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美好人生從了解性格開始
- 愛情魔法:九型人格解析幸福密碼
- 羅月婷編著
- 6075字
- 2019-11-20 18:49:15
工作與家庭是人生中的兩大主題,愛情生活的幸福程度,則是決定生活美好程度的關(guān)鍵。與工作相比,更注重于私人感受的愛情似乎沒有多少規(guī)律可循,因而顯得變幻莫測,復雜難解,令很多人糾結(jié)不已。
而富于條理性的九型人格學(Enneagram of Personality),則能夠幫助人們厘清不同性格的人在戀愛與夫妻生活中的心理狀態(tài),并分析這些心理所導致的外在言行。由此,人們可以跳出自己的個人直觀感覺,從一個更高也更全面的視角去觀察自己和愛人,擺脫因身在其中而“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困擾,避免錯誤地看待自己的愛情與家族,從而邁向更為美好的人生。
第一節(jié) 三中心主導的愛情思路
被人接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對他/她這樣好,為何得不到回報?”“我這么愛他/她,為何他/她對我若即若離?“這么做明明是錯的,他/她為什么還要堅持?”……
其實,要接納他人也同樣不簡單。“我怎么知道他/她接近是不是另有目的?”“與一個各方面都和我不一樣的人在一起,能得到幸福嗎?”
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總是有差異,各人的行為總是有不同的習慣,于是沖突不可避免。更有一些時候,自己的行事是不是正確,能達成什么樣的結(jié)果,自己心里都沒有底。有的問題想破頭也找不到答案,只好自我安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其實,人生并不是苦海無邊,解決不了問題,只是因為沒有找到好辦法。如果了解到跟你親近的人是怎么想的,就不難找到消除思維困局的方法。
知己知彼,才可以百戰(zhàn)不殆。
問題是,認識別人難,認識自己更難。怎么才能客觀地評價一個真實的自己呢?
九型人格學正是順應(yīng)時代潮流出現(xiàn)的識人、識己的心理學分枝。因為明確易懂、便于應(yīng)用,這一概念提出以來,很快被心理學界、醫(yī)學界、商業(yè)界、教育界、政界廣泛接受。可以說,只要有人際關(guān)系的地方,都可以應(yīng)用九型人格的來解決問題。
對于個人來說,運用這套方法,能夠透過人的行為方式、思維習慣和情緒表達洞悉自我、了解他人,并且察知自己和他人內(nèi)心深處最隱秘的欲望、最深切的需求,從而在為人處世上找到最佳途徑,為自己生活、事業(yè)的幸福與成功鋪平道路。
三中心分野下的三元組
九型人格學的創(chuàng)建者們認為,人類最為原始的本能弱點是憤怒、感知、畏懼,據(jù)此,產(chǎn)生了基于三個中心的三元組:本能組、情感組、思想組。(詳見本系列書的第一部《完美溝通:九型人格心靈洞悉法則》)
每一組包括了三種類型,從而有了九型人格的九個大類。
本能組:
第1型——完美型;
第8型——領(lǐng)袖型;
第9型——和平型。
情感組:
第2型——助人型;
第3型——成就型(實干型);
第4型——藝術(shù)型(浪漫型)。
思想組:
第5型——思考型(學者型);
第6型——忠誠型;
第7型——活躍型。
古希臘有“三腦”說,即人除了大腦外,還有腹、心兩個腦。九型人格學應(yīng)用了這個概念,將之與三元理論融合起來,用以分析研判三元組的思考和情感。
本能組(Instinct Centre)的智慧源于身體,又稱為腹中心。
這一組人注重實體的感知。在感情方面,他們只關(guān)心可見、可聞、可觸摸的東西,因此與他們的感情交流也必須是以直接接觸為主。靠寫信、電話聯(lián)絡(luò)感情,絕對不是本能組的人干得出來的事。若是距離太遠,再好的感情也會很快淡化。
情感組(Feeling Centre)的智慧源于情感,又稱為心中心。
這一組人注重感覺和情緒,也就是說,他們是感情最為豐富的一群人。他們關(guān)注心與心的溝通勝于身體接觸,渴望被愛,也愿意付出愛。他們多情,且對于別人的情感變化格外敏感,但有時會因過于看重個人感受,想象太豐富而不太客觀。
思想組(Thinking Centre)的智慧源于精神,又稱為腦中心,或心智中心。
這一組人慣于收集訊息,思考,分析。他們不僅需要知道“他是否愛我”,更需要弄明白“他為什么愛我”,進而如何“讓他人更愛我”。他們太喜歡深思熟悉,在感情生活中,難免顯得畏首畏尾,過于被動。
九種人格的分類與感情對應(yīng)關(guān)系
由于建立這套學說的是西方人,他們將天主教的“原罪”概念引入性格分類的體系中,以解釋性格形成的原始的人性基礎(chǔ),因此,從本能弱點延伸出來,九型人格的九個大類分別對應(yīng)了九種人性的弱點:
第1型——憤怒;
第2型——驕傲;
第3型——欺騙;
第4型——嫉妒;
第5型——貪婪;
第6型——畏懼;
第7型——饕餮;
第8型——欲望;
第9型——怠惰。
在具體到感情/愛情的分析時,心理學家們又為這九個大類添加了相對應(yīng)的情感概念:
第1型——憤怒——不滿/嫉妒;
第2型——驕傲——討好/進攻;
第3型——欺騙——空虛/形象;
第4型——嫉妒——憂郁/競爭;
第5型——貪婪——吝嗇/私密;
第6型——畏懼——膽小/力量;
第7型——饕餮——計劃/魅力;
第8型——欲望——復仇/占有;
第9型——怠惰——懶惰/聯(lián)合。
這些分支概念,從不同的角度歸納了九種人格在感情/愛情當中的思維重點和行為表現(xiàn)。
第1型在兩性關(guān)系中常常表現(xiàn)出強烈的嫉妒心和占有欲,會因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憤怒。
第2型會對自己的心上人非常主動,他們把變著法地討好對方當成展現(xiàn)自己魅力的方式,并為能輕易改變自己適應(yīng)對方而驕傲。即使遇到阻礙,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棄。
第3型是注重他人對自己外在形象評價的類型,因而在兩性交往中也理所當然地非常注重交往對象的外在形象。哪怕自己和對方的形象帶有一定的欺騙性,他們也不在乎,甚至于他們十分樂意把自己打扮得符合大眾對模范愛人的想象。
第4型常常糾結(jié)于愛恨得失,他們甚至樂于體驗失去或得不到帶來的憂郁。為了彌補心靈上的感情缺失(有時可能只是他們想象出來的缺失),他們會不斷地去追求,享受追尋過程或擊倒競爭者的快樂。
第5型本能地不愿意向他人展示自己,感情生活更是如此。他們吝于讓他人了解自己的隱私,與愛人的關(guān)系最好是私密的,特別戀愛過程,只有兩個人知道的愛情才值得珍惜,值得欣喜。當然,對方的感情最好只屬于自己,對方關(guān)于感情的一切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都應(yīng)該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第6型的本能是害怕,擔心自己的感情被他人操縱。為了掌握主動權(quán),他們必須費盡心機,用盡力氣,在兩性關(guān)系中展現(xiàn)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優(yōu)點去征服對方,這樣才能讓膽小的第6型感到心安。
第7型喜歡體驗親密關(guān)系帶來的刺激,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交往對象獨有的特殊魅力,也善于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他們能把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具體地描述出來,如同自己很周到地規(guī)劃過了,讓交往對象覺得很快就要夢想成真。但他們很容易被其他更有新鮮感的刺激所吸引,不久又會到別的對象面前去展示魅力了。
第8型的欲望就是讓一切都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感情關(guān)系也不例外,對方的一切都應(yīng)該交到自己手中,不管是思想、工作還是生活,由自己來安排所有的事。如果對方做不到,那么他們會立刻行動起來,爭奪控制權(quán)——這是他們樂于享受的過程。實際上,這比對方一開始就交托一切更讓他們覺得有樂趣。
第9型是最善于融合的人,他們也喜歡這樣的感覺,與愛人當然要融合得如同一個人一樣,這才是理想的愛情與家庭關(guān)系。從行動到心靈都融為一體,使行動力差的第9型可以完全遺忘自己,把自己交付給愛人或家庭,不去思考自己獨立自主的人生,而圍繞愛人和家庭安排一切。
第二節(jié) 接納缺點,接納愛
人性的弱點在于,因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贊揚而喜悅,卻因知道缺點會被批評而不肯面對它。于是,人們會不自覺地夸大自己的優(yōu)點并掩飾自己的缺點,導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其實,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一個人有優(yōu)點就會有缺點。人性的復雜與多樣,才造就了這個千奇百怪又精彩紛呈的世界。
九型人格學認為人的心理需求會在不同的內(nèi)因與外因的作用之下,造成不同的外在表現(xiàn),這些表現(xiàn)在某些情況下是好的,某些情況下是壞的,因此優(yōu)點和缺點雖然帶有先天的成分,然而并不是絕對的。在兩性交往的過程中,不要因為愛意正濃而只看到優(yōu)點,刻意忽略缺點,但也不要因為對方和自身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而憂心、畏懼或憤怒。
辨析出九型人格的心理與外因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以及如何作用于自身和他人,缺點就不再可怕。我們可以針對性地做一些心理調(diào)適,在接納自己缺點的同時,也接納愛人的缺點,同時調(diào)整自己固有的有礙于情感交流的心理狀態(tài),讓愛情生活更加美滿。
第1型 希望太高易導致不滿
追求完美的第1型唯恐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譴責,所以對別人,對自己都用最高標準來要求。
如果你是以完美為生存準則的第1型,那么需要了解,你可以繼續(xù)保持對責任、目標、原則的追求,但是不要試圖讓愛人在每一個步驟上都做到最好,更不要把自己當成督察員隨時予以檢查、督促和校正。
當你因為別人不肯努力把事情做好而感到不滿,甚至憤怒的時候,就需要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判斷,問自己一句:世界上有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你自己認為正確的步驟和標準是否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基本上,所謂的“最高標準”并不適合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實際上也沒有幾個人可以達到。因此過高的要求會讓自己時常感到對自己和他人都失望,導致易怒、暴躁,而你的怒氣會讓愛人不再向你表現(xiàn)真實的自我,更有甚者,干脆離你而去。
記住,當你毫不留情地糾正別人的錯誤時,也許正是你錯誤處理問題的開始。
第2型 愛的渴望帶來占有欲
第2型唯恐不被人需要,究其根源,是期待別人以愛和感激作為回報。
你是否總是壓抑自己的需求,犧牲自己的時間,以及付出精力、金錢去討好愛人,而當愛人沒有給你想要的回饋時,你會覺得失望?
這對于你來說,不過是感情上的需求,但要知道,這種表面看來理所應(yīng)當?shù)南敕ǎ瑢嶋H上卻有其危險性。
且不說你的過度介入會讓敏感的人產(chǎn)生受到控制的不快,即使“僅僅”讓愛人因你的幫助而向你表達情感,也會使得他/她不得不坦然承認困難和問題,讓他/她有受到要挾的不快,并且,困難和問題往往牽涉到他/她自身的某些缺陷,這樣會令他/她感到窘迫,極端的還會惱羞成怒。
所以,保持助人的本性,但控制住不被需要的失落感,尤其是要控制住希望得到愛人注意和贊賞的欲念,這樣既可以減輕別人的心理負擔,也可以減少自己對別人“忘恩負義”,不能“投桃報李”的怨念。
第3型 期待認同引發(fā)自戀
太過爭強好勝的第3型內(nèi)心怕的是受人排斥,不被欣賞,但是如果你用跟別人比較來肯定自己的價值,那就很容易走入誤區(qū)。
如果你發(fā)現(xiàn)愛人認為你自高自大,或者對愛人身邊的某個人的長處產(chǎn)生了嫉妒的心態(tài),或是為了不讓自己的不足被人發(fā)現(xiàn),害怕與別人建立過于緊密的關(guān)系,那就是你未能駕馭好內(nèi)心的恐懼和欲望,任由它們將你導向了負面。
另外,愛情也好,家庭生活也罷,都屬于私生活領(lǐng)域的范疇,不要太喜歡向他人炫耀你的愛人或家庭如何理想,如何美好。“秀恩愛”引發(fā)的很可能不是別人的羨慕和認可,反而會令周圍的人不快,長此以往,你會變成不受歡迎的、被人背地里輕視的自大狂。
希望得到認同,期待贊賞不能算是壞事,但不要指望你的每一個舉動都能獲得掌聲,尤其是私人生活。
第4型 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
感情主導的藝術(shù)型內(nèi)心世界極其豐富。這是第4型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同時也導致了對現(xiàn)實的忽略。
第4型的你想要弄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意義,又擔心真實的自己其實很渺小。當你開始為自己制造幻想,或是拼命突顯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時候,你身上的藝術(shù)家氣質(zhì)開始顯露,對異性的吸引力也開始增加。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愛人批評你不肯面對現(xiàn)實,以及受不了你的情緒化,或是你困惑于自己得不到理解,內(nèi)心有濃重的孤獨感,那就有必要調(diào)整自己了。
首先,不要把幻想中的自己與現(xiàn)實的自己等同起來,再者,要明白想做就做,不高興就封閉自己,會讓愛人難以了解你,你與愛人間的關(guān)系將變得惡劣。
增加與愛人的交流,少一些思前想后,多一些實際行動,能讓愛人更清楚地看到你的個性和價值。
第5型 冷靜地封閉自我
冷靜思考是第5型認識世界的基座,為了不受感情的影響,第5型常常刻意把自己從人群中分離出來。
問題在于,在親密的兩性關(guān)系中,交流溝通是增進感情的必要條件,不要讓你心儀的對象覺得你內(nèi)向、無趣,不愿與你交談,甚至忽略你引以為傲的知識和論斷。
拒絕與別人交流,拒絕表達自己的感受,使你得到安寧,但也會讓你遠離人群,并且失去一些提升自我的機會。與愛人一起進入俗世的生活吧,人性世態(tài)、享樂消遣并不都是干擾你思考的障礙,實際上,投入人群當中,也是獲取知識的方式。
將你的智慧分一些在關(guān)注他人上,信任愛人,接受一些愛人對你的“干擾”,你將能夠得到更多的能量。
第6型 風險焦慮癥
第6型的盡心盡責是源于對安全感的需要。
由于對安全的強烈需求,第6型容易對周圍的人和事產(chǎn)生焦慮和懷疑。
假如你因為害怕做錯事而猶豫不決,因為害怕變化而不安,因為壓力而煩亂易怒,甚至對自己愛的人都充滿了疑惑,豎起汗毛防范外來的侵擾,那么你需要設(shè)法控制你的恐懼感。
世界沒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并不是處處充滿了危機,質(zhì)疑與防備并不能使你安全,反而讓你在他人眼中成為畏縮多疑的人,導致別人不愿意與你交往。
正視你的焦慮,依靠你的愛人,和他/她一起分析風險的來源,相信他/她對于排解風險的建議,可以避免你被自己心中的敵人打垮。
第7型 在過度追求中迷失
頭腦靈活的第7型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想要開心地生活,總是想馬上獵取能讓自己產(chǎn)生興趣的東西。
貪圖當下的快樂體驗,使第7型的你忙忙碌碌地不停追尋快感。
因想要的東西太多,你會不會常常轉(zhuǎn)移注意力,無法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在強烈的享樂強迫癥之下,你是否會迷失在各種令你上癮的玩樂當中?因為喜歡新鮮的情感體驗,你是否會在不同的異性交往者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無法讓自己的感情生活安定下來?
自由不是借口,不要總是屈從于自己的隨心所欲,抑制自己的欲望,減少一些沖動,在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一事無成的時候,靜下心來,想一想你要的究竟是什么,你又能得到什么。
沉淀下來,認真對待一個人,認真做好一些事,得到成果的成就感只會讓你更加充實,不會妨礙你享受快樂。
第8型 伴隨侵略性的力量展示
掌控一切是第8型面對任何人或事的第一反應(yīng),第8型深信只有憑自己的力量抓住權(quán)力,才不會落入被人操縱的可悲境地。
當你與愛人起沖突的時候,你就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怒氣,也許,不是人家有意要和你過不去,很可能是你的權(quán)力欲侵犯到了他人的邊界。要知道,哪怕這個人和你關(guān)系親密,他/她也有權(quán)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當你對愛人指使你做這做那深感不滿,用強勢的態(tài)度予以反擊時,你也要想清楚,你是不喜歡被人支配的感覺,還是因為擔心來自外界的攻擊。
如果你發(fā)現(xiàn)愛人漸漸離你而去,也許是你的強勢把他/她嚇跑了。
放下你對權(quán)力的執(zhí)著,拿出時間來傾聽別人的心聲,在適當?shù)臅r候做出妥協(xié),這并不會動搖你的地位,也不會損傷你的力量。愛情中的雙方應(yīng)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放低姿態(tài),接納愛人的意見,能夠讓你更容易得到心上人的接納和愛。
第9型 害怕紛爭導致散漫怕事
沖突是第8型占領(lǐng)權(quán)力的方式,卻是第9型最不愿意見到的東西。出于對紛爭的恐懼,第9型想把自己變成和平使者,平息一切爭端。
但是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敢面對問題,或變得懶惰時,你需要自省一下,你“與世無爭”的世界觀,是不是導致你成為被動、無主見的逃避者。
兩性關(guān)系需要雙方都參與維持,也許你不愿意背負太多責任的重擔,也許你只想配合別人以免發(fā)生爭執(zhí),但是過于回避事端,會讓你變得怕羞、怕事,做不出決定,進而失去自信心。這種狀態(tài)下的你即使善解人意,也會招致愛人的埋怨,難與愛人真正達到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