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7年,孝文皇帝劉恒駕崩,太子劉啟繼位。數(shù)月后,在一次家宴上,孝景皇帝劉啟有一些醉意,當(dāng)著大家的面說:“朕百年之后傳位于梁王”?;侍蟾]氏聽了心里非常高興。這個時候太后的堂侄竇嬰立馬起身,說道:“陛下喝醉了,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約定父子相傳,怎么能傳給弟弟呢”。漢景帝劉啟立馬拍了拍腦門說道:“對對對,是我喝醉了”。太后竇氏由此憎恨竇嬰。
梁王名曰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很得太后喜愛,和皇帝劉啟是同胞兄弟。就在劉啟還是太子時,一次吳王劉濞的世子,跟隨父親來長安朝見。吳王世子陪同劉啟飲酒下棋,在下棋的過程中發(fā)生爭執(zhí),太子劉啟拿起棋盤,失手打死了吳王世子。年紀(jì)還很幼小的劉武見此,大聲喊叫:“哥哥殺人了,哥哥殺人了”。聞訊趕來的竇皇后見此,憤怒地訓(xùn)斥劉啟,但由于是太子的緣故也免于了罪行。再加上竇氏平日就很喜愛小兒子,對劉啟就更不待見了。
但即如此,帝位也沒有竇太后希望的那樣傳給劉武,而是傳給了景帝的兒子劉徹。孝武皇帝劉徹繼位之初,有意推行儒家學(xué)術(shù),任命儒生趙綰為御使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而此時的太皇太后竇氏,信奉的是黃老之學(xué),清靜無為的思想。于是很討厭這些儒生的行為。一次,趙綰的言論,以后有事不必向東宮請奏,惹怒了太皇太后竇氏,趙綰、王臧都被下獄,然后自殺。直到竇氏的離世,漢武帝劉徹才放開手腳,罷黜百家,推行儒學(xué)。
回看竇氏的一生,呂雉做皇后時,作為良家子入宮。之后被賜給了當(dāng)時的代王,后來的孝文皇帝劉恒。為劉恒生了長公主劉嫖,景帝劉啟,和梁孝王劉武。一生跨越六朝,影響了三位帝王。做皇后時,內(nèi)理后宮,受到丈夫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影響,信奉黃老。做太后時,由于喜愛小兒子,有意立小兒子為嗣,但在大臣的反對下,也沒有多做堅持。
武帝繼位六年后駕崩,做了六年的太皇太后。她這一生,見證了西漢王朝由凋敝走向強(qiáng)大,由貧瘠變?yōu)楦皇2坏貌徽f,西漢王朝這幾十年的向上發(fā)展,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在。
竇后和呂后,同樣是影響了三朝的太后。但是和呂后不同的是,她沒有像呂雉那樣胡作非為,而且死后也得到了善終,恩澤了竇氏家族。其原因同樣也可以歸納于以下三點。其一,自身性格使然。出生寒微,當(dāng)上王后,實屬偶然,代王的正妻早逝。當(dāng)上皇后,也是由于諸呂興亂,大臣迎立代王劉恒為帝,更屬偶然。有前車之鑒在,加上自身性格,必然不會像呂后那樣。其二,丈夫劉恒對其的影響。劉恒是歷史上的賢君,體恤愛民,勤儉治家,勤于國事。作為丈夫的妻子竇氏,多年來耳濡目染,受到了很深的影響。其三,繼承人的果敢,性格的堅韌。相較于惠帝劉盈性情的羸弱,作為竇氏的兒子劉啟,和孫子劉徹,都不像劉盈那樣,而是頗有一番作為的明君。劉啟能遵循父親遺留的政策,與民休息。而劉徹更是歷史上的雄主,必然不會像劉盈那樣,給呂后很大的空間施展手腳,因此也成就了竇后的英明。
孝文皇后竇氏,剛好成為一個,相較于呂雉的反面教材,樹立了一面銅鏡,留給后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