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A.關于唐松草屬的毛茛科中的系統位置

為了進行種的排列,需要了解各個種的演化水平,一些重要形態特征的演化趨勢,以及唐松草亞科的系統位置。瑞典系統學家O.Langlet(1933)撰寫的關于毛茛科細胞分類學論文不長,雖只有20頁,卻根據染色體的形態、大小和數目大致顯示出毛茛科系統發育的情況:此種大多數屬,包括原始屬驢蹄草屬Caltha,雞爪草屬Calathodes和金蓮花屬Trollius的染色體均為大型,基數x=8,這些屬形成了毛茛科的演化主干。自其演化出具小型,x=7染色體的唐松草亞科subfam.Thalictroideae;具小型,x=9染色體的黃連亞科Subfam.Coptidoideae二分枝(Okada&Tamura,1979;張芝玉,1982;Fu,1990;Tamura,1995)。因此,近年來出版的一些著作(如Takhtajan,2009;W.Wang et al.,2009)將Coptidoideae和Thalictroideae放在毛茛科分類系統的原始位置上,就與上述毛茛科系統發育情況不相符合了。

具x=7染色體的唐松草亞科包括二群,一個是扁果草族Trib.Isopyreae,其特征是子房具2顆以上的胚珠,受精后形成開裂、具細橫脈的蓇葖果,其花粉具三溝;另一群是具單屬的唐松草族Trib.Thalictreae,其特征是子房具1顆胚珠,受精后形成不開裂、每側具1-3條縱脈或縱肋的瘦果,其花粉具散孔(Xi,1973;Fu,1990;Nowicke&Shvarla,1995)。從上述區別特征可了解Isopyreae較原始,Thalictreae較進化,二群的區別明顯,Langlet(1932)指出Thalictreae由Isopyreae演化而出,完全正確,所以由上述可確定組成單屬族Thalictreae的唐松草屬Thalictrum是Thalictroideae的進化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崇阳县| 偃师市| 健康| 永川市| 静海县| 长乐市| 宣恩县| 涪陵区| 长岭县| 五台县| 乌鲁木齐市| 建湖县| 台南市| 清镇市| 平度市| 伊宁市| 大新县| 东乌| 盐源县| 交城县| 顺昌县| 上林县| 闸北区| 加查县| 偏关县| 洪洞县| 东山县| 广宁县| 永德县| 庄浪县| 鄄城县| 竹北市| 友谊县| 鄱阳县| 栾川县| 扶余县| 石门县| 梅州市| 辉县市|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