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財務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一、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也稱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和環境等所做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等四個假設。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它為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界定了空間范圍。根據會計主體假設,企業應當以其自身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作為會計核算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經營活動。例如,蘋果公司的會計所要描述的資金運動是蘋果公司這個空間范圍內的資金運動,而且是站在蘋果公司的角度進行反映和描述的,則蘋果公司就是會計主體?;诖思僭O,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不僅要將該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與其他會計主體區分開來,而且也要獨立于企業所有者之外。

一般來說,只要是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都可成為會計主體。例如,一個經濟上獨立核算的車間可以確認為一個會計主體,設置會計核算體系描述屬于該空間范圍的資金運動。除此之外,可成為會計主體的經濟組織還包括企業、企業集團(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聯合體)、事業單位等。

需要說明的是,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都是一個會計主體。例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財務會計系統,獨立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在企業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是不同的法律主體,子公司也可能不是法律主體,只是會計主體,為了全面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計主體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在持續經營假設下,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明確這一基本假設,就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約條件清償債務,會計人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政策和估計方法。例如,企業的固定資產按照其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就是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持續經營假設界定了企業會計核算與報告的時間范圍。

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都存在破產、清算的風險,當有確鑿證據證明企業已經不能再持續經營下去的,該假設會自動失效,此時會計核算方法隨即改為破產清算會計。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人為地將持續經營的期間分割成若干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制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會計期間一般分為年度和中期。我國會計年度采用的是公歷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所謂中期,是短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由于有了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又需要在會計的處理方法上運用應收、應付、折舊、遞延、攤銷等一些會計處理方法。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貨幣計量假設是建立在幣值穩定基礎之上的。其他計量單位,如重量、長度等,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在量上進行匯總和比較,不便于會計計量和經營管理,只有選擇貨幣尺度進行計量,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我國規定,企業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外商投資企業可以選用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進行核算,但應提供以人民幣反映的報表,境外企業向國內報送報表時應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二、會計基礎

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根據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的一種會計基礎。收付實現制以款項收付期作為收入、費用歸屬期的認定標準,主要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新昌县| 台州市| 克山县| 壶关县| 富阳市| 嘉善县| 吴川市| 尚志市| 根河市| 高尔夫| 彰武县| 秦安县| 都昌县| 芒康县| 蛟河市| 海伦市| 永宁县| 遂川县| 山东| 兴国县| 灌阳县| 海门市| 长葛市| 乐至县| 平陆县| 轮台县| 蒙城县| 济宁市| 饶平县| 大方县| 定兴县| 巴彦县| 肥西县| 博罗县| 丹寨县| 北海市| 余干县| 缙云县| 长顺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