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劍林深處,崇厄山脈內里。
一片形似五瓣桃花的巨大的湖泊掩藏在崇山峻嶺之間。
湖面止水如鏡,水汽氤氳,霞繚霧繞,透過片片水霧間隙,可以窺探到水面倒映出的美景碎片,風光旖旎秀麗。
湖泊岸邊生長著一片紫色的竹林,繞湖岸邊一周,泛著陣陣紫色光輝的竹葉,夾著霞暈霧氣,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華,襯托著此地,宛如仙境一般,奇幻唯美至極。
五座高聳入云的巍峨山峰圍繞在湖泊四周,正好形成了五峰環水的奇特地貌。
傍水一側的山體,筆直平整,猶如刀削斧鑿一般,聳入云端。
相反一側卻是尋常山峰一般,斜坡有度,崖壁嶙峋,植被覆蓋,云霧繚繞。
五峰的交界處同樣似被刀砍劍劈出來的一樣,齊跟而斷,戛然而止,形成了五座峽谷,峽壁山體平齊劃一,仿佛尺測丈量一般,看去大小形狀出奇的一致,瑰麗無比。
五座峽谷連接著五片花瓣形狀的湖水,期間偶有奇禽異獸略過,與周圍山水,構筑出了一片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
“嗯?”
一道驚疑聲起,整個山谷仿似靜止模樣,竟然給人以須臾間的停頓感,神異非常。
隨后清亮柔和的聲音恍如水波瀲滟,徐徐向外擴散,直至響徹此片空間,在山谷間回蕩數息之后,方才裊裊而逝。
其間升騰于湖面的煙霞也在這一聲疑惑聲中被無形之力悄然破散,就連縈繞在山巔的云霧也在同一時刻微微震顫,呈現出收攏之態。
一哼震山河!
這道聲音的主人修為已然臻至化境,深不可測。
云散霧開,露出了湖中心的一座小島。
島上草木茂盛,種類繁多,卻不顯得雜亂無章,似乎被人為按照某種特殊蘊意,有序栽種。
島上唯一的建筑便是那中心位置的一座竹屋。
竹屋造型典雅別致,分上下兩層,通體以竹子筑成,四周溪流環繞,一片湖中小湖位于屋前,湖畔亭榭廊橋布施,花草樹木如列陣而立,簡約樸素,充滿了韻味。
整個島嶼風景旖旎,俯瞰而下,仿若一道劍紋,浮于湖面,美觀大氣,別有一番飄渺出塵之意。
島心小湖邊,一道身影盤坐于竹木搭建的釣臺之上,其人頭戴斗笠,肩披蓑衣,身著淺色布衣,褲腿挽起,露出了大半截枯瘦的小腿,腳蹬一雙麻葉草鞋,此時正手執一柄釣竿,饒有興致的垂釣綠灣前。
令人驚奇的是,這位釣者所持釣綸并沒有魚線和魚鉤,竿前空空如也,而釣竿前端的正下方的水面上,卻靜靜地漂浮著一把寸許長短的小劍。
此刻小劍劍身垂直立于水中,劍柄柄端微光閃耀,似乎被無形的力量所把持,劍尖朝下,沉入水面之下,好似有什么東西將其往水中拖拽一般。
斗笠下,是一名濃眉怒目,白須銀鬢的老者,其一身簡陋乃至透出幾分粗鄙的衣著,與其正面的氣質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但卻沒有絲毫格格不入之感。
適才那道驚疑之聲,便出自于此人。
原本兀自閉目養神,靜待魚兒自愿上鉤的老者,卻不知為何,突然睜眼,發出了那一聲駭人之聲。
其睜眼的一剎那,眼中似有劍芒閃爍,一股驚人的鋒銳之氣自其身上一現而逝,隨即又歸于平靜,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一樣。
“將近百年了!終于有魚兒愿意上鉤了,呵呵呵,看那幫老東西們還有何話可說?”
言語間,老者向上一甩手中竹竿,奇異的一幕陡然出現。
只見那漂浮于水面的小劍,如同掛在竹竿上似的,也跟著一起飛出水面,而更為驚奇的是劍尖居然連著一條七彩錦鯉,劍尖已被其吞入口中,此等場景著實神異。
“哈哈哈哈!彩鯉吞金,只待龍門,風云際會,一躍成龍,魚鯤騰浪,展翅化鵬,扶搖寰宇,萬古永恒!”
收起小劍,一把將那只七彩錦鯉納入掌中,白須老者仰天大笑,神態狂放,與之前淡泊寧靜的形象大相徑庭。
隨著老者的話語出口,洪亮的聲音仿佛旱地春雷炸開一般,瞬間響徹云霄,整個山谷都伴隨著瑟瑟震顫之象。
“讓老夫看看,究竟是怎樣驚才絕艷之輩,竟然能承蒙‘天祖圣言’?”
言罷,老者振臂一揮,其周身的虛空陡然蠕動起來,隨后他的身形逐漸融入其中,最終消失不見。
隨著老者的離去,這片天地也逐漸恢復了平靜,依舊是:小橋流水竹屋,鏡湖綠島五峰。
似乎方才一幕,并未發生一般……
洗劍林山道。
古刑梟一路走來,并未刻意抵觸此間的劍意壓迫,而是以自身劍意護持,保證體內內力與血氣的暢通,不至于感到難受,因為如此方才能進一步感悟此道劍意,并借助其中的壓制屬性,對自身進行全方位的打磨淬煉。
也就是他,換作他人來此,能完好走出此林已是萬幸,更何況籍此來修煉己身,這要是被宗內高層知曉,必會掀起不小的波瀾。
“一萬三千六百五十一!”
“一萬三千……六百五十二!”
……
“一萬……三千……六百……九十五!”
“呼~呼!……”
停下腳步,古刑梟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此時已是大汗淋漓,衣衫濕透,似乎經歷了莫大的艱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走到此地。
“一萬三千六百九十五劍,噓~!這已是我此時所能承受的極限了,依據《劍典》記載所言,身體經受劍道意志錘煉八千一百次便可達到小無相劍體小成境界,抗過這一萬三千六百九十五之數,這小無相劍體便算是大成,但我覺得這個數字這還遠遠不夠,應該還可以向上突破!”
暫緩幾口氣后,古刑梟擦去臉龐的汗珠,將幾盡麻木的身體慢慢盤坐下來,隨后緩緩調動體內真氣,依照《龍華傲我訣》的行功路線運轉起來。
“不愧神訣之名,雖然如今尚不能修煉真元,但卻可以憑借祖經中收錄的各類神功寶典修煉內力,這種不存在于這個世界的修煉方式也算是另辟蹊蹺,開天地之先河了吧!威武我華夏,壯哉我炎黃!”
心之所向,意之所動。
古刑梟此刻的心境完美契合了神訣的意志,竟然意外的帶動了《龍華傲我訣》的行功速度,進而引發了其內力的增長速度加快了幾分。
“這是?”
心中一陣驚疑,運轉的功法也隨之停歇下來。
“神訣……進化了!”
切身感受到丹田內真氣的轉換速度有所增長,古刑梟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差點原地跳起,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自從修煉《龍華傲我訣》開始,古刑梟丹田中所結成的內丹便持續被內力所化的真氣——“炎黃龍氣”所淬煉,如今越發的凝實。
古刑梟所結的內丹,此時丹中丹的“雙珠”特征愈發的明顯。
內珠原本形似黑洞的形態已經不見所蹤,取而代之的是已衍化出海陸島嶼、江河山川的模樣;而外珠如云似霧,濃密厚重,將內珠包裹其中,如同星體外部的大氣層一樣。
整個內丹宛如一顆生命星體的雛形,奇妙非常。
那道炎黃龍氣也變得粗壯了不少,其體表鱗甲隱現,龍角崢嶸,較之以前,生動了許多,此刻正盤踞于內丹之上,姿態威武,霸氣側漏。
“我丹田內所凝聚的丹體與前世相比,截然不同,也不知道其品階幾何?后續的修煉方向又該往何種方向發展?”
面對自己異化的內丹,古刑梟心底不禁生出了絲絲迷茫之意。
因為前世修道便止于結丹期,雖然在最后一戰突破先天,但卻同時身死,并未對此境界有過多的感悟,因此,對于先天之后的修煉,他也是一無所知。
“當世的靈氣濃郁充沛,天靈地粹,是修煉武道的福天寶地,如能打破后天屏障,突破先天之境,便可以直接調用天地靈氣,轉化萬物,進而邁入修真世界,也不知道這個世界中所說的修仙者與前世的修真者是否一樣的存在?不過這里的武者卻可以直接吸收天地靈氣而轉化為真元,也不知二者孰強孰弱?”
腦中突然閃現此等念頭,古刑梟默默思慮道:“真元,真氣,元力,內力,這其中難道有什么關聯?”
古刑梟無意間的一道念想,猶如神來之筆,令其將原本的臆想化為了深度的思考。
仿佛探尋到了神秘的寶藏一般,古刑梟的思緒再也不能平靜下來,其本人更是感到口干舌燥,大腦腫脹,心率加速,隱隱有一種窒息之感,那是激動過頭的征兆。
“真元是元力的具象化體現,而真氣也是內力的外在表現,這兩者是否共通?可否相互轉化或融合?能否可以將內力元力互換而催動真元或真氣?若是果真如此,那……”
想到這里,古刑梟不禁舔了舔干澀的嘴唇,兩眼放光,一臉癡狂之色。
新奇的武學秘技對于“武瘋子”的誘惑,就猶如絕世美女對于兩眼綠油油的癡漢的誘惑一樣,還是那種不著寸縷的魅惑。
一時間,古刑梟“武癡”附體,也顧不得身體的疲憊,大腦飛速運轉,放飛思想,發散思維,好似被打開了思想的大門,各種大膽新奇的奇思異想接連展開,文思泉涌,好似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恒河之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讓古刑梟始料未及的是,他此刻這一偶然間的想法,卻為其后期證道,開辟出了嶄新的修煉體系,成就無上至尊果位,威震諸界,蓋壓萬古。
少年至尊,命運似乎在這一刻偏移了原本的軌跡……
至此,其成為千古強者的傳奇之路,終于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