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看著這個健壯的小伙子,覺得他還和自己的眼緣,就幫他一把好了。
那位先生從口袋里拿出一把錢,數出八毛錢給李子常,然后又對他說,
“這樣吧,我這里需要一些柴,你送十天柴來這里吧。”
“這是真的嗎?真是太謝謝先生你了,能買我的柴,謝謝,謝謝。”
李子常對著先生行禮,表情又高興又感激的,這可是幫了他的大忙了,他今天還在煩惱,怎么有錢買米呢?
有人買柴了,就等于有錢買米了,就等于他們家有飽飯吃了。
這是多么值得高興的事情,在他這個家庭的狀況,那可是雪中送炭的驚喜!
“不用客氣,我是需要柴,你送柴過來,我也省功夫,但是你的柴送過來,一定要是干柴。”先生單手摸著胡子一臉和善的說。
“這個先生,你放心,我一定會干好這件事情的,真是太謝謝先生你了。”李子常差點就想下跪了。
“沒有什么事情,就走吧。”先生交待好了事情,要送客了,他回家還有很多事情忙呢!
“好的,謝謝先生你,我就不耽誤先生,你的時間了,謝謝,謝謝。”
李子常千恩萬謝的,對這位先生行了個大禮,今天出門遇貴人了。
這些天砍柴能賣的出去,買米的錢就有著落了,家中的生活,會一天天的好起來。
李子常拿著這些錢,到集市里面去買米,可他把身上的錢都拿了出來,看著這么可憐的一點錢,能買多少米呢?
他還記得來的時候,心里決定一樣米買一半的,糧鋪還沒關門,里面有一個老板,兩個伙計,店里面沒有客人。
他看了一看里面的糧食,把手中的錢攤開,對店里面的老板說,
“老板,我要買一點大米,一點雜糧。”
店鋪老板是一個中年精明商人,個子不高,皮膚白凈,正在店鋪看賬本。
店鋪的老板看著這位客人,他也認識,也知道他們家貧窮,可別人是用錢來買東西的,并不是來討乞,沒必要看不起人,得罪人。
店鋪的老板接過了李子常遞給他的錢,打個顏色給伙計,店里面的伙計,一個拿著一個小袋子裝雜糧,另外一個拿著一個小袋子裝大米。
兩個伙計是年輕小伙,在店鋪工作多年,很得老板信任。
兩個伙計都裝好了糧食,拿到了李子常面前,把糧食遞給他。
李子常接過手中的糧食,這兩袋子并不多,一家人省省省的,只能吃一個星期,不過后面這十天都有進賬,之后會有錢買米的。
李子常開心的拿著兩小袋米,手中拿著挑柴的竹竿,高興地回家里去。
李子常手中拿著一袋米,高興的回家里去,他從鎮上回家里,走路也要半小時的,那也沒有辦法,現在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兩條腿,只能看快步的走唄!
李子常經過了一天的勞累,因為他年輕,又常年練武的,可他身體還受得住,常年都是這樣干的了,并不覺得很辛苦,他一個漢子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李子常打開院子的破木門,走進這個破舊的家里。
妻子在房子里面照顧孩子,父母都還在床上躺著,也許是沒有米的關系,房子里面的廚房,還沒有煮飯的痕跡!
應該是等他買米回來再煮飯吧!
妻子這么的辛苦,她還是在坐月子,應該多休息,在床上多睡覺,才能好好的養好身體!
李子常有點心疼妻子,不顧身上的勞累,快步走向廚房,進了廚房,打開剛買的一袋米。
洗干凈廚房里的鐵鍋,他準備煮一鍋粥,今天買的新米,又有了生意,為了慶祝,今天就煮白米粥吧!
能吃上一碗白米粥,也是不容易了,他們家里都沒有種田,只靠買米的生活,是不舍得買這么貴的米的。
除了過年過節,平常家里吃飽飯都難,何來有新的米粥吃?
也不是他們不勤快,可他們這些窮的叮當響的人,家中又沒有田地,村里面的地都是地主的。
村子里面的地主,心地也不好,經常的壓迫著租地的人,很多時候都要提高租金,讓那些種他地的人,家里人也沒能夠有飽飯吃。
那么租地種莊稼,不是一個好辦法,向他們家里的的人,從來就沒有種過地的,租了地也種不好莊稼,不好莊稼,代表著沒有糧食吃,難那,難難難。
他們又不想租地主家的地種,也只能靠砍柴為生了,每天只能勉強維持兩餐。
可那些租地主家地種的人,又怎么能很容易?
辛辛苦苦的干一個季度,老天爺開眼還好,如果老天爺不開眼,有個天災人禍什么的,辛苦的干一個季度,都不能還上租地的帳。
地主家來收租,你沒有錢給地主家,沒有糧食給他們,就讓你家里的兒女抵債,女兒給他們做偏房,兒子就讓他們在地主家做長工抵債。
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經常會發生,現在已經是清朝倒塌了,在這個外國人虎視眈眈,中國人整天下的年代。
他們這些人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這樣的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了。
李子常相信,總有一天自己佳能,吃上飽飯,過上好日子。
上天不會讓自己家,永遠都是那樣貧窮的,我要更努力的打拼,要讓父母和妻子女兒過上好生活。
這樣的日子,不會是夢吧?總該有到來的一天吧!
希望這樣的好日子離我們不遠了。
李子常心中很是有期望的在廚房做飯,他一個大男人,經常就幫忙做這些事情,煮飯對他來說,都是很輕松的事情!
在外面打拼這么辛苦,他都做了,煮飯這么輕松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學會,只是廚藝不怎么樣。
也沒有很多的食材,讓他練廚藝,想要好的廚藝,就必須有資源學習,就像學習和畫畫一樣,有好多學生教,但你也必須有資源學習,那些東西都很費錢的。
不是他們一個窮人家能消費的起的,筆,紙,墨都貴,能消費得起的,都是有錢人,可那些有錢人家的子弟,又有幾個人,喜歡讀書,認真讀書的呢,他們在浪費生命,浪費資源,浪費著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有的人生下來就生活的很好,年輕的時候,生活的好,年老的時候就生活在悲慘之中,那是因為他們把祖上的財產都敗光了,才會是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