要起源論認為,人類社會生活是多樣的,除了勞動經驗以外,原始社會形成的一些集體習慣、行為準則、儀式風俗等也需要通過教育活動傳授給下一代,但這些內容不能納入,至少不能完全納入勞動的范疇,教育應該是起源于社會生活實際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楊賢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論”的人。
2.史前教育的概況
(1)原始社會的分期及研究途徑
①原始社會的分期。有人根據生產工具的進步程度,將原始社會劃分為舊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個時代;也有人將其劃分為蒙昧和野蠻兩個時代,每個時代又劃分為低、中、高三個階段;我國史學界一般將原始社會劃分為前氏族社會(血緣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以及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軍事民主制社會四個階段。
②研究途徑。人們主要從三個途徑了解原始社會的概況:
第一,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科研成果;
第二,民族學的資料;
第三,古代典籍中的有關記載。
(2)史前教育的概況
①前氏族時期。此時期的教育主要是由成年人在生產勞動中向年輕一代傳授生產和生活經驗。
②母系氏族時期。進入此時期后,幼小兒童在婦女身邊受教育。七八歲以后男女兒童按勞動分工分別接受教育,包括社會生活知識和宗教道德教育。這一時期出現教育機構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③父系氏族時期。進入該時期后,教育內容中增加了倫理道德、軍事體育,并在到達成人之際舉行“成丁禮”(或稱“青年禮”)等特定的儀式,對后世影響較大。
④軍事民主制時期。此時期軍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視道德與精神教育,產生階級教育的萌芽,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逐漸分離。
(3)原始社會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無階級性,教育權平等,對兒童實行公養公育。
②教育與生產勞動及生活緊密聯系,以生產勞動知識、技能的傳授為主,同時也傳授社會意識。
③教育的組織和方法都還處在原始狀態,沒有文字、教科書、學校及專職教師,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樣、講述、獎懲,以及兒童自己的活動、觀察、模仿。在原始社會末期,教育開始分化,性質發生變化,并產生文字及學校的萌芽。
二、巴比倫的教育
1.蘇美爾的文化教育
巴比倫文化的前身是蘇美爾文化。約在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就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城邦國家。
(1)文化與科學
①文化
a.泥板書
古代生活在兩河流域的人們利用本地豐富的黏土資源,就地取材,將黏土和水調勻,制成大小不等的泥板,作為“紙”使用,并將字寫(或刻)在上面,然后再把它曬干或燒干,這就成了所謂“泥板書”。最早的泥板書出現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所載文獻往往由幾塊到幾十塊泥板組成。泥板書極為笨重,但它的廣泛采用仍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人民的智慧。
b.楔形文字
最初的文字是圖畫文字,由于圖畫文字在泥板上書寫不便,而在泥板上壓出符號則要方便得多,于是從圖畫文字逐漸演進到楔形文字。這種文字用蘆葦管或小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刻寫而成,由于落筆處印痕較為深寬,提筆處較為細小,形同木楔,故名。楔形文字符號較多,一般分表意、表音和部首三類。開始有上千個字型,后減少到六百個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體系后來在兩河流域得到廣泛的傳播及采用。
②科學
在古巴比倫,生產活動及生活的需要促使人們觀察與研究自然現象,從而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古巴比倫在科學上最杰出的成就是天文學和數學。
a.天文學
公元前2000年初,巴比倫的天文學家已把五大行星和恒星區別開來,并將星辰劃分為星座,對太陰月的計算與現代只差0.4秒;他們還制定了歷法,根據月球的盈虧,定每月為29日或30日;還知道置閨。
b.數學
在古巴比倫,數學也得到很大發展。他們以60進位,會演算四則運算,會開平方和立方,會解二次方程式和某些三次方程式。早在畢達哥拉斯出生之前,他們就已知道了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定理(勾股定理),還把圓周分為360°。
古巴比倫人在醫學、建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2)教育概況
①學校的由來
文字的發明、泥板的廣泛使用以及科學的發展,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條件。最早的學校與寺廟有密切聯系。在古代兩河流域,人們將知識視為神賜,非祭司不敢享有,傳習這些知識也是僧侶的特權。蘇美爾文字最早是由祭司發明,并由祭司首先使用的。由于管理寺廟財產的需要,故寺廟中有關人員需要學習文字和符號,這樣就產生了訓練書吏的學校。
②教學內容及方法
a.教學內容
早期蘇美爾人在訓練書吏時,教學內容重視語言,尤重書寫能力,此外還有閱讀、翻譯、計算等。
b.教學方法
當時的教學方法簡單,一般由教師先在潮濕的泥板上寫上字,再由學生臨?。徽n程主要是抄寫和背誦長串的單詞或詞組,也包括數學或文書。
學校中紀律嚴格,常采用體罰。
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學校
20世紀3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帕拉在幼發拉底河畔南部一個叫馬里城的地方挖掘出一所約公元前2100年的學校遺址。
2.巴比倫的文化教育
這時的寺廟學校有兩級:一級是初級教育,主要教授讀寫;另一級是高級教育,除學習讀寫外,還要學習文法、蘇美爾文學、祈禱文。
三、古代埃及的教育
1.文化與科學
(1)文化
埃及最早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以后出現表示音節的符號,在古王國時代已經發明24個輔音字母。這種世界上最早產生的字母,是埃及人的獨特貢獻。埃及的字母文字后來成為腓尼基字母文字的根據,而腓尼基的字母又影響了希臘字母的創造。古代埃及人的文字寫在“紙草”上。
(2)科學
①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和數學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古埃及人經常觀察天體,能夠區分行星和恒星,還編制了天體圖,制定了相當精確的太陽歷。為了滿足丈量土地以及建筑等需要,數學獲得了相當的發展,采用了10進位的計算法,能計算正方形截頭棱錐體的體積,求出圓周率π=3.16。
②在醫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③古埃及建筑藝術也達到極高水平。
2.教育概況
(1)學校類型
古代埃及的教育較為發達,與其他國家相比,其教育制度較為完善,學校種類也更多一些,大致包括以下類型:
①宮廷學校
宮廷學校是國王法老在宮廷中設立的學校,以教育皇子皇孫和朝臣的子弟為宗旨,學生學習完畢,接受適當的業務鍛煉后,即分別被委任為官吏。
②僧侶學校(或稱寺廟學校)
僧侶學校是中王國以后出現的一種附設在寺廟中的學校,著重科學技術教育,亦為學術中心。
③職官學校(亦稱書吏學校)
職官學校約創辦于中王國時期,訓練一般的能從事某種專項工作的官員,修業期12年。
④文士學校
文士學校主要培養能熟練運用文字從事書寫及計算工作的人。此類學校較僧侶學校和職官學校低級,招收人數較多,對出身限制稍寬,修業期限有長有短。
(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①教學內容
a.有關宮廷學校的教學內容無法考證。
b.僧侶學校著重科學教育,是傳授高深學識的學府,其教學及研究內容以較高級的天文學、數學、建筑學、水利學、醫學及科學為主,培養能力優而水平高的人。
c.職官學校的教學內容包括普通文化課程及專門職業教育,往往以吏為師。
d.文士學校通常教授書寫、計算、有關律令的知識,有的還教授數學、天文和地理之類。
②教學方法
在古代埃及的學校中,教師慣用灌輸和體罰,教師施行體罰被認為是正當、合理的。
四、古代印度的教育
1.古代印度社會概況
從公元前1000年到前600年,古代印度逐漸形成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通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種姓),按高下依次為:婆羅門(僧侶)、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從事工商業的平民)、首陀羅(奴隸及處于奴隸地位的窮人)。前三種為再生人(即通過入法禮,可以得到第二次生命),首陀羅為非再生人。不同種姓的人通婚所生子女被排斥在種姓之外,稱為賤民。
2.婆羅門時期的教育
公元前6世紀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稱為婆羅門教育。婆羅門教育以維持種姓壓迫和培養宗教意識為核心任務。教育的對象主要為婆羅門等高級種姓。
公元前9世紀以前,婆羅門教育以家庭教育為主。主要學習用梵文寫的《吠陀》經。學習方法機械、神秘、煩瑣,主要靠背誦。
公元前8世紀以后,印度出現了一種辦在家庭中的婆羅門學校,通稱“古儒學?!?。在此類學校中,教師被稱為“古儒”,均系婆羅門種姓。兒童入學后即遷居古儒家中,學習年限一般為12年,學習內容主要為《吠陀》經。采用的教學方法和過去注重呆讀死記的家庭教學方法比較起來,有所改進;體罰很常見;還采用類似于“導生制”的方法進行教學。
3.佛教教育
公元前6~5世紀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稱為“佛教教育”,佛教由釋迦牟尼所創,它反對種姓制度,主張各種姓平等。佛教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寺院,學習內容主要為佛教經典,教學語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語言,適應了平民學習的需要。佛教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僧侶。僧徒學習12 年,合格者為“比丘”。佛教也重視女子教育,女僧學完后稱為“比丘尼”。學習內容為佛教經典,在初級階段,以教師口授和學生記誦為主;在高級階段,教學采用了爭辯和議論的方法。寺院不僅是教育機構,也是學術機構。
4.婆羅門教育與佛教教育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
①婆羅門教育是一種私立的教育,教師均由婆羅門擔任,教育對象多為婆羅門子弟,故教育帶有強烈貴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導師制;
②佛教教育則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師均由佛教僧侶擔任,教育對象較為廣泛,故教育帶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講解及個人鉆研經典相結合。
(2)共同點
①其教育目的與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種道德陶冶,使每個人都能穩步減少乃致徹底摒除塵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精神或靈魂“得救”或“解脫”。
②其內容大多是消極的、遁世的,缺乏積極的因素。
③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印度社會的變革,也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④古代印度的醫學、天文學、數學等自然科學都主要是在宗教學?;蛩略阂酝?,由學者私人傳授的。
五、古代希伯來的教育
古代希伯來位于現在的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為現代猶太人祖先的居住地。希伯來人由以色列和猶太兩個部落組成,其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離埃及(約在公元前14~前13世紀)到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亡于巴比倫;第二時期從公元前538年希伯來人返回家園,至1世紀被羅馬帝國吞并。
1.第一時期的教育
這一時期希伯來人以家庭教育為主。希伯來人一般以家庭為子女受教育的場所,父親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子女的教師。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有民族傳說、宗教信仰和祖先的訓誡。在兒童觀及兒童教育方法上,古代希伯來人常常采取積極影響的手段。在教育內容上,主要以《圣經·舊約》來教導子女,以培養宗教信仰為最重要的目標。
2.第二時期的教育
這一時期希伯來人主要發展學校教育。希伯來人由異邦返回故土后,猶太會堂也隨之遷移而來,并在猶太人居住區得到發展。在希伯來,男童一般6歲入初級學校,6~10歲間學習《圣經》和簡單的讀、寫、算;教師以口授方式摘讀若干經書的語句,指導兒童高聲誦讀。教師在教學時鼓勵兒童發問,認為不善發問就不善學習。學校管理很嚴,常施懲戒責罰。10~15歲兒童主要學習《米施那》。15歲以后,則主要學習《基馬拉》,這相當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以上還有培養僧侶的學校,教授宗教理論和法律理論,并訓練主持宗教活動的能力。
六、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
1.作為世界文化的搖籃,東方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文字以及學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及等級性,學校主要招收奴隸主子弟,并按教育對象的等級、門第而被安排進入不同的學校。
3.教育內容較豐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也反映了社會進步及人類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4.與教育內容繁復相應,教育機構種類繁多,形態各殊,有助于滿足不同統治階層的需要,既具有森嚴等級性,也具有強大適應力。
5.各國通過豐富的教育實踐,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但總的來說,教學方法簡單,體罰盛行,實行個別施教,尚未形成正規的教學組織形式。
6.知識常常成為統治階級的專利,故教師的地位較高,與后來古代希臘、羅馬學校教師社會地位卑下形成鮮明對比。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過斷層期。
-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雷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李景寧《有機化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吳文侃、楊漢清《比較教育學》(修訂本)配套題庫【章節題庫(含名??佳姓骖})+模擬試題】
- 2020年考研數學(二)考試大綱解析
- 浦興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配套題庫【名??佳姓骖}+專項題庫+模擬試題】
- 考研政治重難點答疑手冊
- 張亦春《金融市場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李心天《醫學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三慧《大學物理學:熱學、光學、量子物理》(第3版)(B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視頻講解】
- 2020年西方哲學史考研題庫【名??佳姓骖}+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俄語2》(全新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數據結構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