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哈代和里特伍德的合作
- 智慧源于真知:名人故事
- 李問渠
- 809字
- 2019-11-13 16:47:16
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比里特伍德大8歲,他倆相識于1904年。當時里特伍德還是三一學院的學生,哈代曾為他的分析學老師擔任過助教。1907年里特伍德畢業后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教,1910年又回到劍橋,接替了數學家阿爾弗雷德·懷特的職位。此后的一年中,哈代寫了多篇有關級數的收斂性和求積分的論文,漸漸在分析學方面有了名氣;里特伍德則證明了級數理論中一條著名的定理,并且對數學的判斷力和鑒賞力已基本成熟。共同的興趣和扎實的功底將他們聯系在一起。從1911年起,他倆開始了長達35年之久的合作研究。
其實在這30多年里,有近20年的時間,哈代與里特伍德并不在同一個地方。1914年~1918年,里特伍德按照法律規定到皇家炮兵部隊服役4年。而1919年哈代又離開牛津去劍橋大學任職,直到1931年才回來。然而他倆的合作不但沒有因此中斷過,成果還極其豐碩。
他們是怎樣進行合作的呢?原來,通信是他們交流數學思想和研究成果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如果對某個課題有了心得體會或者找到了解決辦法,在思考舊問題的過程中又產生了新問題,他們都會寄郵件通知對方。而且他們達成了一種默契:當一方收到另一方的信件時,如果讀到新的問題,那么收信人先不去看對方的解答,而是自己獨立想辦法去解決,直到取得完全一致的結論為止。然后他們就開始把相應的結果撰寫成論文。先由里特伍德搭好論文的基本框架,用哈代所熟悉的符號表達出結果,然后再由哈代來定稿,以他特有的文筆和寫作風格補充、完善為一篇形式優美、內容嚴謹而充實的數學研究論文。
不明真相的人曾認為,里特伍德不過是哈代所虛構的人物,并無真人存在。哈代返回劍橋之后,他們也一直保持著這種合作方式。35年里,他們聯名發表的論文共有100篇,占哈代論文總數的近1/3,而在里特伍德的全部文章中則占了一半的比例。
讀故事,悟道理:
哈代和里特伍德的合作讓雙方都獲益匪淺。每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把個人的智慧和能力結合起來,就能產生無窮的能量,創造出非凡的成就。科學上如此,任何事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