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綜握住心中的刻刀。
他覺得,自己與卜算子,始終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地方。
只是他從未驗證和實證過。
他是只是被揀選的嗎?
戴綜在義憤中,思考音均給他的建議。
讓卜算子也變成異數倒懸山的一部分。
那是許久之前的故事。
他幼稚、盲目的思緒,或許只是往昔的回響吧?
為學日增,為道日損。
所以,戴綜需要損傷他在邏輯和思考中產生的惡毒想法。
他下意識地屏住呼吸。
盡管這種行為,在他現今的狀態之下,或缺乏意義。
但在摒棄和重拾呼吸后,他還是喜悅起來。
好的,將那些思緒,從饑餒透析到義憤中的思緒,都全部切分掉。
那么,等會應該吃些什么?
是的,在最開始,在一切的最開始。
他原本只是思慮這般無趣的想法。
然后為什么?
只是那樣尋常的一天,沒有任何征兆的,他就被選召了。
被選召進似是而非故事的揀選中。
這難道不應該有更直接的脈絡和理由嗎?
如若沒有,豈不是顯得太過荒謬了嗎?
那個時候他也是這樣想的。
事實卻的確更多地顯現出荒謬的部分。
讓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是因為異數,而被原本的世界所存在的,某種隱于帷幕之后的力量摒棄了。
那為什么只有他?
說到底,異數在他原本的世界中,也并沒有顯現出更多的特異之處吧?
找不到足夠的理由,而感到手足無措起來。
仿佛面臨損壞的電子產品,缺乏深究邏輯和意義的才能。
但是,或許也仿佛器物總是要損壞,人也總是要生病,嚴密的儀器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出現各種故障一般。
即使未能窺見征兆,但其實許多事情,都在帷幕之后悄然發生了吧?
只是他不清楚。
他只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他是被選召的人。
而且被選召進另一個現世的揀選之中。
他并未按照更符合常識的,來自他人的故事。
在年幼,甚至年少時,被選召至異世。
而是在相對太老的年齡,又充滿雜質地,被選召進入,他不知曉是往昔還是未來的,是此處還是彼處的——另一個現世。
掛在樹陣的果實,盈淵上的孤舟,周而復始的世界。
在古老的神文中,分食原初血肉的瘋先知,就是如此描述現實的。
現實是體系,而被潮汐裹挾而至的,甚至更為龐大厚重的歷史斷章,則只是框架。
所以等到潮汐退去時,那些框架只能依附節點,勉強存續在現實的表層中,免得被甩開,徹底消失在不可知的幽冥。
現實比斷章更接近真理和真實,至少在面臨潮汐時,具有某種更高的優先度。
所以不會輕而易舉地被毀滅,而是會在某個確切的時間,在毀滅之中進入輪回。
瘋先知的言語,或許并不多見吧?
在潮汐中,往昔的記載短暫可以被人拾起,也異常少有。
何況是在退潮之后,也能夠存續,被人認識的真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