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暖暖的人情味兒

午夜,一個騎單車的女孩兒和同學們分手,拐進漆黑的胡同回家。路口賣夜宵的老人很自然地把向下照明的燈傘轉動一下,照亮了女孩兒回家的路,并自語道:“都回來嘍,都回來嘍……”女孩兒會心地一笑:“謝謝大爺!”

這是前幾年中國平安的一則廣告,它場景簡單,制作成本低廉,但收到的效果卻遠遠超過那些花費巨資,邀請大牌明星參與的所謂大制作。因其帶有濃郁的人情味,所以看著親切溫暖,至今難以忘懷。

雖然畫面中老者的衣著有點不合時宜,有點像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便裝,女孩兒稱他“大爺”也感覺不妥,看外表稱爺爺更合適,但是瑕不掩瑜,老人那一臉的和善,以及那轉動燈傘的小小動作,深深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

生活中,這種細微之處所表現出的暖暖人情味最能打動人心,它閃爍著人性的光輝,給人留下的溫暖更加久遠。這些小處的溫情彌足珍貴,點亮了人們心里那淳樸、善良、友愛、互助的明燈。

如今城市里高樓林立,棚戶區已經難以找到,但我們卻總是對平房區或大雜院的生活念念不忘,見到以前的老鄰居總是那么親切,大家只要相視一笑,就能打破多年不見的隔閡。我想,這就因為當初那種各家各戶開門過日子的生活情景,仍然珍藏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帶著最初的感動,植根在了我們日漸麻木甚至冷酷的心底。

那時的我們可以經常見面,鄰里間彼此都很了解,相處從沒有戒備心理,甚至誰家上頓吃了什么飯,誰家孩子哪里長個癤子,誰家老人哪天掉了個牙齒都互相了如指掌。鄰里間互通有無,不經意間就相互幫助,漸漸地拉近了距離,焐熱了心坎,產生了親情。

真懷念當年的生活呀。那時候,一個大院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無論誰家的孩子淘氣了,長輩看見了都可以管教,甚至給兩巴掌踢上一腳都無所謂,孩子不會反駁,家長更會感激。那時,孩子沒有零花錢買東西吃,誰家大人偶爾有事,飯時回不了家,根本不用擔心餓著孩子,誰家開飯了都會帶上一份兒,不是送過來就是喊過去一起吃。

我家鄰居王叔經常出差,王嬸就把鑰匙往我家一丟,轉身就回娘家陪父母去了,根本不用擔心有伏天關窗關門室內發霉,或者冬天水管凍裂的事情發生。

那時候沒有出租車,更沒私家車,一天夜里下大雪,鄰居丁爺爺半夜膽結石發作疼得不行,他患小兒麻痹癥的兒子在院子里吆喝一聲,鄰居就都過來查看病情。幾個壯年男人二話不說,頂著大雪輪換著背丁爺爺去醫院,那種急迫,就像背著自家的老人去治病一樣。

這種生活情景,早已融入我們的骨血里,印刻在靈魂深處,時光再久遠,也抹不去當時清貧卻暖心的記憶。

可如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鋼筋水泥阻擋了人們的視線,也阻隔了人們情感的交流。人們各自忙忙碌碌,人情味兒越來越淡薄,有的鄰里間形同陌路。

我家搬進新小區四年了,和對門的男主人碰見時禮貌地打過幾次招呼,女主人回來很晚,竟還沒見過正臉,更別說打交道了。

其實,剛搬進來時,我們夫妻真有幾次想敲開那道緊鎖著的防盜門,過去拜訪一下的,但一直猶猶豫豫,就是沒能跨過那兩米長的距離。漸漸地,這種主動接觸的心理也越來越淡了。現代化的公寓樓,鄰里間很多都是這樣不冷不熱,過著毫不相干的日子。

現如今,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獨立成家,第二代獨生子女也已經到了學齡,這樣一代人的親屬越來越少,已經削弱了大家庭的氛圍,親情也自然走向淡薄。這種時候,更需要濃郁的人情味來純潔我們的靈魂,更應呼喚那種“遠親不如近鄰”的情感的回歸。那種真摯的情感能溫暖人心,感動你我,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學者劉墉說:“人情味不是偏私,而是博愛;不是施舍,而是關懷;不是表面的禮貌,而是內心的尊重。人情味是‘人類’互助的一種表現,使你覺得作為一個‘人’的可貴,并親愛每一個‘人’。人情味讓你覺得那不是表面的‘情’狀,而是身后的‘情’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乳源| 沽源县| 稷山县| 新乐市| 大足县| 望谟县| 亳州市| 博客| 于田县| 开平市| 南通市| 特克斯县| 安康市| 道孚县| 瑞昌市| 正宁县| 仁布县| 象山县| 资阳市| 郴州市| 曲沃县| 大厂| 北票市| 浏阳市| 丹凤县| 白水县| 靖边县| 襄汾县| 运城市| 郑州市| 罗源县| 屏东县| 平山县| 罗山县| 商水县| 武鸣县| 铅山县| 社旗县| 林州市|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