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師生溝通
  • 劉翔平
  • 3937字
  • 2019-12-06 20:01:58

第三節 溝通的人格基礎:自我肯定與尊重他人

一些人認為,人際交往的前提是善解人意,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可問題沒有那么簡單,如果交往中我們一味應和他人,失去了自我,反而會形成依賴或混亂。其實,人際交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主體性,另一個才是對象性。交往是兩個主體平等對話與分享經驗的過程。

人際交往的前提是人人平等的安全感,師生關系也不例外。要想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人際關系,教師首先解決的心理問題是如何形成獨立性和自主性,成為一個在交往中有主見、有意志的主體,即形成“我是我自己的主人”的意識。在心理咨詢中,這個概念叫作心理界限,即不受他人的侵犯與影響,保持自己的立場。保持自我界限不是抽象地形成“我是我自己,我不同于他人”的主觀感覺和自我意識,而是指具有道德原則,形成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信念,做事與做人有明確的立場和原則。這是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人生信念,是心理成熟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的感覺所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時的情緒所決定的。所以,有獨立人格并非易事。

同時,身為主體并擁有獨立人格的教師還要秉持共情與關愛的態度,即將對象視為具有同樣平等的獨立人格和自主性的個體,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愿意幫助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在交往時又不能不受別人的影響,不能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立場,但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與他人相處,教師首先要形成自我肯定的信念、態度和行為。

一、什么是自我肯定

簡單地說,能尊重、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能尊重別人,相信別人是跟自己一樣擁有同樣權益的人,就是能自我肯定的人。自我肯定的基本精神就是自我尊重與尊重他人。

教師要具備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面對復雜的環境,要有勇氣成為真正的自己并勇于表達自己的立場,形成自己對世界、他人和自我的獨特理解,成為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善于處理師生關系的人,一定是真誠、堅定、自信、關懷與慈愛的人。

就行為的表現來看,一個自我肯定的人能以直接、真誠且合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愿望、意見、感受與信念。健康的自尊自重意味著一個人能夠欣賞自己的優點和價值,但不狂妄自大。如果一個人不能先看重自己,那是不可能要求他能真正地尊重別人的。

作為教師,我們有如下權益:

①只要不侵犯別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能增進自我尊重的行為方式。

②被尊重和被愛的權利。

③有說“不”而不用承擔罪惡感的權利。

④有表達經驗、情感和意見的權利。

⑤有改變主意的權利。

⑥有就個人需要提出請求的權利。

⑦有尋求信息的權利。

⑧有犯無心之過但需要為行為后果負責的權利。

⑨有認為自己還不錯的權利。

⑩有為自己的行為提出辯護的權利。

?基于個人權益保護,有不說理由或不回應別人問題的權利。

做到這些,我們就維護了自己獨立的心理界限,在交往中就不會被他人誘導和影響,能夠始終作為主體而與他人平等地交往。

二、尊重他人

更重要的是,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尊重他人同樣擁有的行為表現與情感表達的權利。自我肯定意味著中庸地利己但不損害他人,其最高境界是利己又利人。教師不僅要具備獨立的意志和道德原則,而且還要具備對他人需要的敏感,對他人同情與理解的能力,對他人愛的能力。具體而言,教師應包括如下素質與能力。

1.尊重與理解他人

學生最主要的心理需要就是擁有一個自由的、安全的心靈世界,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不被打擾的隱私空間。在這個領域里,他是自主的、安全的,是自己的真正的主人。教師如何才能滿足學生的這一需要呢?那就要做到共情與傾聽,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

共情是對學生的想法和情緒感同身受的過程,即完全理解和體驗了學生的感受,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共情要準確,不能想當然地以自我為中心去猜測孩子的內心,而是要徹底擺脫自我中心,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共情不是以教師的判斷為準,而是以學生的判斷為準。只有當學生感覺到被理解和共情了,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本書大量內容會介紹這樣的溝通技巧。

傾聽是指愿意傾聽學生的表達,既包括聽的意愿,也包括聽的技巧。學生有表達自己心愿和行為的需要,要想真正成為表里如一的自我,表達內心的心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卻往往是自我中心的,他們不善于傾聽學生,因為他們覺得學生的表達是幼稚的,沒有什么價值。

教師要看到學生雖然幼小,但是也是與自己一樣具有同樣權利和尊嚴的主體,他有自己的愛好、心愿、夢想、個性和習慣,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存在。他的行為和想法也許與教師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是他有權利這樣想和這樣做,實際上只有他自己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分享

教師還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有能力與學生分享有益的經驗,引領學生從事有意義的事情,為他們提供示范與樣板。學生不僅需要被理解與尊重,還需要被引導著去學習和體驗充滿正能量的事物。教師要幫助學生展開無限的機會,多參與和引領學生從事雙方都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從中選擇和了解自己的愛好與價值觀。

3.人人平等,公正待人

對于學生健康的心理成長而言,來自教師的最大傷害就是教師偏心,不能秉持公正原則來對待學生,對學生的標準不一致。有些教師對學習好的學生笑臉相迎,而對學習差的學生惡語相譏;對給自己帶來利益的學生態度好,而對有損于自己利益的學生則態度惡劣,完全根據個人喜好和標準來對待學生,缺少公正與公平之心。這樣的教師往往情緒化,高興時,對待學生態度很好;不高興時,對待學生非常差,缺少穩定的的標準。教師不能平等待人往往導致學生在與教師交往的過程中缺少安全感,缺少心理的內聚力,價值觀混亂。

4.無條件的愛

大愛無欲。無條件的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愛不附加任何條件,無論學生發生了什么問題,無論學生如何妨礙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會妨礙這些教師內心中愛的態度。

心理健康的教師是善良的人,總是能原諒與寬容學生。也許學生與教師沖突激烈,使其憤怒異常,但是在內心深處,他仍然覺得學生是尚處在成長過程中的不成熟的人,只是有缺點的人,而不是壞人。沒有一個人是絕對的壞人,只有有缺點的人。這缺點有時可能是心理創傷導致的結果,學生往往不能為此負全部責任。親和性高的教師的一個特點是不記仇,善于遺忘,尤其是不放大他人的缺點,不將行為上的缺點與整個人性聯系起來。他們認為他人本質上是好的、善良的,缺點是局部的、暫時的,是沖動與幼稚的結果。其實,這種對于人性善良的相信是教師本身長期接受的家庭教育的結果,是教師的善良本性使然,并不是裝出來的態度和技巧。具備這種素質的教師本性是平和的、溫情的,很少抱怨這個世界和他人,因為他本身就是樂觀和與人為善的。

三、教師的兩個常見的不良關系模式

從上述人際界限來說,在人際關系領域,教師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是以兩個相反的極端的方式出現的:一個是越界,侵犯學生的心理領域;另一個是退縮,不能維護自己的基本權益和心理需要。

1.控制型教師

控制型的教師往往把自己的利益與需要放在首位,這樣的教師有意或無意地逾越了學生與自己的心理界限,侵犯了學生應有的基本權利。他們將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強加在了學生身上,無視學生的自主性和成長性,把學生當作管教的對象。

控制的特點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優勢、資源優勢或者權力優勢來影響對方,使他人順從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想法替代他人的想法,把他人當作手段與工具。

控制有許多手段,包括批評、教育、命令、懲罰、限制人身自由等。其語言方式是命令式的,如:

你給我從窗臺上下來,就你能耐!

我是老師,你必須聽我的!

我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必須完成作業!

我不管你有什么原因,這個事情都要完成!

不要找種種借口,要勇敢面對困難!

別人都能做到,你有什么特殊的?你也是人!

應當指出的是,硬控制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的心智不成熟,經常出現違背行為規范、不禮貌、攻擊別人或沖動等行為,確實經常需要成年人來管理。關鍵是教師要分場合,合理地使用硬控制。

什么情況下使用硬控制為好呢?

當學生的行為有危險的時候,如攀爬陽臺、玩打火機、打彈弓亂射。

當學生的行為明顯打擾到別人的時候,如在班級中亂走動、說話、出口傷人。

當學生的行為舉止違反行為規范時,如不按時完成作業、言而無信、說謊、隨意拿別人的東西。

教師使用控制時,一定要注意針對行為而不是針對感受。例如,學生上課遲到,你只需要說:“現在已經8點15分了,你遲到了。”而不用說:“你總是遲到,全班30多人,就你特殊!你的自制力就那么差?這點基本要求還要老師天天提醒你?”

在教育中,控制的使用越少越好。因為控制造成的感覺是學生不喜歡的,誰都不喜歡被控制。被控制的學生,要么出于權威而服從,要么公然反抗,無論何種結果,都損害了學生的自主與尊嚴,妨礙學生的成長與成熟。

2.冷漠型教師與退縮型教師

冷漠型與退縮型的教師與控制型的教師剛好相反,他們出于對人際交往的不自信而疏遠學生。這種教師的心理問題主要是不能肯定自己的基本權益,不能自信地與學生深交與相處,給學生的印象是冷漠無情。這樣的教師總是與學生保持一段距離,讓學生覺得無法接近,他們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

相對而言,冷漠型教師甚至還不如控制型的教師受學生喜愛。因為控制型的教師雖然急躁,越過了心理界限,但是還是熱心與關愛學生的,是對學生負責的,只是方法不對。而冷漠的教師關心自己甚于關心學生,不敢對學生負責,由于內心的軟弱而把自己藏起來,根本無從影響學生。

退縮型教師的另一個問題是無主見,無真正的原則,所以處理學生的沖突時沒有獨立和清晰的見解,有時根據他人的實力或權力來決定自己的態度。例如,遇到兩個學生打架,他不是根據對錯來公平地處理問題,而是根據誰更加厲害、誰更加難以管教來處理問題,往往對弱者不公平。

此外,退縮型的教師由于內心缺少強大的道德原則,所以易受環境的影響。他人的權勢、他人的態度和外在的流行都對其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他經常出于恐懼或軟弱來屈從于他人的壓力,不敢成為真正的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泾阳县| 盘山县| 永康市| 徐水县| 玛纳斯县| 改则县| 德阳市| 长岛县| 鞍山市| 镇康县| 南召县| 大安市| 高要市| 英吉沙县| 依安县| 会宁县| 张家口市| 大新县| 固原市| 安远县| 四川省| 通州区| 海门市| 连州市| 梅州市| 蒙山县| 晋宁县| 治多县| 景洪市| 松潘县| 桂东县| 政和县| 上林县| 五莲县| 七台河市| 无棣县| 蒙城县| 徐州市| 乌鲁木齐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