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6中文版自學(xué)視頻教程(標(biāo)準(zhǔn)版)
- CAD/CAM/CAE技術(shù)聯(lián)盟編著
- 4382字
- 2020-11-28 22:56:04
3.3 對象捕捉
在利用AutoCAD畫圖時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特殊的點,例如圓心、切點、線段或圓弧的端點、中點等,但是如果用鼠標(biāo)拾取,要準(zhǔn)確地找到這些點是十分困難的。為此,AutoCAD提供了一些識別這些點的工具,通過這些工具可輕松地構(gòu)造新的幾何體,使創(chuàng)建的對象精確地顯示,其結(jié)果比傳統(tǒng)手工繪圖更準(zhǔn)確、更容易維護(hù)。
3.3.1 特殊位置點捕捉
在繪制AutoCAD圖形時,有時需要指定一些特殊位置的點,例如圓心、端點、中點、平行線上的點等,這些點如表3-3所示。可以通過對象捕捉功能來捕捉這些點。
表3-3 特殊位置點捕捉

AutoCAD提供了命令、工具欄和快捷菜單3種執(zhí)行特殊點對象捕捉的方法。
1.命令方式
繪圖時,當(dāng)在命令行中提示輸入一點時,輸入相應(yīng)特殊位置點命令,如表3-3所示,然后根據(jù)提示操作即可。
提示:
AutoCAD對象捕捉功能中捕捉垂足(Perpendiculer)和捕捉交點(Intersection)等項具有延伸捕捉的功能,即如果對象沒有相交,AutoCAD會假想把線或弧延長,從而找出相應(yīng)的點,3.2.5節(jié)中的垂足就是這種情況。
2.工具欄方式
使用如圖3-27所示的“對象捕捉”工具欄可以使用戶更方便地實現(xiàn)捕捉點的目的。當(dāng)命令行提示輸入一點時,單擊“對象捕捉”工具欄上相應(yīng)的按鈕。當(dāng)把鼠標(biāo)指針放在某一圖標(biāo)上時,會顯示出該圖標(biāo)功能的提示,然后根據(jù)提示操作即可。

圖3-27 “對象捕捉”工具欄
3.快捷菜單方式
可通過同時按下Shift鍵和鼠標(biāo)右鍵來激活菜單中列出的AutoCAD提供的對象捕捉模式,如圖3-28所示。操作方法與工具欄相似,只要在AutoCAD提示輸入點時選擇快捷菜單上相應(yīng)的菜單項,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

圖3-28 對象捕捉快捷菜單
3.3.2 實戰(zhàn)—花朵
利用“特殊位置點捕捉”命令繪制花朵,流程圖如圖3-29所示。

圖3-29 花朵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3章\花朵.a(chǎn)vi)
(1)選擇菜單欄中的“工具”→“繪圖設(shè)置”命令,在“草圖設(shè)置”對話框中選擇“對象捕捉”選項卡,如圖3-30所示。單擊“全部選擇”按鈕,選擇所有的對象捕捉模式,確認(rèn)后退出。

圖3-30 “草圖設(shè)置”對話框
(2)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繪制花蕊,如圖3-31所示。

圖3-31 捕捉圓心
(3)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邊形”按鈕,單擊狀態(tài)欄上的“對象捕捉”按鈕,打開對象捕捉功能,捕捉圓心,繪制正五邊形。繪制結(jié)果如圖3-32所示。

圖3-32 繪制正五邊形
(4)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弧”按鈕,捕捉最上斜邊的中點為起點,最上頂點為第2點,左上斜邊中點為端點繪制花朵,繪制結(jié)果如圖3-33所示。用同樣方法繪制另外4段圓弧,結(jié)果如圖3-34所示。最后刪除正五邊形,結(jié)果如圖3-35所示。

圖3-33 繪制一段圓弧

圖3-34 繪制所有圓弧

圖3-35 繪制花朵
(5)繪制花枝。
① 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段線”按鈕,繪制花枝。
②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起點:”后捕捉圓弧右下角的交點。
③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后輸入“W”。
④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起點寬度0.0000>:”后輸入“4”。
⑤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端點寬度<4.0000>:”后按Enter鍵。
⑥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后輸入“A”。
⑦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圓心(CE)/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輸入“S”。
⑧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上的第二個點:”后指定第二點。
⑨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后指定第三點。
⑩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按Enter鍵,完成花枝的繪制。
(6)繪制花葉。
① 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段線”按鈕,繪制花葉。
②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起點:”后捕捉花枝上一點。
③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后輸入“H”。
④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起點半寬<2.0000>:”后輸入“12”。
⑤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端點半寬<12.0000>:”后輸入“3”。
⑥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后輸入“A”。
⑦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圓心(CE)/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輸入“S”。
⑧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上的第二個點:”后指定第二點。
⑨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后指定第三點。
⑩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按Enter鍵。
? 重復(fù)“多段線”命令,繪制另兩片葉子,結(jié)果如圖3-36所示。

圖3-36 繪制出花朵圖案
3.3.3 對象捕捉設(shè)置
在用AutoCAD繪圖之前,可以根據(jù)需要事先設(shè)置一些對象捕捉模式,繪圖時AutoCAD能自動捕捉這些特殊點,從而加快繪圖速度,提高繪圖質(zhì)量。執(zhí)行該命令,主要有如下5種調(diào)用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DDOSNAP”命令。
選擇菜單欄中的“工具”→“繪圖設(shè)置”命令。
單擊工具欄中的“對象捕捉設(shè)置”按鈕
。
單擊狀態(tài)欄中的“對象捕捉”按鈕
功能僅限于打開與關(guān)閉)。
按快捷鍵F3(功能僅限于打開與關(guān)閉)。
執(zhí)行上述操作后,系統(tǒng)打開“草圖設(shè)置”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擇“對象捕捉”選項卡,如圖3-37所示。利用該對話框可以用對象捕捉方式進(jìn)行設(shè)置。對話框中主要參數(shù)的含義如下。

圖3-37 “草圖設(shè)置”對話框中的“對象捕捉”選項卡
“啟用對象捕捉”復(fù)選框:打開或關(guān)閉對象捕捉模式。當(dāng)選中該復(fù)選框時,在“對象捕捉模式”選項組中選中的捕捉模式處于激活狀態(tài)。
“啟用對象捕捉追蹤”復(fù)選框:打開或關(guān)閉自動追蹤功能。
“對象捕捉模式”選項組:在該選項組中列出各種捕捉模式的單選按鈕,選中則該模式被激活。單擊“全部清除”按鈕,則所有模式均被清除。單擊“全部選擇”按鈕,則所有模式均被選中。
“選項”按鈕:單擊該按鈕可打開“選項”對話框的“繪圖”選項卡,利用該對話框可決定捕捉模式的各項設(shè)置。
提示:
有時用戶無法按預(yù)定的設(shè)想捕捉到相應(yīng)的特殊位置點,主要原因是沒有設(shè)置這些點作為捕捉的特殊位置點。只要重新進(jìn)行設(shè)置就可以解決此問題。
3.3.4 實戰(zhàn)—圓公切線
本實例首先繪制兩個有一定間距的圓,再利用上面學(xué)到的對象捕捉功能及“直線”命令繪制圓的公切線,其流程圖如圖3-38所示。

圖3-38 圓公切線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3章\圓公切線.a(chǎn)vi)
1.設(shè)置圖層
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圖層”面板中的“圖層特性”按鈕,新建如下圖層。
(1)“中心線”圖層:線型為CENTER,其余屬性默認(rèn)。
(2)“粗實線”圖層:線寬為0.30mm,其余屬性默認(rèn)。
2.繪制中心線
將“中心線”圖層設(shè)置為當(dāng)前圖層,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適當(dāng)長度的垂直相交中心線,結(jié)果如圖3-39所示。

圖3-39 繪制中心線
3.繪制圓
轉(zhuǎn)換到“粗實線”圖層,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繪制圖形軸孔部分,其中繪制圓時,分別以水平中心線與豎直中心線交點為圓心,以適當(dāng)半徑繪制兩個圓,結(jié)果如圖3-40所示。

圖3-40 繪制圓
4.設(shè)置捕捉模式
選擇菜單欄中的“工具”→“繪圖設(shè)置”命令,選擇“草圖設(shè)置”對話框中的“對象捕捉”選項卡,單擊“全部選擇”按鈕,選擇所有的捕捉模式,并選中“啟用對象捕捉”復(fù)選框,如圖3-41所示,確認(rèn)后退出。

圖3-41 對象捕捉設(shè)置
5.設(shè)置捕捉
打開“對象捕捉”工具欄,如圖3-27所示。
6.繪制第一條公切線
(1)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公切線。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點:”后單擊“對象捕捉”工具欄上的“捕捉到切點”按鈕。
(3)在命令行提示“_tan到:”后指定左邊圓上一點,系統(tǒng)自動顯示“遞延切點”提示,如圖3-42所示。

圖3-42 捕捉切點(1)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單擊“對象捕捉”工具欄上的“捕捉到切點”按鈕。
(5)在命令行提示“_tan到:”后指定右邊圓上一點,系統(tǒng)自動顯示“遞延切點”提示,如圖3-43所示。

圖3-43 捕捉另一切點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按Enter鍵。
7.繪制第二條公切線
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公切線。同樣利用“捕捉到切點”按鈕捕捉切點,如圖3-44所示為捕捉第二個切點的情形。

圖3-44 捕捉切點(2)
8.捕捉切點
系統(tǒng)自動捕捉到切點的位置,最終結(jié)果如圖3-45所示。

圖3-45 繪制圓公切線
提示:
不管用戶指定圓上哪一點作為切點,系統(tǒng)會自動根據(jù)圓的半徑和指定的大致位置確定準(zhǔn)確的切點,并且根據(jù)大致指定點與內(nèi)外切點的距離,依據(jù)距離趨近原則判斷是繪制外切線還是內(nèi)切線。
3.3.5 基點捕捉
在繪制圖形時,有時需要指定以某個點為基點的一個點。這時,可以利用基點捕捉功能來捕捉此點。基點捕捉要求確定一個臨時參考點作為指定后續(xù)點的基點,通常與其他對象捕捉模式及相關(guān)坐標(biāo)聯(lián)合使用。執(zhí)行該命令,主要有如下兩種調(diào)用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FROM”命令。
選擇快捷菜單中的“自”命令,如圖3-46所示。

圖3-46 快捷菜單
執(zhí)行上述操作后,根據(jù)系統(tǒng)提示輸入“FROM”,或單擊相應(yīng)的工具圖標(biāo)。指定一個基點,并輸入偏移量,則得到一個點,這個點與基點之間的坐標(biāo)差為指定的偏移量。
提示:
在“<偏移>:”提示后輸入的坐標(biāo)必須是相對坐標(biāo),如(@10,15)等。
3.3.6 實戰(zhàn)—繪制直線1
利用上面學(xué)到的基點捕捉功能,繪制一條從點(45,45)到點(80,120)的線段。其流程圖如圖3-47所示。

圖3-47 直線1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3章\繪制直線1.avi)
(1)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點:”后輸入“45,45”,如圖3-48所示。

圖3-48 輸入第一點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輸入“FROM”。
(4)在命令行提示“基點:”后輸入“100,100”。
(5)在命令行提示“<偏移>:”后輸入“@-20,20”。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按Enter鍵。繪制出從點(45,45)到點(80, 120)的一條線段,結(jié)果如圖3-49所示。

圖3-49 繪制直線1
3.3.7 點過濾器捕捉
利用點過濾器捕捉功能,可以由一個點的X坐標(biāo)和另一個點的Y坐標(biāo)來確定一個新點。操作步驟如下:
(1)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右擊,彈出快捷菜單,選擇“捕捉替代”→“點過濾器”→“X”命令。
(2)在命令行提示“.X于:”后指定一個點。
(3)在命令行提示“(需要YZ):”后指定另一個點,則新建的點具有第一個點的X坐標(biāo)和第二個點的Y坐標(biāo)。
3.3.8 實戰(zhàn)—繪制直線2
利用前面學(xué)到的點過濾器捕捉功能,繪制從點(45,45)到點(80,120)的一條線段。其流程圖如圖3-50所示。

圖3-50 直線2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3章\繪制直線2.avi)
(1)單擊“默認(rèn)”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點:”后輸入“45,45”,如圖3-51所示。

圖3-51 指定一點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按Shift鍵并右擊,打開快捷菜單,選擇“點過濾器”→“X”命令,如圖3-52所示。

圖3-52 快捷菜單
(4)在命令行提示“X于:”后輸入“80,100”。
(5)在命令行提示“(需要YZ):”后輸入“100,120”。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后按Enter鍵,繪制出從點(45,45)到點(80, 120)的一條線段。結(jié)果如圖3-53所示。

圖3-53 繪制直線2
- 中文版Photoshop CS6完全使用手冊(超值版)
- Sphinx Search Beginner's Guide
- Animate 2022動畫制作:團(tuán)體操隊形
- 數(shù)碼攝影后期高手之路(第2版)
- CorelDRAW X5實用教程(第2版)
- Plone 3 Multimedia
- Dreamweaver CC實例教程(第5版·微課版)
- 音樂日記:Logic Pro X場景x風(fēng)格編曲實用教程
- Drupal 6 Content Administration
- Photoshop CS6實戰(zhàn)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版)
- CorelDRAW 2020中文版入門、精通與實戰(zhàn)
- 精進(jìn)PPT:PPT設(shè)計思維、技術(shù)與實踐(第3版)
- Instant Markdown
- MATLAB在日常計算中的應(yīng)用
- Photoshop后期強(qiáng):多重曝光專業(yè)技法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