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0章 路逢俠客方呈劍

  • 拳武鑒
  • 儽神
  • 3275字
  • 2020-03-13 12:41:13

劉迦將所謂的其他部位輕輕練習一下抗擊打李冰洋也知道什么意思,可不是真的就輕輕打一下就行了。

按照多林排打功的要點,則是從輕到重的捶打,從開始渾身酸疼,打到自己用力之后不覺得疼痛為止。

雖然繁瑣,但是比起第一步來講,可是要簡單多了。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不是第一步練力練習的部位差不多么。

實則不同,練力主要是培養肌肉的力量和身體體能綜合素質,而換勁中扎根拙勁兩個層次,則是以培養肌肉的強度為主。是一個過渡階段。

“不是有四步嗎?前兩個階段我明白了,那下一個階段的修行是什么,三哥。”

李冰洋繼續問道,且不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是在劉迦將給他講明白理論之后,他確實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第三個階段你剛才也說了!”

劉迦將看了看李冰洋沒有不耐煩的意思,這才繼續說下去。路逢俠客方呈劍,不是才人莫獻詩。

“我說了?說什么了?”李冰洋一臉茫然。

劉迦將確認這小子是真沒反應過來,搖了搖頭。

“第三個階段就是協調性訓練。傳統武術中的協調性訓練如玩石鎖,舞獅,太極藤球功,九星顛球(即以一個籃球放在頭頂,從頭開始到雙肩,再到兩個肘尖,再到兩個膝蓋,兩個腳跟,循環往復顛球)甚至踢毽子等。不過很繁瑣,而且出功慢,我覺得你還是用咱們現在練習協調性的方法比較好。”

李冰洋回想了一下:“現在咱們常用的方法?體操?”

“對,體操,器械體操!”

沒錯,他們學校武術專業的學生從大二開始,是要進行器械體操的訓練的。

“那怎么練單雙杠。”

“這個階段在傳統武術中叫做運勁,實際上就是協調性加上力量。比如單杠一引體向上講究胳膊力量和背闊肌力量的運用,單杠二卷腹上杠講究腹部力量的運用,單杠三單臂立臂上杠,講究肩膀力量的運用。”

講了這么久了,口渴是肯定的。劉迦將頓了頓,喝了口水。

“單杠四掛腿上杠,講究對腿部力量,以及身體平衡性的掌握。單杠五雙立臂,講究兩個胳膊一起發力。你練會這幾個動作,能夠在不下杠的情況下,連著完成兩遍,就算過關了!單杠一單杠二沒什么不同,之所以要求兩遍。就是單杠三和單杠四,假如你第一次練用的是右手立臂,右腿掛腿,第二次就反過來用另一只,明白了嗎?”

很多人以為單雙杠都是從西方體育傳過來的,實際上這個認識是有些偏差的。

李冰洋他們課堂上講過這些東西,雙杠最早起源于德國,這個不假。

但是單杠,最早在華夏出現,大宋時期已經有了基本的訓練模式。

當時被稱為五根棍,就是左右兩邊各訂好兩根交叉的棍,然后中間再放上一根橫架著的棍。

到清朝嘉慶年間,技術發展就有“上把”(倒立、大回環)、“中把”(各種掛膝、掛臂回環和轉體)、“下把”(各種水平懸垂、上法和下法)等3大類動作,稱得上是現代單杠運動的萌芽。

幾乎很多武學門派中都設置有杠子房,看過老一代邵氏電影的人會發現,其中很多訓練場景中都有單杠的身影出現。

包括龍大哥演的電影,以及精武門系列電影都有單杠出現。

開國大元帥也曾號召全軍加入器械體操,尤其是單雙杠,并指明這對軍人在戰場上的好處。

“照三哥你這么說這一步反而簡單啊!”

李冰洋的身體有足夠的力量作為基礎,而且單杠一單杠二單杠三都很輕松的完成,現在也只有單杠四和單杠五還沒有學習了。

他覺得自己下功夫學習一下,也能很快完成,用不了一個月。就能通過這一層訓練。

“功夫本來就是難易相間的,一味苦練就落了下成,任何事都有一個階段性。”

劉迦將對李冰洋的話表示認同,隨后止住了李冰洋的話,繼續向下說到。

“其實下一步對你來講更簡單的,太極拳中有一句話講境界的話,你記得嗎?”

看過的拳經在腦海里稍微流轉,李冰洋回想起來。

“由招熟而至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是這一句嗎?”

“對,就是這一句話,招熟懂勁神明,招熟就是換勁的最后一步,從扎根開始,到拙勁產生,到可以在練習器械中熟悉自己的身體各部位,合理運用力量,也就是運勁。再到最后一步招熟。”

劉迦將說著簡單比劃一下手勢:“我聽過你們武協的基本練習,遵從的是董照宗師的《兵家武學錄》的基本拳譜,從正練反練入門,但是你們的打法不夠完整,你知道完整的打法怎么練嗎?”

完整的打法?李冰洋回想起武圣寅老人所說的話,和自己在練拳過程中武圣寅老人的指點。

“練法站起來就是打法?!”

“對,就這么簡單,練法站起來就是打法。但是打法速度要達到一定程度,才算是真正達到換勁的巔峰,邁入整勁層次。”

劉迦將說的很簡單,這一句他也沒有解釋。李冰洋卻明白其中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明白的很深刻。

原來他當初自以為領悟的皮毛一點的武術修煉法,早就包含在這個層次中了。

而且在劉迦將的講解中,他發現自己的領悟很殘缺,劉迦將所說的內容不僅涵蓋了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基礎都給補足了。

想想也是,武功是多少人幾千年來的發展總結,他一人哪怕有天縱之資,也只有既往才能開來,如今剛踏上門檻,世面都沒見多少,總結的東西能和前人重合已經說明了他的天分不低,想要超越前人,另開體系,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李冰洋回想到了自己當初的總結。

一般人練拳是蹲拳,弓步馬步的架子做的整齊,要靠這個動起手來,跟蹲坑拉屎沒什么區別,速度太慢。

組合拳站起來了,然而終究只是走拳,快打連環,固然能讓人應接不暇,可是身體力量在這么快的連續下,如何打出來。很多力量根本用不出來,只能發揮局部力量。

當拳術打法如跑步一般加上了那股子撞勁,拳術只要打到人身上,帶著往前的沖勁,力量也不會弱了,可以說不著而著。

沒有刻意思索運用全身力量,也在速度中,自然而然的達到了對全身力量的高級運用層次。這可以稱作跑拳吧!

而換勁前幾個體系的訓練中,充分促使了全身力量向勁力的轉化過程。這時候他身體的強度,硬度足夠,而且在格斗中還能運用丹田勁,如果再加上足夠的速度,兩腳一蹬,全身的力量必然成倍的發揮出來。

這就是力量和加速度的關系,學過物理的人都能理解這個過程。

這才是真正的整勁,李冰洋不由欣喜,又有一絲無奈,不知道該露出什么表情,面對著劉迦將,只能苦笑一聲。

“照三哥你這么講,我這一步早就練會了!”

“怎么可能,這一步雖然不吃力,你知道我說的速度快一點的打法是什么意思嗎?”

劉迦將不相信,因為這一步練習手速,確實很耗費時間,劉迦將當初現在也還是困在這一步,他打拳按照李冰洋的劃分來講,始終還是處于走拳的層次,能利用到身體的多數部位,比如一拳下去可以用到肩肘力量。

但是腰背,乃至于腳腿胯的力量根本上不來,無法達到整勁的層次。

其實仔細想來,李冰洋能夠在一年之內完成劉迦將苦苦磨煉多年的東西,也不是沒有道理。

一方面劉迦將和他爺爺學拳,他爺爺年老體衰,雖然還有一定實力,但是打法想要達到跑拳的層次,卻是怎么也跑不起來了。

這就成了他的先天劣勢,有些事情他爺爺雖然跟他講的明白,但在他眼里他爺爺功夫那么厲害,現在也沒有跑拳自然心里其實就對這件事情看輕了。

他卻不知道,他爺爺縱然現在沒有辦法跑拳了,但是之前的基礎仍在,功夫境界在這里放著。實戰卻依然厲害。

再加上這些理論他只是從他爺爺那邊越來,比較籠統,也不能說籠統,畢竟每一步怎么練都有跡可循。

但是和李冰洋自身的領悟劃分比起來,就顯得模糊了一點,他學習來自別人,畢竟沒有李冰洋自己的領悟深。

再加上李冰洋剛開始和九爺學習,九爺著重培養的就是他的速度。領悟加上當初的培養,再加上自己的重視,自然李冰洋能在短短一年兩個月期間在跑拳這一塊,超越劉迦將。

劉迦將不相信,可是當他看到李冰洋順手演示的連環拳打法的時候。

他這個弟弟確實早就達到了這一步,自己還是低估了他。

李冰洋的跑拳速度恐怕比剛邁入跑拳的人還要快上幾分,力量雖然還有欠缺,但是帶起的呼呼風聲也頗為驚人。

“原來這就是整勁,這就是打法快起來的威力,這樣才行啊!”

李冰洋頗為自傲的演示,竟然讓劉迦將也有了一絲領悟。

善有善報,或者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句話果然不假。當場突破肯定不可能,但是劉迦將在接下來的練功中,肯定能大大縮短這個時間,有希望在三個月內完成這一步。

“確實厲害,沒想到我認為最難的一步,你竟然早就完成了,現在看來,恐怕只有第一步扎根,第二步拙勁能夠稍微給你找點麻煩了,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你的功夫至少也能達到換勁巔峰,進入整勁層次。”

劉迦將說這句話的時候,滿嘴的酸味,心中不無感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海南省| 淳化县| 彰化市| 宿松县| 普格县| 合水县| 鹿泉市| 阿拉尔市| 宁武县| 定州市| 阜南县| 广宗县| 新乐市| 宽甸| 江川县| 铜川市| 黄陵县| 武穴市| 富阳市| 黄骅市| 禄丰县| 聊城市| 灯塔市| 临夏县| 云霄县| 崇州市| 桐庐县| 宜州市| 颍上县| 灵台县| 武汉市| 朔州市| 南宁市| 临夏县| 乌审旗| 淮阳县| 丰宁| 广丰县| 四平市|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