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 Studio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上線 (移動開發叢書)
- 歐陽燊
- 2117字
- 2020-11-28 17:31:36
1.3 運行小應用Hello World
成功安裝Android Studio后,打開其界面會發現有一堆菜單和圖標,對于這個陌生的開發環境,讀者可能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現在不逐一講解每個菜單和圖標的作用,直接開始第一個App——Hello World,讓我們在實踐中邊學邊用,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1.3.1 創建新項目
打開Android Studio,依次選擇菜單File→New→New Project,彈出Create New Project窗口,如圖1-9所示。在Application name欄輸入應用名稱,在Company Domain欄輸入公司域名,下面會自動合成工程的包名,選擇好項目工程的保存目錄,單擊Next按鈕。

圖1-9 創建新項目
下一個界面是目標設備界面,如圖1-10所示。該界面可選擇App期望運行在什么設備上,以及運行App所需的SDK最低版本號,Minimun SDK右下方的文字提示當前版本號支持的設備市場份額。這里不做變動,按照默認勾選的Phone and Tablet即可,最低版本號也是默認的API 15(支持設備的市場份額為97.3%,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機型)。然后單擊Next按鈕,進入下一個界面,如圖1-11所示。該界面提示我們選擇初始界面風格,這里還是保持默認的選項Empty Activity,單擊Next按鈕。

圖1-10 指定目標設備

圖1-11 指定Activity界面的風格
下一個界面是入口設置界面,如圖1-12所示。該界面可輸入活動名稱(Activity Name)與布局名稱(Layout Name),正常情況使用默認名稱即可,單擊OK按鈕,等待工程創建。

圖1-12 設置入口界面的名稱
工程創建完畢后,Android Studio自動打開activity_main.xml與MainActivity.java,并默認展示MainActivity.java的源碼,如圖1-13所示。

圖1-13 默認創建的MainActivity
MainActivity.java上方的標簽表示該文件的路徑結構,注意源碼左側有一列標簽,從上到下依次是Project、Structure、Captures、Favorites。單擊Project標簽,左側會展開小窗口表示該項目工程的目錄結構,如圖1-14所示。單擊Structure標簽,左側會展開小窗口表示該代碼的內部方法結構,如圖1-15所示。

圖1-14 HelloWorld的工程結構

圖1-15 MainActivity的方法結構
看完代碼文件再來看布局文件,單擊activity_main.xml標簽,切換到布局文件設計展示界面,如圖1-16所示。可以看到左側多了一列Palette窗口,內部是各種布局與控件列表。在Palette窗口下方有兩個標簽,分別是Design(默認選中,表示設計圖)和Text(表示源代碼)。單擊Text標簽,切換到布局文件的源碼界面,如圖1-17所示。這個布局文件是標準的XML格式,內部定義了App頁面上包含的各種控件元素及其排列組合方式。

圖1-16 activity.xml的設計圖

圖1-17 activity.xml的源代碼
在查看activity_main.xml的設計圖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
(1)報錯Android N requires the IDE to be running with Java 1.8 or later。
原因是當前機器的jdk版本低于1.8(如jdk1.6或jdk1.7)。
解決辦法:安裝最新的jdk1.8,并正確配置JDK的安裝路徑。
(2)報錯Rendering Problems Exception raised during rendering:com/android/util/PropertiesMap (Details) 或Rendering Problems Exception raised during rendering:com.android.ide.common.rendering.api.LayoutlibCallback。
原因不明,可能是Android Studio的一個bug。
解決辦法:把布局設計圖右上方的編譯器改為API 23,如圖1-18所示。

圖1-18 更改布局設計圖的編譯器版本
1.3.2 編譯項目/模塊
Android Studio與Eclipse一樣,如果代碼沒有報錯,Android Studio就會自動編譯,我們只需直接運行項目即可。當然有時候我們想手動重新編譯,有以下3種編譯方式:
(1)選擇菜單Build→Make Project,編譯整個項目下的所有模塊。
(2)選擇菜單Build→Make Module ***,編譯指定名稱的模塊。
(3)選擇菜單Build→Clean Project,然后選擇菜單Build→Rebuild Project,先清理項目,再對整個項目重新編譯。
下面先認識一下任務欄上的幾個常用圖標,后面會經常用到它們。
在圖1-19中,第4個豎屏圖標是AVD Manager按鈕,單擊該按鈕會彈出模擬器的管理窗口;倒數第二個向下箭頭圖標是SDK Manager,單擊該按鈕會彈出SDK版本的管理窗口。

圖1-19 任務欄上的常用圖標
1.3.3 創建模擬器
所謂模擬器,是指在電腦上構造一個演示窗口,模擬手機屏幕上的App運行效果。App通過編譯后,要選擇一個接入設備來運行,依次選擇菜單Run→Run'app'(也可按快捷鍵Shift+F10),AndroidStudio會彈出新窗口SelectDeploymentTarget,如圖1-20所示。

圖1-20 運行App選擇接入設備
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沒有可用的模擬器,得創建新模擬器,單擊Create New Emulator按鈕,彈出模擬器的配置界面,如圖1-21所示。按照默認配置即可,單擊Next按鈕。

圖1-21 選擇模擬器的分辨率
下一個界面是SDK版本的選擇界面,如圖1-22所示。單擊第3個標簽Other Images,在列表中選擇第一個Lollipop(即Android 5.1),表示接下來創建的模擬器是基于Android 5.1系統的。如果讀者的開發機配置不是很優越,那么建議模擬器的大小不超過5寸,同時SDK版本不高于API 19,因為分辨率越大、版本越高,消耗的系統資源也越大。

圖1-22 選擇模擬器的SDK版本
單擊Next按鈕,進入最后的確認界面,在確認界面右下角單擊Finish按鈕,等待模擬器的創建。
1.3.4 在模擬器上運行App
模擬器創建完成后,重新依次選擇菜單Run→Run 'app',這時彈出的窗口中會出現剛才創建的模擬器,名稱為Nexus 4 API 22,如圖1-23所示。

圖1-23 接入設備界面出現新創建的模擬器
選中該模擬器,單擊OK按鈕,等待Android Studio啟動模擬器。關于模擬器的啟動結果,可以查看主界面下方的提示窗口,如圖1-24所示。提示窗口有左右兩個小窗口,左側窗口的左上角有一個logcat標簽,用于展示App的運行日志;右側窗口的右下角有一個Gradle Console標簽,用于展示App工程的編譯與啟動情況。

圖1-24 App運行結果跟蹤窗口
如果在GradleConsole窗口提示編譯或啟動失敗,就按照提示信息進行處理。如果GradleConsole窗口提示成功,等待模擬器啟動完成后,就會出現類似手機的模擬器界面,如圖1-25所示。把模擬器屏幕下方中間的解鎖圖像向上拖動,使得屏幕解鎖成功,這時進入App的啟動界面HelloWorld,如圖1-26所示。

圖1-25 模擬器啟動完成屏幕

圖1-26 HelloWorld的啟動界面
如果App啟動界面正常展示,那么恭喜你,第一個Hello World App就這樣成功了。都說萬事開頭難,前面我們經過各種困難,終于搭建好Android Studio的開發環境,并且成功運行了第一個App——Hello World,不過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奇妙的Android世界等著我們去探索。
- Learning Python Web Penetration Testing
- 摩登創客: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共舞
- 深入淺出Java虛擬機:JVM原理與實戰
- INSTANT Sencha Touch
- Implementing Cisco Networking Solutions
- JavaScript+Vue+React全程實例
- 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 R語言與網絡輿情處理
- 深度學習:Java語言實現
- 蘋果的產品設計之道:創建優秀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的七個原則
- 響應式Web設計:HTML5和CSS3實戰(第2版)
- .NET 4.5 Parallel Extensions Cookbook
- MySQL程序員面試筆試寶典
- Training Systems Using Python Statistical Modeling
- Functional Python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