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人民軍打下漢城后,李承晚和南朝鮮行政當局逃到大田行使職能,他們得到了美國操縱的聯合國的支持,以此維系著民心軍心,否則早完蛋了。金日成則決心搶在“聯合國軍”到達之前攻到朝鮮半島最南端的海港釜山,拔掉敵軍上陸據點,盡快結束戰爭。人民軍立刻發起了第二次戰役,朝鮮史稱“水原戰役”。
水原戰役一開始就是殘酷的。人民軍要攻占水原,必須渡過漢江占領永登浦,永登浦是漢江南岸的交通中樞、通向水原的必經之地,因此就成了南朝鮮軍漢江防線的核心。
南朝鮮軍首先依麥克阿瑟之命炸毀了漢江大橋殘骸,人民軍所向無敵的T-34圍在江邊焦急而又無奈地轉圈,步兵只好乘船強渡漢江。南朝鮮軍守在漢江南岸拼命射擊,一些從蘇聯回來的人民軍軍官按蘇軍強渡江河的戰斗條令部署攻擊,一批又一批人民軍步兵口喊“金日成萬歲”倒入漢江,江面上浮尸一片,僅第四師就丟了兩千人,傷亡極其慘重。激戰后,不屈不撓的人民軍步兵雖在多處過江,南朝鮮軍卻死守不退,戰局陷入僵持狀態。直到第三天早上,人民軍工兵修好了一座鐵路橋,讓四輛T-34沖上南岸,南朝鮮軍這才棄地南逃。7月5日,人民軍奪下了水原,四師和一〇五裝甲旅的一個坦克團過江后由T-34開路,輕松奪下水原機場,7月5日夜就馬不停蹄朝烏山撲過來。
登高北眺的史密斯中校發現水原方向有部隊運動,他仔細地調了調望遠鏡焦距——坦克!T-34!
“開炮,馬上開炮!”中校立即發出命令,美軍炮兵隨即發射出了美軍在朝鮮消耗的數千萬發炮彈中的第一發。
7月5日晨7時,朝鮮人民軍與美軍的地面作戰開始了!
一群群炮彈呼嘯著落在坦克群中間爆炸,但那些鋼鐵怪物似乎根本就不在乎,不管炮火如何猛烈,仍在滾滾向前,中校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美國武器會不起作用?
所有的美軍士兵都開始猛烈地射擊,有效射程四百米的無后坐力炮竟在七百米處就開始發炮。
榴彈炮射擊,不起作用!
無后坐力炮射擊,不起作用!
康納少尉朝距離自己只有十四米遠的兩輛坦克打了二十二發火箭彈,還是不起作用!
只有當那門發射反坦克炮彈的榴彈炮開始吼叫時,人民軍領頭的坦克才停止前進開到公路邊上,讓其他的坦克繼續前行。被打壞的坦克中跳出三名人民軍戰士,他們端著一挺蘇制轉盤機槍猛烈掃射,當場擊斃特遣隊一名機槍副射手,這個無人知曉姓名的特遣隊員是朝鮮戰爭中第一個被打死的美國人。
美軍亂炮轟來,三位人民軍戰士一起倒地。
中校高興還沒幾分鐘,人民軍坦克又沖上來了,其中一輛一炮就干掉了美軍那門反坦克用的榴彈炮,美軍防線被突破了。
一輛接一輛T-34猛沖過防線,一邊射擊一邊互相掩護著高速前進沖向南方,根本就不與中校戀戰,饒是如此,幾分鐘內,還是有二十個美國兵變成了死尸。
回過神來的中校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碾碎了自己防線的T-34朝后方跑沒了影,情知大事不好,戰前的自負頃刻間無影無蹤。驚魂未定的美軍士兵更是呆若木雞,這就是長官們嘴里所說的“金日成土包子”?
一些年輕的美軍士兵開始逃跑了,那些開往特遣隊后方的T-34則沿路引爆中校貯存的彈藥,碾碎中校的電話線,該死的無線電又被淋濕受潮,中校與后方的所有聯系都斷了!
厄運還未結束,人民軍的步兵隨著又一批坦克殺過來了,槍炮聲在美軍防線上響成一片。中午時分,人民軍四師十六團、十八團分別包抄了中校的兩翼,開始圍攻中校的核心陣地。在士兵逃掉后,特遣隊的軍官們親自操炮與T-34展開決斗。2時30分,中校向殘存的部下發表了出征以來的第二次演說,調子相當悲壯:
“為保持實力,我決定立即撤退,只有撤退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許多年以后,美軍戰史記載,“史密斯特遣隊”的撤退變成了潰退、逃跑,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親自組建的拳頭部隊出盡了丑。美軍官兵們蹚著稻田的泥水往南飛跑逃命,同伴的死尸丟了,傷員丟了,最后連逃起來太礙事的大皮鞋都丟了。人民軍甚至都沒有追擊,只用機槍火力追殺了大批美國特遣隊員,整個特遣隊死亡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五。
美軍在與人民軍第一次交手中丟盡了面子。它敗得如此之慘,連美國軍政要員們自己也稱特遣隊為“失敗的嚇唬人的東西”“傲慢的實力顯示”。美國人非常忌諱提起這次戰斗,二十年以后在日本出版的《時代》周刊才詳細介紹了美軍這次戰斗的慘狀。
在東京,麥克阿瑟開始向美國總統驚呼:“人民軍可以和上次大戰中任何最優秀的軍隊媲美。朝鮮戰局很嚴重……北朝鮮軍隊裝備的裝甲車輛性能良好,具有類似過去德軍那樣的能力。步兵的素質也是第一流的。朝鮮軍隊今后可能進一步采取蘇聯式的領導方式、技術和中國式的戰法相混合的那種戰略和戰術。不能認為朝鮮軍隊是非正規部隊而過低估計他們……除了已經要求的兵力外,我進一步強烈要求緊急增援由四個師組成的一支部隊。情況正在發展成為大規模作戰。”
僅僅兩天以前,麥克阿瑟還提出兩個師足夠用,現在他卻把數字翻了一番。參謀長聯席會議無法擺脫這種基本戰略數字:如果滿足麥克阿瑟的所有要求,美國陸軍將全部投放到朝鮮作戰,而西歐和美洲大陸就不會有任何士兵進行防守。
但是,生米已經做成熟飯,參謀長聯席會議也無可奈何。朝鮮戰局的困境被麥克阿瑟描述得如此嚴重,參謀長們認為除了替他盡量搜羅兵員,并盡快空運到朝鮮以外,別無選擇。
麥克阿瑟開始指揮他的上級們了。
朝鮮史籍則充滿自豪:“我軍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戰斗中,幾乎全殲美軍步兵和炮兵一個營,使其陷入癱瘓狀態。”
人民軍的初戰勝利自然也使毛澤東和斯大林高興不已。朝鮮同志若能只靠自己贏得勝利,那肯定是這場戰爭的最佳結局,中蘇之間也會少掉許多難言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