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家當

  • 兵荒馬亂來種田
  • 天工杳杳
  • 2152字
  • 2019-11-18 23:47:56

柳絲奕的提議,柳樹全和葛明芳也點頭表示同意,他們三個人確實很有必要坐下來共享一下各自的記憶,以便對這個陌生朝代的各種信息做一個整合分析。

既然決定要在這里好好生活了,他們全家都得快速進入角色入鄉隨俗。

生活環境如此惡劣,他們一家人不太可能單打獨斗什么都自給自足,更不太可能躲在這半山坡上一輩子不和任何外人打交道。

萬一遇到土著的大靖鄉鄰,他們總不好一開口便露出馬腳。

妖魔鬼怪,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比洪水猛獸更加讓人懼怕憎惡。

“哎喲喲,你說,這是個什么地方啊!老頭子,這屋里啥也沒有不說,咋連床都不置一張,還得睡在地上?”葛阿姨確認丈夫沒有其他不適之后,開始擔憂現在的生活質量。

不睡床的習俗,對于現代穿越者來說,簡直聞所未聞。

不僅葛阿姨沒法想象,柳大叔和柳絲奕也同樣一無所知——這跟古裝電視劇完全不一樣啊!

而且這家里豈止沒床,就連張板凳都沒有。

這柳家一家子平常睡臥,就是一人一鋪葦席,柳大睡在靠門口位置,柳大媳婦睡在靠里頭墻邊,柳大姊兒就睡在兩個人中間。

不用的時候,那葦席便可以卷起來,拿麻繩一捆,收拾到墻角不占地方。

不過大多數時間,那葦席還得充當坐具,比如招待客人,總不能都坐在空泥土地上吧,所以真正把它收拾起來的時候也就不多了。

這么一來,他們一家三口人,現在就只能圍著進門處靠右邊一側的火塘,席地而坐。

村里的人也大多跟她家一樣,日常煮飯燒水和睡覺都在這么一個低矮逼仄的小屋里。

不足八個平方,柳絲奕想想都覺得牙疼,因為在現代,她自己一個人的房間都比這還寬敞點。

而且她睡姿不雅,一個人睡一張床都難免做夢滾下床,現在想象那全家人擠在一堆睡地鋪的情景,豈不是一人打個滾兒就到頭了?一個不小心還可能撞在煮飯鍋上。

在這個家里,唯一能夠稱得上家具的,只有靠里頭墻邊一只大大的木頭箱子,里面堆放著不多的糧食和錢物。

這么點破家當,全部由她阿娘柳氏經管,也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怪一家人都這么黃皮寡瘦的,沒有一點好氣色。

按照柳大的記憶,目前他們全家耕田六十來畝,但實際上來說,大靖朝的一畝地不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公畝土地,比那個面積應該遠小很多。

不過這倒不重要了,因為且不管它究竟有多大的面積吧,反正就是一個計量單位而已,該繳納的稅收都是按照法律規定的固有數量來征收的。

也就是說,不管他們全家一年到頭,種還是不種地,或者哪怕只種出了一畝地。

身為農戶,到了秋收的時節,他們家都必須繳納按六十畝土地計的公糧,也就是六十斗的糧食,這就叫課稅。

這六十畝地同樣也是以柳大一人四十畝地,柳氏一人二十畝地來計算的。

到任何時代,種地的農民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好手。

在這個商品流通還不甚繁榮的社會里,除非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農人們會拿出來售賣的糧食更是少數。

通常在秋收繳納稅賦之后,農家僅只留下一小部分糧食,以應對日常的必須消耗。

尤其是在豐收年景,大部分的農獲,都會被他們未雨綢繆地囤積下來,藏在房前屋后的地窖或者僻靜陰涼的山洞里,以備荒年。

可是,在之前的數年中,干旱少雨等自然災害直接影響了土地的收益,導致柳大家如今沒有一點老本可吃。

大靖朝的物產豐富,但白蕓里這個小地方土地比較一般,雖不到瘠薄的程度,也遠遠談不上膏腴之地。

他們這里常種的糧食還是粟黍菽麥①幾種古老的作物,產量本身就不高。而她家土地上的莊稼,按照今年到這時候的長勢來看,也不會是一個大豐之年。

以柳大之前的估計,一畝地的收益最多能達到平常的三分之二。

她家的六十畝田地中,山腳的平地里有五畝左右的黍,也就是一種稍有黏性的黃米。

這種糧食脫殼后的口感更為順滑,被當做好米,年節供奉天地祖宗必須要這種黏黃米做的米糕祭拜。是以家家戶戶都會種上一點,卻不用作主糧。

她家在山腳下還有五畝地的小麥,都是去年秋天種下的。

在如今入夏以后家家糧倉吃得見底的情況下,過幾天就將收獲的小麥,可以幫助農戶們度過春夏主糧不足的這段艱難時期。所以,有時候小麥也會成為物品交易的媒介。

農家當年產出的麥子還要留下一點,用作冬日里的祭祀,一般是煮成麥飯供奉。

大靖朝現在的農村脫殼,大多一亭或者幾里才見一個碓房,使用木制的舂米機。

農人自用的石磨,還是凹底磨盤和磨棍那一套家伙事,也有用碓窩或者叫舂窩的研磨器。

總之家用的工具都比較小,也就能擂點芝麻磨點姜蒜。

圓形的大石碾其實也有,但是少數地主家才用的東西,用人工要費大力氣推碾,還沒有大范圍普及。

所以這里的人還普遍沒有吃麥粉面條的習慣。或者說,小麥面條還沒被發明出來。

因而在柳家大多數時候,麥子只會舂成帶著麩皮的粗碴,摻和著小米飯或者豆飯一起吃。

她們家還有從山坡底到半山上拉拉雜雜總算作五十畝的田地,是粟菽間作,也就是小米和大豆的間種,那才是他們日常最基本的口糧來源。

粟也就是柳絲奕見過的普通小米,被這個時空的人們視為百谷之首。

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除了產量能基本保證以外它最大的特點是耐旱,是白蕓里乃至大靖朝百姓最最重要的主食。

不過她們這邊的大豆,還不是柳絲奕常見的普通黃豆,而是介于黑豆和黃豆之間的花皮或者灰皮大豆,產量一般,比粟少得多,屬于為了土地的肥力不種不行的作物。

對于吃慣了精碾細篩的大米白飯和白面饅頭長大的柳絲奕來說,以上粗糧都是她媽葛三仙兒的養生用品,現在一下子要她頓頓吃了……

管它的,反正也沒有其他選擇。沒有它們,全家人就沒有飯吃,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合水县| 安国市| 巴彦县| 马龙县| 天镇县| 吉林市| 金溪县| 洛川县| 康保县| 柘荣县| 南雄市| 石泉县| 平遥县| 长海县| 漠河县| 库车县| 景宁| 东山县| 苍山县| 界首市| 友谊县| 宜川县| 黄山市| 额尔古纳市| 嘉荫县| 思茅市| 浏阳市| 满洲里市| 乐安县| 右玉县| 石楼县| 雷山县| 兴义市| 陆良县| 昌都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天长市| 西青区| 雅江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