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麗水的千年鄉旅
- 開往春天的列車
- 晨旭
- 1751字
- 2019-11-19 18:30:20
被譽為“浙江綠谷”的麗水,山清水秀,風光秀麗,是長三角地區的一塊“凈土”。同時,也是一方古老凝重的熱土,自建制以來的一千四百多年里,麗水人在此創造了黃帝文化、劍瓷文化、廊橋文化、畬族文化、茶文化等獨特的地域文化。
然而,由于麗水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地勢以山巒、丘陵地貌為主,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盡管這里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但因為地理條件的制約,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文化遺存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近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發展戰略,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蓬勃發展。特別是2016年,為迎接高鐵開通和杭州G20峰會,麗水市依托秀美山水、本土鄉村、特質人文三大優勢,全力推進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轉型升級。
初夏時節,萬物并秀。記者一行赴麗水采訪,發現該市在創建“健康、人本、精致”農家樂綜合體和鄉村特色民宿的過程中,深入挖掘當地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正逐步綻放出別樣的光彩,“有風景、有盆景、有風情、有鄉愁”的美麗鄉旅蔚然成風。
鄉村游,顧名思義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鄉村民俗文化為靈魂、城市居民為目標的一種休閑旅游形式。發展鄉村游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閑產品,而且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資源、維護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筑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發展鄉村游對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大意義,黨和國家及各級黨委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6年,國家旅游局就把旅游主題確定為“中國鄉村游”,在全國范圍內大力發展鄉村游。2007年,國家旅游局再次將全國旅游宣傳主題確定為“中國和諧城鄉游”。
位于浙江西南部的麗水,自古山清水秀,谷幽壑深,花繁樹高,曾被譽為“洞天福地”。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0.4%,位居中國城市森林覆蓋率第二,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這也是一片古老凝重的熱土,一代代勤勞質樸的麗水人,用自己的雙手譜寫了一頁頁光輝璀璨的歷史,是一個彌漫著濃重鄉愁的地方。
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山地氣候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無疑是發展鄉村游的最好“聚寶盆”。加上浙江省在2005年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論斷,在實踐中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已開始帶動全省鄉村游發展。在這個大背景下,麗水市順勢而為開啟了這項“美麗行動”。
經過幾年的努力,麗水從“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的目標定位,到提出“第一戰略支柱產業”;從“生態第一市”“賣空氣”,到走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新路,麗水鄉村游蓬勃發展,逐步構建成以“綠色山水”為主線、“地域文化”為底蘊、“生態”為賣點的大旅游格局。
然而,隨著農家樂數量逐漸增多,麗水旅游經濟遇到了功能單一、同質競爭等發展瓶頸。同時,美麗鄉村建設初見成效,由建設美麗鄉村向經營美麗鄉村轉變的時機已成熟。于是,麗水市在2012年出臺了《關于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家樂綜合體創建工作的意見》,提出在全市創建“農家樂綜合體”這一農家樂新模式。
2013年,麗水按照“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戰略總要求,依托“中國生態第一市”的優勢,將鄉村游與生態精品農業、養生養老產業相結合,大力創建農家樂綜合體。同年11月,浙江省委在專題研究麗水工作會議上提出對麗水不考核GDP和工業總產值,為麗水發展農家樂綜合體提供了更大空間。
“目前,全市農家樂民宿累計完成投資20.24億元,有農家樂民宿經營戶(點)2685家,從業人員3.7萬人,餐位20.49萬個,床位3.09萬個。今年一季度全市農家樂民宿共接待游客366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5%;實現營業總收入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麗水市農辦副主任馬麗華欣喜地告訴記者。
確實,無論是神秀的生態景觀,還是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再到新興的民宿休閑度假,麗水鄉村游以其鮮明的旅游形象、豐富的旅游產品、優美的城鄉環境,在全國鄉村游中獨樹一幟,一路領跑,紅遍了大江南北,“全國旅游看麗水”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它不僅盤活了綠水青山,還釋放了生態紅利。
站在“十三五”發展的新起點上,麗水市更是開啟了邁向“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趕超”的新征程,他們將充分發揮麗水鄉村生態環境、傳統文化和慢生活節奏的優勢,在山水、生態、文化、鄉情上找賣點,在布局、特色、農味、細節、內涵上下功夫,把鄉村游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