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2章 巴顏卿登基

  • 古漢演義
  • 殷鳳林
  • 3615字
  • 2019-12-29 04:09:52

一條紅色云霞穿過了大巴山,彎彎曲曲的向巫山之巔來了,菩提子昂頭一看,然后低頭掐指一算,然道:“這是仙家接引上仙又回來了,莫非是有什么消息要帶回來呢?”巴顏卿問道:“接引上仙一去幾日了,今天為什么又會回來呢。”

菩提子聽后笑著說道:“貧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巴蜀大帝要傳達什么命令,看來還是拭目以待吧。”話音才一落接引上仙已經落在巴顏卿的身旁了。巴顏卿跪拜道:“不知道接引上仙有什么好消息帶了來?”

接引上仙說道:“金麒麟上仙托我帶一句話,讓您登基稱帝,巴蜀川國,最后會三川合并,望您好自為之,以后他就在天蓬山清修,在下告辭了。”說罷接引上仙就騰空而起,只見那條云流慢慢的不見了。

菩提子都沒看到接引上仙是如何離開,他只看到了一陣青煙往,菩提子感嘆道:“上仙就是上仙,真是來無蹤去無影啊。”巴顏卿差人在蜀山上的長春宮為父親設靈堂。

他一大清早上就帶領百官來祭奠父親的在天之靈,長春宮的正廳里面架起來了一口棺材,前設瓜果糕點,后置一盞七星燈續神命。

巴顏卿以太子監國的身份臨時處理國家政務,特拜菩提子為新朝右相王,全真子為左相王,封公孫堯為驃騎大將軍,其他人各班職守其位置。

菩提子站在棺材旁邊呼道:“天子上諭旨:令吾兒巴顏卿登基稱帝,川國臣民共同扶持。”眾百官齊跪拜道:“微臣敬遵陛下囑托。”

菩提子然道:“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諸人皆起。菩提子又道:“就位跪……”諸人即刻又跪了下來。菩提子執太子祭祀的祭文,其道:《祭父文》

父親之恩如山川,

父親之愛如江海,

父親啊!

您的恩情兒當何報?

父親西去數次呼兒乳名。

嗚呼哀哉!

為人子者傷心痛哭兮,

黃天不曉再見面,

身為后者愴愴淚流,

西庭難知陰陽隔,

一腔悲哀何日盡譴?

欲問青山而淚眼婆娑,

欲問瀚海而悵恨纏綿,

父親啊!

為兒空余愧恨!

想如今難睹家父音容,

實乃不盡為子之孝道,

想念時只有含目追思……

天尊呀!

一紙空文短情長,

莫怪筆拙意遠深,

十分想念才思怡,

生命在于父養成,

不盡孝順家父滴水之恩,

千萬淚水滴堂下,

也難報家父養育之情。

兒子胸悶難耐不住,

愁得父親早離去。

思情悲難排,

寥寥數語凈融化,

天權泄泄火舞蹈,

相思父子之苦,

且譴追念之郁。

逝者已逝矣,

托體葬山河,

生者追思悼,

寄語西方去,

陰陽兩相隔,

只是空悲觀。

天若有情意?

再見父一面。

一章薄信,

想必家父在天之靈犀,

心靈一點通知,

與兒夢中再見面,

千種享受在世寵愛,

一朝西去在無音容,

千種緣分才成為父子。

父親啊!

您能體諒不孝子思念之苦,

生命在于養育,

養育的人去了什么地方?

那是小孩子脾氣暴躁,

他一點點消去暴躁之氣。

才有孩兒的今天,

奈何!

白白有了青春年華,

叫我父子天地兩相隔,

悲憫心無量壽經,

天空飄來憂愁來,

一開蕩去心靈明,

希望上天巧奪天工,

能夠開物造奇跡,

使人間處處有新春,

讓人間少了點悲劇,

不要再重演昨天的事。

父親駕鶴西游,

天蓬山上好為仙。

天人分離的無限悲傷……

普通亡者百姓也安息吧!

黃泉路上走好!

九泉之下安息吧!

菩提子再看看眼前之人,見諸人悲痛流淚,菩提子呼道:“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諸人又起來了。

菩提子又道:“

天地波羅蜜,

大道天堂路,

人間道場如大雨下,

塵歸塵!

土歸土!”

菩提子接著說道:“就位跪。”

諸人又跪了下來,菩提子上前念起了法師文。其道:

天玄空空幻影夢,

紅塵回憶往昔錄,

天地波羅蜜,

無量天尊。

欲呈天地之正能量,

滿滿皆道德底線。

菩提子說完又道:“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一時諸人又起來了。菩提子回過頭把巴顏卿扶到棺材旁邊,然后走到那石臺階下面跪拜道:“微臣參拜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看著菩提子這一拜,只得跟著跪拜道:“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巴顏卿說道:“諸位愛卿,平身吧!”一時百官皆起來了。全真子上前拜敬道:“陛下因該在劍南城正式登基稱帝才行。”

菩提子聽后笑著說道:“巴蜀川國,贏藏千萬種生靈,也有各種外交朋友,應該來朝賀才行啊。”巴顏卿說道:“那就依相王之意。”說罷就離開了蜀山。

菩提子跟著巴顏卿后面,然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萬國之中卻有多少種人不知廉恥。”菩提子回過頭一看百官也同往回劍南城去了。

巴顏卿聽后回敬道:“以前父親在世時,曾經說過一句話,要世代與華夏國交好,炎黃二帝能征貫戰,將來天下……?”全真真子突然之間咳了幾聲,巴顏卿回過頭一看全真子,然后欲問道:“不知道相王是否是偶感風寒,身體不適呢。”全真子笑著說道:“微臣只是最近幾天偶爾會咳嗽幾聲,多謝陛下關心。唉……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未知數,陛下應該保持中立,一切自有天機定奪呀。”

巴顏卿聽后點頭說道:“相王之意朕也明白了。”天色慢慢的有些灰暗了,幾只斑鳩往江上飛著來了,它們穿過了山谷,兩邊都有一個峽谷,形成了雙江繞流,才有幾里路又并入一條江。

穿過這江的對岸就是“劍閣門”了,往劍閣門進去之后就是劍南城,劍南城之間幾百里無一山,但是劍南城還是建在一條山腳下,大概是蜀山大帝太蒼喜歡山的緣故。

劍南城有一種說法它是“SC省CD市”CD市有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前367年)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筑城池。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楚世家》說:“(楚武王)于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后的都邑。

東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國先后兼并蜀國、巴國,并設置蜀郡于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該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

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后元氣大傷,后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

南朝宋、齊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為西南道行臺。次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劍閣行政劃分屬于SC省GY市劍閣縣,位于四川盆地北緣,地處川、陜、甘三省交叉結合部位,自古以來就是川國防守北方的一道天險,人稱“劍門天險”如果再南下回過頭一看它的奇特之處應該是有

劍閣崢嶸千古貌,

一夫當關鎮川蜀,

萬夫莫開蜀道路,

山川成就秀麗圖。

自然天神造奇跡,

一道金碧壁峰巔。

劍閣自古就有人這樣稱贊“川北金三角”之“蜀道明珠”之美譽。那么劍閣門一出就是南方的劍南城了,巴蜀川國的首府。言歸正傳……巴顏卿回到劍閣城里面,來到了“乾坤宮”里面,他看了一眼乾坤宮里面的擺設,忽然就想起來父親。他自己在心里面呼道:“太蒼.巴顏卿,您一定要完成自己心中的任務,其實太蒼.巴顏卿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故作善類罷了。

第二天,宮娥把龍袍往太蒼.巴顏卿身上一穿,他往“中保殿”一進,百官隨行而來,太蒼.巴顏卿走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坐旁邊上,從他坐下的那時起,他就是登基了,又稱即位。

天下所有的皇帝繼位,就是新皇帝繼位,都要紀年改元,以表示開國萬象一新。有些皇帝登基并不改元,如后周世宗、恭帝都未改元,而是沿用太祖的“顯德”年號,由此可以看出來一國家的興衰與變化。

百官站成左右兩列,整齊有序的面對面,其間不得言語,不得妄動,前列人員名單為左右相,然后就是諸侯王、將、士大夫、等等,從一品官職,到七品官職都要來參加,除非常的老人、弱女子、病號人、殘疾人,不能來的人還有丁憂的人,有犯罪記錄的人。

太蒼.巴顏卿說道:“朕今奉天諭,登基稱帝,念天下百姓有老弱病殘者不能與朕同慶,朕免稅三年,有秋后死刑者,朕即刻要大赦天下,免除爾等死刑。”

一時百官跪拜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太蒼.巴顏卿道:“諸位愛卿,平身。”一時諸人皆起。

巴顏卿又說道:“如今巴蜀川國的天下,百年來如創建一般,都是先帝的功勞。”

諸人拜道:“吾王英明神武。”

巴顏卿點點頭,面對群臣微微一笑而過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清丰县| 临夏县| 临洮县| 宜阳县| 湟源县| 调兵山市| 阳江市| 曲麻莱县| 桦南县| 那坡县| 田阳县| 沙坪坝区| 怀仁县| 怀来县| 嘉黎县| 稻城县| 凭祥市| 阳泉市| 双峰县| 深泽县| 固安县| 乐业县| 尚志市| 和平区| 禄劝| 东明县| 兰坪| 公安县| 四子王旗| 定兴县| 东至县| 宜君县| 伊宁市| 宁阳县| 英吉沙县| 星子县| 乌什县| 武宁县| 平顶山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