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衡量地區比較優勢

如何衡量比較優勢顯然是將新結構經濟學用于選址決策的基礎。在通過跨國研究討論產業政策時,林毅夫重點強調了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的重要性。由于資本流動性的限制,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并最終反映在一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上。即使在研究一國內部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時,從長期來看,要素稟賦比較優勢也是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在相對較短的時期內,考慮到資本的流動性仍強于其他生產要素,因此有必要從更廣的范圍選擇比較優勢指標。在研究開發區對地區結構調整的作用時,李力行和申廣軍(2014)發現,要素稟賦比較優勢僅在資本流動性較弱的地區發揮作用,而技術比較優勢和生產率比較優勢的作用范圍更加廣泛,效果更加顯著。具體地,他們發現當某一開發區符合當地的技術比較優勢和生產率比較優勢時,該開發區能夠更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結構調整。因此,本文也從要素稟賦、技術和勞動生產率三個方面構建衡量比較優勢的指標,并注意行業發展階段與城市發展階段的匹配是否也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一)要素稟賦比較優勢

雖然用于生產的經濟要素有很多種,如自然資源、人口、資本、企業家才能等,但是在使用“比較優勢”一詞時,經濟學家往往指資本和勞動兩種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本文也建議基于資本勞動比(capital-labor ratio, CLR)來衡量要素稟賦比較優勢,構造方式如下:首先,計算行業j在“接近自由市場狀態下”的CLRj,可以仿照Song et al.(2011)使用美國制造業數據庫(NBER-C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atabase)進行計算,并以此避免使用中國數據計算資本勞動比時產生的內生性。然后,將計算的CLRj對應到中國的各個行業,比較CLRj與所考察的地區c的人均產出Yc(作為人均資本的代理變量)即可,因為要素稟賦比較優勢衡量的就是地區c的收入水平與行業j所要求的資本勞動比的差距。當二者比較接近時,說明地區c發展j行業具有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相反,二者的差距越大,地區c發展行業j越有可能違背了要素稟賦比較優勢。但是CLRj與Yc應當多接近,理論上并沒有明確的數值關系,因此需要借助回歸分析來確定。實踐中一個很方便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將CLRj與Yc的比值作為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的指標,即FCAjc=CLRj/Yc,然后將其一次項和二次項同時加入回歸方程,通過回歸系數來明確具體的數值關系。

(二)技術比較優勢

為了衡量地區c是否具備發展產業j的技術底蘊,需要對比行業j的技術復雜度和地區c的技術基礎。Hausmann et al.(2007)提出的構建技術復雜度指數(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 index, TSI)的方法應用最廣。該方法假設一個國家的人均GDP越高,則它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也越高。于是,行業j的技術復雜度指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下標i表示國家。xji為國家i出口的j行業產品價值,而Xi為該國出口總額,Yi為該國人均GDP。行業j的技術復雜度指數就是出口該行業產品的所有國家的人均GDP加權平均值,權重為該行業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除以世界各國該比重之和。該指標越大,其對應產品更多地由高收入國家生產,內含的技術越多,技術復雜度越高。實踐中計算TSIj的出口數據可由聯合國貿易商品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獲得,各國人均GDP數據則可從世界銀行數據庫獲得。

地區c現有的技術基礎被定義為該地區所生產的各行業產品的技術復雜度指數的加權平均值,其中權重為各行業的產出份額。即

其中ovjc為地區c行業j的產出,OVc為地區c的工業總產出;TSIj為通過式(3-1)計算出來的行業j的技術復雜度指數。通過比較行業j的技術復雜度和地區c的技術基礎,可以看出地區c發展行業j是否具有技術比較優勢。當TSIj遠大于TSIc時,說明對地區c來說,行業j的技術難度較高;相反,如果TSIc大于TSIj,說明地區c發展了一個比現有技術還要落后的行業。兩種情況都被視為違反技術比較優勢;只有TSIj與TSIc比較接近時,地區c發展行業j才符合技術比較優勢。同樣,實際操作中需要通過回歸分析來確定具體的數值關系,此時仍然可以計算技術比較優勢指標,即TCAjc=TSIj/TSIc,并通過其一次項與二次項來考察技術比較優勢的作用。

(三)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

勞動力素質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因此企業在選址時還應當關注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對自己未來發展的影響。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指標(productivity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使用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通過以下步驟計算:

(1)計算地區c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Ajc;

(2)計算全國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Aj

(3)計算二者的比值,即相對勞動生產率RAjc=Ajc/Aj;該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地區c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在國內相對較高。但是該指標只適用于比較同一地區內不同行業勞動生產率的相對高低。

(4)為了比較不同地區的情況,還要將相對勞動生產率進行標準化。為此,首先計算地區c不分行業的勞動生產率Ac與全國勞動生產率A的比值,即RAc=Ac/A;然后得出地區c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即

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PCAjc衡量的是在地區c中,相對于其他行業,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程度。具體來講,PCAjc大于1意味著地區c行業j的勞動生產率在全國的排名,高于地區c整體勞動生產率在全國的排名,即地區c發展行業j具有勞動生產率比較優勢。

(四)行業發展階段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時,不同行業也處于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行業發展階段與地區發展水平的契合,也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Lu等(2013)根據行業雇傭人數的增減情況,將三位數制造業行業分為成熟行業(mature industries)和快速增長行業(fast-growing industries)。在此基礎上,本文建議使用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進一步將制造業行業細分為三類:成熟行業、穩步增長行業和快速增長行業,分類依據是1998—2008年間各行業雇傭人數的變動情況??梢允褂?倍作為劃分“穩步增長行業”和“快速增長行業的”的界線。[49]這樣,雇傭人數下降的行業為成熟行業,雇傭人數增長2倍及以上的行業為快速增長行業,其他行業為穩步增長行業。通過比較行業的發展階段與地區的發展水平(人均收入),可以構造虛擬變量來表示它們的契合程度,作為比較優勢的另一個衡量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拜城县| 东平县| 吉首市| 修文县| 台前县| 应用必备| 泾阳县| 花莲县| 黎城县| 邢台市| 吉木乃县| 聂拉木县| 昌宁县| 丰城市| 衡东县| 台南县| 翁牛特旗| 津市市| 安福县| 广宁县| 高安市| 哈密市| 缙云县| 维西| 镶黄旗| 合阳县| 东光县| 江安县| 泸定县| 股票| 高唐县| 噶尔县| 新平| 秦安县| 文山县| 吉林市| 丹江口市| 特克斯县| 杂多县|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