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灶君附體
- 別樣童年
- 檀哥
- 2947字
- 2020-02-23 14:17:21
以前媽媽做飯的時候,我往往在與花母雞們玩耍。什么臟不臟的也就那樣了,沒有太多的家人照顧嘛。唉,你可別說近日家里來了個老太太,時不時的照顧我一會兒。媽媽讓我叫她奶奶,可我連媽媽都不會叫。
其實,奶奶是我的親奶奶,平日里在市里住,這幾日是來支農的,麥收季節(jié)到了嘛!
這天早晨,奶奶一邊抱著我,一邊燒火灶,媽媽則站在灶旁做飯炒菜。我看著媽媽一會兒拉風箱,一會兒添木柴,還時不時用長木棍挑一挑灶里的柴火,太好玩了。特別是拉風箱時發(fā)出的“嘎噔、嘎噔”的風門作響聲和“呼呼”的風氣吹火聲更是好玩。
看著,看著,我已控制不住自己了,躍躍欲試燒火灶這種美好工作。我不再聽奶奶的擺布,而是用盡全力掙脫奶奶的束縛,爬到灶前欲拿起木柴。嚇得奶奶連忙把我抱到風箱前,讓我坐在小木凳上,說:“來,小樂樂,跟奶奶一起拉風箱吧!這個比那個好玩。”我便和奶奶一起拉風箱。兩只小手握住粗粗的拉桿柄,整個身體被奶奶來回推拉的風桿帶得前俯后仰,樂得我咯咯大笑……
從那次拉風箱后,我便對拉風箱、添柴、捅灶極為上心,一時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據媽媽報道,我那段時間像著了魔一樣,媽媽一時看不見我,我就到廚房拼命干活兒去。
我每次拉風箱時,雖然拉不出風吹聲,但卻能推拉出清脆的“嘎噔”聲。那悅耳動聽的聲音激瀝著我的心扉,讓我不停的拉,卻麻煩得媽媽趕緊阻止。其實,媽媽也是怕我弄壞了風箱,那時窮,花錢買不起呀!
那風箱的進氣門也是挺招魂的,只要我的小手一觸拉桿它就動彈。我忍不住爬過去摸了又摸,并用整只胳膊伸進去來回摸索,一研究就是半晌。
不知道是夢幻,還是錯覺,直到如今我都依稀的記得――有一次,本來看到灶中無火苗。只見奶奶往灶中心送上了一把柴草,然后一拉動風箱桿,唉――那灶中就起火了。太神奇了,我的天吶!沒記得她用火柴劃火啊!無法理解,就是這么神奇。
我也學著奶奶把柴草送進土灶中心,但是胳膊短,就前半身爬進灶口將柴草放在灶中心;然后爬出來去拉風箱拉桿,但是無論怎么拉動拉桿,也不能使灶中起火;便學著奶奶用木棍捅捅灶里邊,再拉動拉桿。但這一套程序下來,怎么折騰也不見效果,直弄得全身烏漆麻黑,不像個人樣。讓媽媽見了,都無從下手去管我,氣得直跺腳。我卻樂此不疲,有機會還是來研究個烏煙瘴氣、渾身灰黑,那才夠精彩!
不久,我又在院中的大樹下抱著花雞靜坐乘涼時,偶然昂頭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房頂上的煙囪時不時地冒著黑色的煙霧。那煙霧從煙囪中一股股冒出,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濃,一會兒淡,一會兒向上升騰,一會兒平行飛散,一會兒俯沖到院子里,來到我的眼前,飄來飄去,好個逍遙自在,無拘無束,引起無窮遐想。
那幾日每到母親做飯時,我都出奇的靜坐在院中大樹下的蒲團上,昂頭觀看房頂的煙囪,出神的等待煙霧的登場和表演。花雞都跑到我的膝蓋上、肩膀上也沒能打攪我看戲。
后來我就開始攀爬靠在房頂的木梯。你也許不會相信,我一歲多一點就有通過木梯去尋找煙囪的想法。我也不相信的,但我確實是做到了。由母親的回憶作證,我也是沒有辦法!作為朋友的你,就通融通融湊合著相信吧!
第一次攀爬木梯才知道,原來那是為大人量身定制的。每一階都那么高,都快比我的個頭高了,自然那木梯是難攀了。但這絲毫沒有難倒我那尋到煙囪的意志。
一開始,我費了好大力氣、很長時間也沒攀爬上第一階。我就不信了,這還能難倒我!
吃了飯,不干別的,就爬到梯子前研究。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我用自己獨到的辦法登上了第一階!
分享一下,我是這么爬上去的:對于我來說,像大人一樣抓住上面的梯階或者梯幫,然后一步一步爬上去那是不現實的。畢竟我還小,一步哪能邁得那么高?只好將肚皮緊貼梯幫,增加摩擦力,以保持身體平衡;再盡量伸展整個身體并向上伸展雙臂,使雙手勉強抓住頭頂上的梯階和梯階插在梯幫的外露部分,之后使勁兒地彎曲胳膊和身體,把身體提上去一截兒,抬起一只腳就登上了腰間的梯階,然后再使勁彎曲胳膊使另一只腳也登上梯幫外的凸起部分。啊呦,好費勁啊,我都快不行、不行的啦。這才終于登上了一個梯階。
我為了到達目的地,都將生命置之度外了。可是,媽媽和我不一樣,她不允許我犧牲啊,便每每見狀就抱我下來,并狠狠地訓斥、揍我……
可我不曉得什么是害怕,因為我爬了很多次梯子都沒記得自己摔下來過,但我的行為卻把大人們嚇得夠嗆。
由于我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里,我爬上了房頂。正當我圍著煙囪轉圈歡呼時,那個坐在自家房頂上看我爬梯子的西鄰居老奶奶給我告了密。
她用柔和的語氣唱著喊:“小樂樂上房頂了,快快出來管一管吧……”
嚇得我媽媽趕緊從屋子里跑出來,慌里慌張的爬上房頂,抓住我就揍。
等到媽媽緩過神來,問隔壁的老奶奶:“您是什么時候看到他爬梯子的?”
老奶奶風趣地說:“一開始就看到了呀!”
“那你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我呀?”媽媽有些生氣。
“那我就看不到,他是怎樣爬上房頂的啦!”老奶奶笑嘻嘻的說。
媽媽氣沖沖的說:“謝謝您!”
老奶奶說:“這就對啦!”
媽媽心里想:跟我家的小孩子一樣,都是瘋子,不可理喻。
后來同樣的事發(fā)生了好幾次,無奈之下,媽媽告訴了爸爸。爸爸告訴媽媽,吃過飯后把小飯桌靠在梯子上,看他怎么上去。
效果總是有的,但只是起效了三、兩天。之后,我又翻過小桌子,爬上梯子上了房頂,去找那久違的煙囪。
這回爸爸又想法子了,他把梯子的根部連續(xù)緊挨著綁上了幾塊寬闊的木板。并信誓旦旦的告訴媽媽:“這回他肯定上不去了。”
爸爸真是高興得太早了。當天隔壁的老奶奶又喊著他們出來上房救我。
那天,爸爸恰巧在家,從屋子里跑出來說:“這怎么可能呢?”話剛說完,回頭就望見我圍著煙囪轉圈、支支吾吾歡叫著。
于是,他趕緊去爬梯子。可他跑到梯子面前時卻驚呆了。他連續(xù)嘗試了兩三次,也沒能爬上去,便趕緊調頭,跑到鄰居家,上房救了我。不用猜,我又挨了一頓揍,委屈的眼淚和鼻涕混在了一起。
爸爸終于服我了。把當天綁到梯子上的木板又拆了下來,告訴媽媽說:“木板原來是擋我的,不擋他,我服了。以后就是看緊他點兒。如果他上去了,咱們好上房抓他。氣死人了!”
自此以后,我可有的忙了――媽媽一眨眼,沒有看好我。我不是上房“轉煙囪”,就是到廚房“燒飯”去了。一時間,讓媽媽苦不堪言!
隔壁的老奶奶向爸爸提出了個建議說:“你們去找個神婆問問吧,看她有什么法子,能讓孩子起碼不再上房。”
爸爸不太相信迷信這東西,但別無它法,也只能試一試了。
他找到了村里的一個神婆,向她把孩子的事情述說了一番。
神婆問:“那你為什么不把梯子放倒呢?”
爸爸說:“這雖然是個好辦法,但我也試過了。可這樣一來,我時常上房曬東西,那么每次搭上去、放下來,一天折騰好幾回,累人又麻煩,不太現實。還有,他不上房時還經常捅火灶,弄的烏漆抹黑的……”
神婆給神上了香,閉上眼睛說:“那我替你問問神吧。”他虔誠的向神施禮。
過了一會兒,睜開眼睛說:“你放心吧。孩子不會出事的,有神保佑著。只不過是灶君見孩子可愛、淘氣,暫時附了孩子的體,在幫助他玩耍呢。過不了幾日就會好的。你們只要多看緊孩子就行。”
“那,那不用給灶君燒些香嗎?”爸爸問。
“哦,對了。給你一張灶君神像圖,回去貼在廚房的東墻上,每到初一、十五上一炷香、磕三個頭就行了。”
媽媽說,說也怪,自從給灶君安了神位,我就很少捅火灶、拉風箱,也不怎么上房圍著煙囪轉了。
我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