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繆爾森《微觀經濟學》(第18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含考研真題)
- 圣才電子書
- 1068字
- 2020-09-11 17:59:44
1.3 考研真題詳解
1.簡要回答價格機制的作用。[北京師范大學2008、2009、2010研]
答:價格機制是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的市場發揮作用的主要機制。市場通過供求雙方在價格上達到均衡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斯密的重要觀點是,價格會自發調整,指引這些單個買者和賣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實現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市場在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時最大的優點是:
(1)自由市場把物品的供給分配給對這些物品評價最高的買者,這種評價用買者的支付意愿來衡量。
(2)自由市場將物品的需求分配給能夠以最低成本生產這些物品的賣者。
(3)自由市場生產出使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的總和最大化的物品量。
以上是價格機制的積極作用一面。同時,作為市場作用的最主要的價格機制在配置資源時也存在著消極作用,會導致市場低效率。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產品和信息不對稱,這些都會影響價格機制發揮作用,出現低效率。不過,從總的來說,價格機制還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手段。
2.如果經濟學家討論的是“人們的收入差距大一點好些還是小一點好些”,試問這是屬于實證經濟學問題還是規范經濟學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研]
答:這屬于規范經濟學問題,而不屬于實證經濟學問題。實證經濟學說明和回答的問題是,經濟現象“是什么”,即經濟現象的現狀如何?有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如選擇了某方案,后果如何?至于是否應當做出這種選擇,則不予討論。而規范經濟學就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提出行為的標準,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這種標準。它力求回答的是:應該是什么,即為什么要做這樣選擇,而不做另外的選擇,它涉及是非善惡,應該與否,合理與否。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倫理道德觀點不同,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看法。例如,人們收入差距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各人根據自己的價值標準,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堅持效率優先的人會認為收入差距大一點好,因為這樣可給人以刺激,從而提高效率;相反,堅持公平為重的人會認為,收入差距小一點好,因為這樣可體現收入均等化原則。可見,這個問題屬于規范經濟學范疇。
3.有人指出“經濟增長是資源耗費與技術進步之間的一場競賽”。試用生產可能性邊界解釋該觀點。[北京科技大學2008研)
答:在沒有技術進步的條件下,經濟增長需要消耗資源。而地球上可用于生產以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越來越少,這時生產可能性邊界會向內移動,地球所能承載的經濟增長的空間越來越小。如果發生技術進步,或者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或者發現新的替代資源,就能抵消人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進而保證生產可能性邊界不向內移動,甚至向外移動,這樣才能保證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