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少不了和“情義”二字打交道。對于國人,情義是融入血液的文化傳統。到了年終歲尾,對情義的表達猶如波浪翻滾,一浪接一浪,不知何時止息。自進入放假模式以來,各種理由編織的聚餐邀請,通過郵件、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不斷傳達,紛至沓來,不由讓人感到惶恐和不安。
朋友聚餐本是人之常情,不會讓人生畏,倒是酒精的威力讓我敬畏三分,甚至發怵。一般情況下,豪言壯語之后,三杯兩杯落肚,竟不知東南西北,酒后丑態也時有發生。因此,不勝酒力的我開始對這種場合避之不及。朋友相聚,聯絡感情委實必要,但以不醉為高,以盡興而不失態為佳。可是理想和現實總有一段距離,就在半個多月前,讀研階段相識的幾位同學,長途奔波來到敝縣造訪,一時幸甚至哉,忘乎所以,賓客未醉主人先醉。后來朋友新買的手機竟不翼而飛,盡管及時返回就餐的飯店調來監控細細查找,依然一無所獲。這件事讓我內疚不已,次日惜別,內心也是沉甸甸的。這次聚餐給我提了醒,不能見到白酒就失去戒備,屆時誤人誤事,徒增遺憾。
可是近階段聚餐活動集中爆發,甚至有的邀請言辭鑿鑿,讓人推辭都顯得無能為力,只能恭敬不如從命。看來我還是超不了凡,脫不了俗,心在靜止,身在行動——該赴會的時候我還是前往的。
昨天晚上是與數十位闊別多年的初中同學相聚。
我很佩服Z同學和M同學的號召力,同學會規模頗為宏大。20世紀80年代的初中同學,我們已經有20多年沒見了。久別重逢,帶來的是驚訝和欣喜,也感到人生的無常。有人說,歲月是把鋒利的刀,將青春慢慢消磨,慢慢刻蝕,青絲讓位于白發,粉面作別于皺褶。似曾相識的面孔,執手相望,不由喟嘆無情流光將人拋卻,滄桑歲月或多或少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記。當年精瘦的小猴子如今腆著大肚子,讓我腦子快速搜索當初的糗事一籮筐。當年被老師抓住早戀的青梅竹馬,竟然終成眷侶,精神抖擻,滿面春風,侃侃而談,幸福已然寫滿臉頰。曾經精神矍鑠的老校長已經滿頭銀發,老年斑也若隱若現,這與記憶中他在學期初開學典禮上容光煥發的形象對不上號,強烈的反差讓我鼻子有點發酸。有幾位教過我們的老師也蒞臨現場,他們同樣也被歲月改變了模樣,衰老也是不可掩飾。此情此景,讓我真切體會到長江后浪推前浪,人生無處不代謝。而新陳代謝正是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由不得凡人的阻攔。
據說此次同學會早有同學籌備良久,對游走異鄉的我來說,真的感謝有此機會再續前緣。這么大規模的聚會肯定費了不少周折,如果沒有熱心和耐心,是不會促成此事的。
從傍晚六點左右,同學們陸續光臨,到七點多,宴會正式開始。開場由M同學主持,他在行政領導崗位上歷練多年,如今講話也是很有條理。
熱情洋溢的開場白之后,德高望重的老校長代表培育我們的老師發言。他說當時對我們關心不夠,如今看到我們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成了社會棟梁,也是很欣慰的。他很感謝我們的盛情相邀,也祝愿各位一切順利。老校長的講話依然鏗鏘有力,仿佛把我們拉回到二十多年前。緊接著是頗有建樹的個別同學發言,也是少不了一番客套和祝福。到了七點四十左右宴會正式拉開序幕。
萬惡的白酒依然是表達敬意的象征物,頗為強勢地統領整個宴席,每桌皆然。老朋友相聚,觥籌交錯是少不了的,先是酒過三巡,杯杯見底。這些50多度的液體燒得我喉嚨生疼,胃囊灼熱,本能的排斥讓我坐立不安,無奈之下還是強作歡顏、默默相守、堅持到底。三巡之后,還有五巡,然后是個別加強。有同學提議我作為代表向老校長敬酒一杯,可是我知道我們這里的規矩是敬酒之后我還要陪酒幾杯。掂量自己的酒量,也只能在心中默默請求老校長原諒。自己堅守陣地都勉為其難,更不要說開疆拓土了。輪番上陣的喝酒,讓我無力抵抗,然后約上同病相憐者外出暫避風頭。過了一會兒,我看到有人酩酊大醉,手握酒瓶,舌頭發短,言語含混不清。酒醉之后,大腦意識受到限制,不知所以然,對此我深有體會。我想,還是清醒之時看看醉酒之人的夸張表演更有意味。
到了九點多,M再次主持,提醒大家沒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合影之后,各自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