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曉寒和韓箐準備帶瑯瑯去城郊爬山踏青。
曉寒正在給瑯瑯穿鞋,電話響了。
“曉寒,你們單位的,準又沒什么好事。”韓箐順手接過電話。
“媽媽又要上山去嗎?”瑯瑯一臉失望。
“沒有啊,媽媽今天不但不去,而且明天也不用去的。”曉寒接完電話說。
“哦,我們玩去了!”瑯瑯高興地跳了起來。
野外的山坡上,春意已經很濃了,遠遠看去,已是綠茵茵的一片,有黃色的、紫色的小花點綴其間。瑯瑯在小溪邊撿石子玩,韓箐和曉寒便坐在不遠處的野草地上,看瑯瑯跑來跑去地玩。暖暖的、柔柔的春的氣息彌漫了整個山坡……
“你們單位打電話是什么事啊?”韓箐問曉寒。
“管理處通知說明天有旅游開發考察團的代表要來,明天在鑫鑫大廈開會,讓我也參加……”
這幾年,本市的旅游產業逐漸升溫,但要想做強做大,光靠地方財政根本無力改善現狀,于是旅游局加大了招商引資。考察投資的人也不知道來了多少了,站在鳳凰山頂,一個個說得天花亂墜,什么前景不可限量,甚至有人打算在鳳凰山的主峰處安裝電梯,說是讓人在失重的瞬間感悟當年帝王君臨天下的快感;又因為杜甫有首《鳳凰臺》,有人說那就在山頂再建造一座全國最大的花崗巖的杜甫像,這個杜甫像一定要建得夠高夠大,標準就是在市區能清晰地看到。當時曉寒悄悄地問負責項目設計的孫主任,此鳳凰山和杜甫筆下的鳳凰山有聯系嗎?孫主任說這個你就不懂了,現在搞旅游憑的就是三分事實,七分演義,不怕典故少,就怕思想太保守!當然,那個市里領導親自接待、在市區最豪華的國際賓館住了半月有余的考察團,最后因項目設計沒有可操作性而拍拍屁股走了,給管理處留下一大堆賬單。
其實鳳凰山就自然風光來說還是很有開發前景的,就是運氣不好,遇上的都是騙吃騙喝的,沒有個真心實意想投資的。曉寒和同事們常在一起議論。
曉寒到鑫鑫大廈會議大廳時,時間尚早。曉寒便在中間靠后的一排坐了下來。曉寒不喜歡參加會議,與開會相比,她寧愿待在靜寂的山上,看鳳凰山的山桃花如何在干枯的枝頭吐露一點點淡紅……曉寒在筆記本上胡寫亂畫起來。
會議室里突然安靜了下來,曉寒抬起頭,原來領導們已經在主席臺就座了。突然,曉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怎么是他?那個坐在局長旁邊的男人,竟然是他!怪不得昨天……他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曉寒的電話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安靜的會議室里,顯得聲音特別大,嚇了曉寒一跳。她手忙腳亂地拉開包,看也沒看號碼,馬上掛斷了。曉寒覺得所有的眼睛都齊刷刷地向她看了過來。尤其那個孫主任,臉色已經很不好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曉寒忙低下頭,不敢看臺上領導的臉色。
還好,也許領導們今天心情好,沒有發火。曉寒慢慢地抬起頭來,卻看到一雙眼睛正靜靜地看著她,那個唇角上揚的男人,曉寒的心竟又有種慌亂的感覺。
“這位就是負責這次旅游項目投資開發的林清楊先生……”會議室里響起噼噼啪啪的掌聲。
“林清楊……清楊?”曉寒的雙手凝固在空中。
林清楊含蓄地向大家點點頭,目光有意無意地掠過曉寒。
曉寒一片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