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前言

中國有四五千年延續至今的歷史,它有豐富的文化,而宗教是諸種文化現象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對宗教必須進行研究。

美國著名學者、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在一篇文章中說:“我預計社會科學的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他認為,過去一兩百年是西方社會科學旺盛的時期,而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件事是,在西方社會科學里面所有的各種理論和方法都是根據西方的歷史經驗歸納出來的,因為過去西方社會科學者對東方歷史的知識是比較貧乏的。但是從人類歷史上看,中國歷史記錄十分豐富,再加上近年中國的考古發掘的材料也十分豐富,如果能在充分研究和吸收西方歷史理論的基礎上,來分析和研究中國的歷史材料,將會大大豐富和發展當今的歷史理論,得出一些新的更加普遍適用的社會科學法則來。我認為,張光直教授的這一看法很有意義,應引起我們重視。中國有關的宗教文獻和考古材料非常豐富;有關我國原始宗教的材料包含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的各種經典文獻之中,近年出土還有不少新發現,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到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漢文資料至少有一兩萬卷,還有十分豐富的藏傳佛教資料;集結我國本民族宗教道教資料的《道藏》有五千多卷,未收入《道藏》的道教資料沒有統計,大概也總有一兩千卷;有關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材料也相當豐富。特別是我國近些年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和漢族地區的民間宗教做了不少調查,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對這些資料并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宗教發生的影響作深入系統的研究,是否也可以得出若干更有普遍意義的宗教學的理論呢?我認為是可能的。

要創建更有普遍意義的宗教學理論,當然必須研究宗教的歷史與現狀。我們這次會議就是一次討論中國宗教歷史和現狀的會議。如果說我們能在這次會議上提出某種研究宗教的新的系統的理論,當然是很有意義,但這也許不容易實現。不過能否把它作為一個開始,使我們在會后能在對中國宗教的歷史和現狀系統而廣泛地研究中提出一些新的更有普遍意義的理論來,這應該是可能的。

我想,把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作為一種學術理論問題來研究,如果希望取得良好成果,必須是在學術民主的空氣下才能取得。五四前后,中國學術界、理論界呈現出非常活躍和繁榮的局面。當時西方各種思潮幾乎都被引進中國,如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新實在論、尼采哲學、叔本華哲學、柏格森主義、新康德學派、白璧德新人文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等,這些思潮都有學者傳播和提倡;同時還出現了一批企圖調和東西文化的學者和強烈要求保存和發揚固有民族文化的“國粹派”。所有這些派別是在平等的基礎上自由地探討中國文化的發展問題。五四運動這種自由討論的精神是符合當前在破除“歐洲中心論”后世界文化發展的多元開放總趨勢的。參加我們這次會議的學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由于社會背景和信仰等方面的不同,難免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們的會議本著百家爭鳴的精神來自由地進行討論,以期達到互相了解、增進友誼、推動學術前進的目的。

原收入湯一介主編:《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北京國際宗教會議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宜君县| 青州市| 汉寿县| 叶城县| 左云县| 罗山县| 云龙县| 乌鲁木齐县| 崇阳县| 淮阳县| 门头沟区| 集安市| 修水县| 临武县| 贞丰县| 土默特左旗| 凤庆县| 祁东县| 古田县| 天祝| 长宁县| 临夏市| 囊谦县| 宜章县| 库尔勒市| 黄浦区| 多伦县| 慈溪市| 张北县| 类乌齐县| 蕉岭县| 泸定县| 友谊县| 黄梅县| 伊金霍洛旗| 三原县| 宁化县| 肥西县| 怀来县|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