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德流芳(二)(明,年份不詳)

此匾為梅溪村洪氏家廟牌坊正面坊額,寬137厘米,高46厘米,字徑約30厘米,陽刻。左款:賜進士出身通議大夫戶部左侍郎林熙春題,陰刻。該書重心偏高,猶如高山墜石,給人以險峻之感,脫俗不凡。
另,寶隴村仁和廟門聯為“公老矣一統山河在握,神靈哉四時民物皆春”。門聯高100厘米,寬17厘米,字徑高約12厘米,寬約10厘米,陰刻無款,據說為林熙春指書。該作品點劃圓潤,字體高古奇屈,與眾不同。
林熙春(1552—1631) 字志和,號仰晉。明代海陽縣龍溪都(今潮安庵埠鎮寶隴村)人,萬歷十年(1582)舉人,十六年(1588)進士。歷任巴陵縣令、將樂縣令,戶部給事中、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等。
晚年歸梓,居府城下東平路“城南書莊”,藏書甚豐。并致力于有益桑梓之事,先后倡建鳳凰臺、三元塔,重修玉簡塔、文廟,浚中離溪等;在鄉里則浚通十八曲溪、倡建文祠、文閣、凌云樓以培養學子。崇禎四年(1631)卒,謚忠宣,贈三世尚書。
著有《賜閑草》《賜問草》《城南書莊草》《掖垣疏草》等。府志有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