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古代文學

1.1  復習筆記

一、古希臘文學概述

1.古希臘文學的發展時期

(1)氏族公社制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史稱“荷馬時代”(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9世紀),主要成就是神話和史詩。

(2)希臘奴隸制城邦國家的形成和繁榮時期(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5世紀),主要成就是抒情詩和寓言。

(3)希臘奴隸制的全盛時期(公元前6世紀末~公元前4世紀初),史稱“古典時期”,主要成就是戲劇、散文和文藝理論。

(4)希臘化時期(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2世紀),這一時期文學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劇對后世文學有一定影響。

2.荷馬時代

(1)古希臘神話

古希臘神話

古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其產生在原始氏族社會,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童年”時期希臘人的世界觀和希臘原始氏族社會的生活狀況。后來經過文人的整理和藝術加工,得以保存和流傳于世。

古希臘神話的特點

a.希臘神話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們具備人類的思想感情,甚至好嫉妒,愛虛榮,有時在道德上還不如人。

b.希臘神話中充滿了追求光明、酷愛現實生活、以人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c.希臘神話強調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奮斗精神,強調對人生與現實的熱烈追求,因此充滿樂觀主義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希臘神話更像“人話”。

d.希臘神話在世界神話中保存得最完整,因而內容最豐富多彩。古希臘的詩歌、悲劇、喜劇都從神話傳說中汲取題材。羅馬人幾乎全部繼承了希臘神話和傳說。希臘神話對于后代歐洲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赫西奧德的教誨詩

荷馬史詩之后,出現了著名敘事詩人赫西奧德的教誨詩《工作與時日》。這是流傳下來的最早一首以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的長詩。另一首相傳是他寫的敘事長詩《神譜》,是關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最早的系統的描述。

3.城邦制時代

(1)抒情詩

抒情詩起源于民間歌謠,因伴奏樂器不同而分為琴歌、笛歌(一名哀歌)和諷刺詩等。當時作者輩出,主題多樣。如品達羅斯的合唱琴歌,如提爾泰奧斯的進行曲,阿那克里翁和女詩人薩福的獨唱琴歌。他們的詩在藝術上都有較高的成就,對后世歐洲抒情詩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2)《伊索寓言》

希臘民間流傳著許多以動物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小寓言,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時一個名叫伊索的被釋奴隸所作。但今天流傳的《伊索寓言》,卻是后人收集改寫的。

《伊索寓言》主要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成為下層平民的斗爭經驗和生活教訓的總結。如《農夫與蛇》、《狗和公雞與狐貍》等。

《伊索寓言》對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等寓言作家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4.古典時期的文學理論

(1)柏拉圖

柏拉圖是古希臘哲學家。

政治上,他反對民主制,提倡貴族政治;

哲學上,他創立“理念論”,成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始祖。

他從唯心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文藝不完全的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著三層”。他并不否定文藝,他反對的是具有民主傾向的文藝,要求文藝為貴族政治服務。

他認為詩人“培養發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殘理性的部分”,破壞“正義和其他德行”,因此,他對詩人下了逐客令。

柏拉圖他寫有對話40篇,其中最著名的有《理想國》、《斐德羅斯篇》、《伊安篇》、《會飲篇》等。

(2)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弟子。

他在《詩學》中對希臘文學作出了理論的總結,回答了文藝創作中的一些根本問題。

他認為,藝術的本質是對現實的模仿,現實世界本身是真實的,因此作為現實之摹本的文藝也是真實的。

他認為文藝應該描寫現實中那些帶有普遍性的東西,人們通過藝術欣賞,就能夠達到對現實事物真實意義的認識和了解。

他還著重分析了悲劇,指出悲劇是對一個完整而又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其功用在于引起憐憫與恐懼的感情,促使觀眾自我反省,促使這種感情得到宣泄。并且認為情節的完整和統一是戲劇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則。

亞里士多德為西方文藝理論中現實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希臘化時期

(1)“希臘化”時期文學成就不大,只有米南德的新喜劇和忒奧克里托斯的田園詩對后世文學發生過一定的影響。

(2)米南德流傳至今的完整劇本只有《恨世者》和《薩摩斯女子》兩部。他的喜劇同阿里斯托芬的舊喜劇不同,多描寫日常生活,以勸善規過為主題,情節曲折,人物性格鮮明。他的戲劇通過羅馬喜劇家的改編,影響到后世歐洲的喜劇。

二、古羅馬文學

1.古羅馬文學的發展時期

(1)早期羅馬文學(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2世紀),即共和時期的文學,主要成就是戲劇。

(2)中期羅馬文學(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即共和晚期和奧古斯都時期,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主要成就是散文、詩歌、文藝理論。

(3)帝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l世紀~5世紀中葉),羅馬文學開始衰落,僅諷刺詩和小說較有成就。

2.共和時期的戲劇

(1)早期羅馬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其缺乏早期希臘戲劇的戰斗性和民主傾向,而主要是繼承了新喜劇以描寫愛情和家庭生活為主的世態喜劇傳統。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普勞圖斯和泰倫提烏斯。

(2)普勞圖斯戲劇具有一定的民主傾向,而且其喜劇以其情節巧妙,富于動作,對話生動自然,充滿戲謔成分,接近民間喜劇風格,而深受一般群眾的歡迎。其作《孿生兄弟》是莎士比亞的《錯誤的喜劇》的題材來源。《一罐金子》為后來莫里哀創作《慳吝人》提供素材。

(3)泰倫提烏斯以嚴肅文雅的風格,更受到貴族文人的贊賞。其作品以結構嚴謹、語言精練和人物性格鮮明見長。《婆母》是泰倫提烏斯喜劇的代表作。

3.共和晚期和奧古斯都時期

(1)共和晚期

共和國末期,羅馬文學在詩歌和散文方面,曾取得了較高的成就,產生過散文家、演說家西塞羅,詩人、哲學家盧克萊修和抒情詩人卡圖盧斯等人。

(2)奧古斯都時期

公元前31年屋大維統一全國,建立起為時四十多年的元首制,史稱“奧古斯都”時期,開始了羅馬史的帝國時期。羅馬文學出現了所謂“黃金時代”。代表作家是維吉爾、賀拉斯和奧維德。

賀拉斯

賀拉斯是奧古斯都時期杰出的詩人,也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文藝理論家。其代表作為《詩藝》。

a.在文藝與現實的關系上,他繼亞里士多德之后,重申文學模仿自然的觀點;

b.在文藝的作用上,他明確提出“寓教于樂”的原則;

c.在藝術創作方面,他提出“合式”的原則,即要求一部文學作品具有“統一與調和的美”。

d.這些主張對后來的古典主義文藝理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歐洲古典主義作家所繼承。

奧維德

奧維德是奧古斯都時期的重要詩人。他的兩首長詩是《變形記》和《歲時記》。其中《變形記》是一部希臘、羅馬神話的總集,為后代的作家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材料,但丁、喬叟、莎士比亞、莫里哀、歌德等偉大作家都很推崇這部作品,并受過它的影響。

4.羅馬文學的衰落

這一時期比較有成就的是諷刺文學和小說。塞內加的悲劇,馬爾提阿利斯和尤維納利斯的諷刺詩,盧奇安(琉善)的諷刺散文對話,以及佩特羅尼烏斯的小說《薩蒂利孔》和阿普列尤斯的小說《變形記》(又名《金驢記》),是這一時期的著名文學作品。

三、早期基督教文學

1.基督教文學

(1)西方文學的第一淵源是希臘、羅馬;第二淵源是基督教。前者重理性、重現實;后者重感情、重精神。當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過去以后,早期基督教文學繼而興起,成為歐洲文學的新起點,時間是在公元1、2世紀。

(2)基督教文學的產生,既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大事,又是東、西方文學交流史上最重大的事。它創造了西方文學的新紀元,是希臘和希伯來這兩個上古文學,即所謂“二希”相融合的結晶。

2.《新約》

公元3世紀時,選出27卷早期基督教文學作品,編為《新約》,定為經典之作。其中有“福音書”4卷;史傳l卷;書信21卷;還有《啟示錄》1卷。《新約》既具有希伯來先知文學的象征性和斗爭性,又有希臘文學的現實性和戲劇性。《新約》具有特定的文學價值,它對后來的歐美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荷馬史詩

1.荷馬史詩的產生

(1)相傳由盲人詩人荷馬所作的史詩《伊利昂紀》(一譯《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是歐洲敘事詩的典范。它反映了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的廣泛而又豐富的社會生活、社會斗爭,以及政治、軍事、道德觀念等等,具有極高的認識價值。

(2)兩部史詩各分24卷,情節都以特洛伊戰爭為背景:一寫戰爭,一寫復員回鄉與恢復王位的斗爭。兩部史詩不寫全過程,只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來表現全體。

2.荷馬史詩的藝術特色

(1)結構巧妙,布局完整

《伊利昂紀》從十年戰爭中截取戰爭最后一年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憤怒與息怒貫穿全詩,具體描寫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戰。這樣的結構突出了歌頌英雄主義的中心思想。《奧德修紀》描寫奧德修斯十年海上遇險及家庭的悲歡,但只寫了42天發生的事。圍繞奧德修斯返鄉這一中心事件,詩人鋪開兩條并行的線索:以奧德修斯返鄉為主線;以其妻為求婚者所糾纏,其子出外尋父為副線。兩條線索互相聯系,時有交錯,烘托出奧德修斯返鄉的急迫與消除家庭隱患的焦急心情。兩部史詩都是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個中心,不枝不蔓。

(2)英雄人物的塑造

荷馬史詩被稱為“英雄史詩”。它以簡潔鮮明的筆觸勾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他們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個性特征。在他們身上,既集中了氏族集體所要求的英勇品質,又顯示出每個人的個性特征。特別在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這兩個主要人物身上,詩人更觸及他們性格的復雜性。

通過阿基琉斯憤怒的情節,詩人又給我們展示了在氏族英雄身上開始萌芽的個人意識。在詩人看來,阿伽門農的濫用權勢和阿基琉斯的任性自負,都是有害于氏族集體利益的。

赫克托耳不僅驍勇善戰,而且更富于集體主義精神。他明知死后自己的嬌妻弱子都將忍受奴隸的悲慘命運,但為了保衛國家,仍英勇奮戰,視死如歸。

《奧德修紀》中的主人公奧德修斯,狡猾多疑、善用智謀。且私心及財產觀念很重。奧德修斯的這些表現說明這一形象帶有早期奴隸主的特點。

(3)熱愛現實,肯定人的奮斗精神

兩部史詩強調對人生采取積極的態度。古希臘人相信命運,但是他們從來不消極地屈從于命運。《伊利昂紀》中每次大的戰斗都有神的預兆,但英雄們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奪取勝利。在《奧德修紀》中,奧德修斯雖有雅典娜的鼓勵和幫助,但在克服困難的斗爭中,奧德修斯仍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勝利。從兩部史詩中都可以看出,在人與神的關系上,人絕不是神的奴隸,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爭取榮譽,建立功勛。

(4)豐富貼切的比喻

史詩中比喻豐富多彩,貼切生動,新鮮而又奇特。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時,使用了約八百個從日常生活和自然現象中選取來的比喻,構成“荷馬式的比喻”。

(5)重復手法的運用

史詩中常用重復的手法,重復同樣的句段、同樣的形容詞等。這是適應古代民間歌人口頭復誦條件的一種傳統手法,同時還能加強詩歌的感染力。

3.荷馬史詩的歷史局限

(1)史詩形成的時代還是人類童年時代,當時的人還無法正確理解客觀事物的法則,因而把人的行為及其成敗歸結為神的意志。

(2)史詩帶有明顯的貴族階級觀點。

4.荷馬史詩的地位

荷馬史詩不僅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優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重要文獻。它不僅在希臘成為進行公民教育的教材和文藝創作的典范,而且對后世歐洲文學的發展,也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直到今天,它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

五、古典時期的古希臘戲劇

1.古希臘戲劇的起源

古希臘的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劇的前身是酒神頌歌,喜劇的前身是民間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戲。它是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產物,反映了奴隸主民主派的生活和斗爭,表達了他們的愿望和要求。

2.古希臘悲劇的特點

(1)希臘悲劇大多取材于神話,其內容往往帶有命運觀念或其他迷信色彩。但它反映的卻是當代的社會生活和斗爭。

(2)悲劇著重表現主人公的英雄行為,形象高大雄偉,氣勢壯烈磅礴,一般沒有悲觀色彩,而是充分表現出奴隸主民主派的自豪感。

(3)希臘悲劇繼承了史詩和抒情詩的傳統,保留了酒神祭的合唱隊。

(4)希臘悲劇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為開場、進場、三至五個戲劇場面、退場這樣四個部分。

(5)希臘悲劇劇情比較單純,時間進行的時間不太長,演出地點也沒有過多的轉移。

3.埃斯庫羅斯

(1)埃斯庫羅斯的創作

《俄瑞斯忒亞》三部曲(《阿伽門農》、《奠酒人》、《報仇神》)取材于希臘傳說,以一連串的復仇故事,反映出新觀念新道德勝于舊觀念舊道德、民主制優于舊傳統的思想,其中以《阿伽門農》最為著名。

《普羅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是埃斯庫羅斯劇作中最杰出的一部。其情節取材于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天火賜予人類的故事,但賦予它豐富的現實意義,以反映當時雅典民主派對寡頭派的斗爭。據說,三部曲第二部《普羅米修斯被釋》(已失傳)中,他們終于和解了。這就明顯地暴露出奴隸主民主派的妥協性,也反映出埃斯庫羅斯的思想的局限。

(2)藝術特點

埃斯庫羅斯的劇作中人物多是神和英雄,人物形象單純而高大,性格往往理想化、靜止化,缺少發展與變化,不夠豐滿。

戲劇結構比較簡單,情節不曲折。但抒情氣氛濃郁,歌隊起著重要作用。詩句莊嚴、帶有夸張色彩。

他在悲劇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員,使對話成為戲劇的主要成分。他使戲劇結構程式基本形成,還創造了舞臺背景,并使演員面具初步定型化。經過埃斯庫羅斯的努力,戲劇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

(3)評價

埃斯庫羅斯是希臘悲劇形成時期的作家。他生活在希臘由氏族貴族奴隸主專政向奴隸主民主制過渡時期,其世界觀存在著明顯的矛盾,并反映在他的創作之中。

盡管埃斯庫羅斯的悲劇在藝術上還顯得比較粗糙,但由于他在悲劇早期發展階段就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因而被人們譽為“悲劇之父”。

4.索福克勒斯

(1)《俄狄浦斯王》

人對命運抗爭的主題

a.通過這個悲慘的故事,詩人表達了人與命運的沖突。俄狄浦斯越是反抗命運越是一步步陷入了不可抗拒的命運的羅網。具有堅強意志的英雄對無法抗拒的命運的斗爭構成了尖銳的悲劇沖突。

b.但是,詩人的同情完全在俄狄浦斯一邊,命運讓這樣一位有著過人毅力的英雄人物成為城邦的“罪人”,這只能說明命運是不合理的。這種對與命運抗爭的英雄精神的肯定和在客觀上對命運的合理性的懷疑,正是雅典奴隸主興盛時期民主派意識的特點,正是當時雅典自由民面對尖銳的社會矛盾,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感到惶惑的矛盾心理的表現。

評價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亞里士多德曾給予它很高的評價,稱它為“十全十美的悲劇”。以《俄狄浦斯王》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劇藝術,標志著希臘悲劇藝術的成熟。

(2)藝術特色

他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僭主專政,鼓吹英雄主義思想,強調人對命運的反抗。他的劇中不再借用神力,而是依靠人物性格的發展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

把人物放在尖銳的沖突中并通過人物對比方法來加以塑造,因而人物的動作性強,性格比較突出。

擅長于結構布局,他的悲劇結構復雜,波瀾起伏,卻不給人以雜亂之感。如《俄狄浦斯王》即采用了倒敘手法,使劇情發展自然、合理,一步步把戲劇沖突推向高潮。

他在悲劇中加入了第三個演員,加強了戲劇動作和對話,使對話在戲劇中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成為刻畫人物的有力手段。同時他使歌隊成為戲劇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并打破了“三部曲”的形式。

(3)評價及影響

他的創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極而衰時期的社會生活的反映,曾被文學史家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他塑造的悲劇人物豐富多彩,悲劇形式臻于完善,他的創作標志著希臘悲劇已進入成熟階段。其藝術成就曾受到亞里士多德、西塞羅、郎加納斯、維吉爾、萊辛、歌德等人的推崇。

5.歐里庇得斯

(1)創作

《特洛伊婦女》以反對侵略戰爭為主題。對戰爭的描述呈現出一片凄涼景象。作者這樣處理的用意,是借特洛伊戰爭來影射米洛斯的屠殺,反對正在進行的不義戰爭。

《美狄亞》取材于希臘神話。反映了歐里庇得斯對婦女問題的重視。為婦女地位的低下和命運的悲慘鳴不平,是《美狄亞》的中心思想。

(2)藝術特色

歐里庇得斯采用的是神話題材,反映的卻是日常生活的畫面。他的劇作標志著“英雄悲劇”的終結,他塑造的人物更接近于現實。埃斯庫羅斯中的人物是神或是神化了的人物;索福克勒斯的人物是按“應當是怎樣”的原則寫成的理想英雄;歐里庇得斯則是按“現實中本來是怎樣”的原則去塑造人物,他的人物是寫實的。

其寫實手法和心理描寫對后人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歐里庇得斯在心理描寫中特別善于刻畫婦女心理。因此,他有“心理戲劇鼻祖”之稱。

歐里庇得斯著力于刻畫人物的內心沖突,不大注意戲劇結構,因此他的劇作布局有些松散,劇尾有時借“神力”來解決情節上遇到的困難。

(3)評價及影響

歐里庇得斯是民主傾向最強的劇作家,被后世稱為“舞臺上的哲學家”。

歐里庇得斯的悲劇,特別是他的藝術成就,對后世歐洲文學發展的影響,遠甚于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特別是對羅馬文學和新古典主義文學的影響更為顯著。

6.三大悲劇劇作家的差異

(1)風格不同

埃斯庫羅斯的風格是悲壯、雄渾、自豪而又充滿信心;索福克勒斯是悲憤、迷惘、上下求索;歐里庇得斯則是悲痛、憎恨和尋找出路。

(2)對命運看法的不同

埃斯庫羅斯把命運看作具體的神,認為命運支配人的一切,但他又強調人的意志;索福克勒斯向命運提出懷疑與挑戰,在他看來,命運不是具體的神,而是一種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但他強調人對命運的反抗和堅強的意志;歐里庇得斯不相信命運,他認為命運在人的本身,強調事在人為,強調命運靠自己掌握。

7.古希臘喜劇

(1)舊喜劇

古典時期的希臘喜劇被稱為“舊喜劇”,主要是政治諷刺劇和社會問題劇。它取材于當時的現實生活,對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政治社會問題發表意見。因此,比之希臘悲劇,具有更為強烈的政治性。

(2)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是雅典附近的小土地所有者,他的喜劇代表了自耕農的思想和立場。阿里斯托芬的創作題材廣泛,其中對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最為關心。

《阿卡奈人》是著名的反戰喜劇。《鳥》是流傳至今唯一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喜劇作品。

阿里斯托芬被稱為“喜劇之父”,他的創作對后世的喜劇和小說都有一定的影響。

六、維吉爾

1.維吉爾的創作

維吉爾寫的三部主要作品:《牧歌》、《農事詩》和史詩《埃涅阿斯紀》都在古希臘文學中有它們的范本。《牧歌》模仿田園詩的首創者、“希臘化”時期的忒奧克里托斯的詩作,《農事詩》模仿赫西奧德的教誨詩《工作與時日》,《埃涅阿斯紀》的范本則是荷馬的兩大史詩。

2.《牧歌》

是維吉爾的成名作。通過一個牧人的獨唱,或是一對牧羊男女的對唱等形式,歌唱牧人的生活與愛情,維吉爾還在詩中表達出他對當是社會和政治的看法和感受。

3,《農事詩》

這是一篇關于古羅馬農民的工作與生活的詩歌,是維吉爾寫來配合屋大維的農業政策的,把枯燥的農事寫得生動有趣。

4.《埃涅阿斯紀》

(1)創作的目的

維吉爾寫作這首萬行史詩的目的,是敘述羅馬帝國的歷史,歌頌羅馬祖先建國的豐功偉績,并歌頌屋大維本人。

(2)以荷馬史詩為范本

從結構上看,史詩的前半部寫埃涅阿斯的海上歷險,模仿《奧德修紀》;后半部寫特洛伊人與拉丁姆人之間的戰爭,模仿《伊利昂紀》。

具體情節上,二者的題材同出于一個神話傳說系統,即特洛伊戰爭故事。而且與荷馬史詩一樣,《埃涅阿斯紀》中的神也分成兩派,參與了人間的戰爭。

藝術手法上,在人物形象上,埃涅阿斯、圖爾努斯、阿基琉斯與赫克托耳也都形成了性格的對比;在敘述手法上,《埃涅阿斯紀》與《奧德修紀》都運用了追敘手法;在描寫手法上,維吉爾同荷馬一樣,使用了大量比喻和重復的手法。

它的語言缺乏荷馬史詩的自然質樸,但音律謹嚴而富有暗示性,風格嚴肅而又哀婉。在描寫技巧上,維吉爾不善于寫戰爭,而長于愛情心理的刻畫。

3.評價及影響

(1)維吉爾的成就,在于他從當時的現實要求出發,廣泛利用了本民族的歷史以及古希臘羅馬文學的多種成就,并充分發揮個人的風格和特長,創造了文人史詩的范本,是具有高度藝術修養的個人創作。

(2)維吉爾在他生前就享有盛譽,死后聲望仍然不減。中世紀時,他是少數未被基督教會排斥的古代作家之一。但丁的《神曲》中把他當做自己游歷地獄與煉獄的向導。文藝復興以后,他的《埃涅阿斯紀》一直被史詩作者們看作范本,對近代歐洲文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天全县| 永福县| 紫云| 和林格尔县| 安泽县| 崇明县| 七台河市| 安徽省| 壶关县| 乌鲁木齐县| 灵台县| 昌黎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东乡县| 凤阳县| 五大连池市| 韩城市| 宿松县| 额尔古纳市| 长兴县| 上饶县| 灯塔市| 同江市| 子洲县| 岗巴县| 怀仁县| 峡江县| 裕民县| 鞍山市| 邯郸市| 沛县| 巴南区| 裕民县| 修文县| 陈巴尔虎旗| 朔州市| 拉孜县| 上饶县| 岚皋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