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海關管理與貿易便利化

導讀

第5章海關管理與貿易便利化,涉及與海關相關的管理事項,如海關合作、預裁定、對企業申請的回應與處理、行政復議與司法審查、自動化、處罰、貨物放行、公布與保密等。

從內容上看,第5章與世界貿易組織于2014年11月通過的《貿易便利化協定》基本一致,但從整個篇幅上看,第5章的內容遠沒有《貿易便利化協定》詳細,且沒有該協定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過渡期安排。有意思的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草簽于2015年10月4日,在《貿易便利化協定》后近一年,但第5章絲毫未提及或援引《貿易便利化協定》。

根據《貿易便利化協定》序言,制定《貿易便利化協定》的目的之一,是期望澄清和改善《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5條(過境自由)、第8條(進出口規費和手續)和第10條(貿易法規的公布和實施)的相關方面,以期進一步加快貨物(包括過境貨物)的流動、放行和結關,促進成員間的守法合作。對比《貿易便利化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亦起到類似的作用,但在某些具體問題上規定得更為具體,例如貨物放行時間要求為貨物到達后48小時,而《貿易便利化協定》無類似具體規定。

第5章的內容可以分為這樣幾塊:一是締約方之間的海關合作事項,包括法律法規公布等透明度問題以及保密事項等;二是進口方對進出口商、進口貨物的處理程序及要求,包括預裁定、對進出口商申請的處理、復議與訴訟、處罰、風險管理、貨物放行等;三是對特別事項的特別規定,如自動化、快件。自動化是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必然要求,而對快件的單獨規定則體現出對這一業務的重視和保護,帶有較強的產業特點。

預裁定指進口貨物到達進口方境內之前應進出口商的申請預先就貨物的相關事項作出的決定,包括稅則歸類、海關估價標準的適用、原產判定等其他情形。本章對作出預裁定的期限(最遲150天)、預裁定的有效期限(至少3年)都提出了具體要求?!顿Q易便利化協定》中的預裁定既未包括原產判定這一事項,也未明確作出預裁定的期限和預裁定的有效期限。從某種上意義說,《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第5章有點像《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細則。

貨物放行規則要求將貨物放行與稅費的最終確定分開進行,可以先放行再確定稅費。進口商應提供擔保,或進行保留異議的支付。該部分對提供擔保、解除擔保及擔保工具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定。

該部分只有一件雙邊換文,即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的海關互助換文,確定通過適當的海關機構進行海關事項的合作。

第5.1條: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

各締約方應當確保其海關程序以可預見、一致和透明的方式實施。

第5.2條:海關合作

1.為便利本協定的有效實施,各締約方應當:

(a)促進與其他方在影響締約方之間貨物貿易的重大海關事項上合作;及

(b)盡可能提前通知各締約方可能對本協定實施產生重要影響的下述措施:重大行政管理變化,法律或法規的修改,或者與進口或出口法律或法規相關的類似措施。

2.每一締約方應當依據其法律,通過信息共享或其他適當方式,與其他締約方合作,以實現與其下述相關法律和法規的一致性:

(a)本協定中調整進口或出口規定的實施與操作,包括享受優惠關稅待遇、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申請程序和核查程序;

(b)《海關估價協議》的實施、適用和操作;

(c)對進口或出口的限制或禁止;

(d)對違反海關法行為的調查和阻止,包括逃避稅收和走私;及

(e)各締約方決定的其他海關事項。

3.如果一締約方對涉及其進口法律或法規的非法活動有合理懷疑,該締約方可以要求另一締約方提供其正常收集到的與貨物進口有關的特定保密信息。

4.如果一締約方根據本條第3款提出請求,該請求應:

(a)以書面方式提出;

(b)說明尋求該信息的目的;以及

(c)足夠具體地指明所請求信息,以便另一方查明并提供該信息。

5.根據本條第3款被請求提供信息的締約方,應當依據其法律和其參加的相關國際協定,提供包含被請求信息的書面回復。

6.為本條第3款之目的,對“非法活動有合理懷疑”指基于從公開或私下渠道所獲的以下一個或多個相關事實信息產生的懷疑:

(a)進口商或出口商未能遵守進口法律或法規的歷史證據;

(b)貨物從一締約方境內向另一締約方境內轉移所涉及的制造商、生產商或者其他人未遵守進口法律或法規的歷史證據;

(c)特定產品部門的貨物從一締約方境內向另一締約方境內轉移所涉及的部分或所有人未遵守進口法律或法規的歷史證據;或

(d)提出請求的締約方和被請求信息的締約方一致認為在特定請求中具有充分性的其他信息。

7.每一締約方應當盡量向另一締約方提供有助于該締約方判斷自其進口或向其出口是否符合收到該請求的締約方進口法律或法規的任何其他信息,尤其是與非法活動相關的信息,包括走私和其他類似違法行為。

8.為便利締約方之間的貿易,收到請求的締約方應該盡量向提出請求的締約方提供技術咨詢和援助,以便:

(a)發展和實施經改進的最優做法和風險管理技能;

(b)促進國際供應鏈標準的實施;

(c)以及時和高效的方式簡化和提高貨物在海關的清關程序;

(d)發展海關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

(e)加強技術應用,以便改進與提出請求締約方進口法律或法規的相符性。

9.各締約方應當盡量建立或維持海關合作的溝通渠道,包括建立聯絡點,以便利快捷和安全的信息交換,改善在進口問題上的協調。

第5.3條:預裁定

1.在一締約方貨物進入其境內之前,應其境內進口商或者其他締約方境內出口商或生產商的書面申請[71],每一締約方應該向其簽發與以下事項有關的書面形式的預裁定[72]

(a)稅則歸類;

(b)根據《海關估價協定》海關估價標準對特定情形的適用;

(c)根據第3章(原產地規則和程序)規定,貨物是否為原產;以及

(d)各締約方決定的其他事項。

2.如果申請人已經提交了接收申請的締約方作出預裁定所要求的所有信息,每一締約方應該在收到該申請后盡快、至遲在收到申請后150日內作出預裁定。如果接收申請的締約方要求,申請人還應當提交申請預裁定所涉貨物的樣品。在作出預裁定時,締約方應當考慮申請人提供的事實和情況。為進一步明確,如果構成預裁定基礎的事實和情況是行政復議或司法復審的對象,締約方可以拒絕作出預裁定。拒絕作出預裁定的締約方應當迅速書面通知申請人,陳述相關事實和情況以及拒絕作出預裁定的理由。

3.每一締約方應當規定,其預裁定在裁定作出之日生效或者在裁定具體確定的其他日期生效,并且在裁定所依據的法律、事實和情況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至少在三年內有效。如果一締約方的法律規定其預裁定在經過一段固定時間后失效,在裁定所依據的法律、事實和情況未發生改變的前提下,該締約方應當盡量提供相應程序,以便申請人能夠在預裁定失效之前迅速更新該裁定。

4.在作出預裁定后,如果裁定所依據的法律、事實和情況發生變化,或者該裁定是基于不準確或虛假信息作出的,或者該裁定本身是錯誤的,締約方可以修改或撤銷該項預裁定。

5.在發布修改或撤銷預裁定的通知及其理由后,一締約方可以根據本條第4款對該預裁定進行修改或撤銷。

6.任何一個締約方不得追溯撤銷或變更預裁定從而對申請人不利,除非該裁定是基于申請人提供的不準確或虛假信息作出的。

7.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申請人對預裁定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

8.在遵守法律中的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各締約方應該盡可能向公眾公布其預裁定,包括通過網絡在線公布。

第5.4條:對建議或信息要求的回應

根據其境內進口商或另一締約方境內出口商或生產商的書面申請,一締約方應當迅速在下列方面提供與申請中所述事實有關的建議和信息:

(a)獲得配額資格的要求,例如關稅配額;

(b)申請退稅、延期納稅或可以減少、退還或免除關稅的其他救濟;

(c)本協定第2.6條(維修或改造之后重新入境的貨物)所述貨物的資格要求;

(d)原產國標記,如果其是進口的先決條件;及

(e)各締約方可以決定的其他事項。

第5.5條:復議與訴訟

1.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對其作出海關事項決定[73]的任何人享有以下權利:

(a)對決定提出行政復審申請,復審機構獨立[74]于作出決定的雇員或部門;以及

(b)對決定提出司法復審。[75]

2.每一締約方應該確保依據本條第1款進行復審的機構以書面形式將其決定和作出決定的理由通知爭議各方。締約方可以將申請作為復審中提供裁決理由的條件。

第5.6條:自動化

1.每一締約方應當:

(a)盡可能在貨物放行程序上使用國際標準;

(b)使海關用戶可以使用電子系統;

(c)在風險分析和目標確定采用電子或自動化系統;

(d)盡可能對進口和出口數據根據世界海關組織數據模型使用共同標準和要素;

(e)酌情考慮采用由世界海關組織或亞太經合組織制定的世界海關組織標準、建議、模型和方法;

(f)制定一套由世界海關組織數據模型、世界海關組織相關建議和指南發展而來的共同數據要素,以方便在政府之間分析貿易流動時可以共享電子數據。

2.每一締約方應該盡量提供設施,允許進口商和出口商以電子方式在單一入口完成標準化進口和出口要求。

第5.7條:快件

1.每一締約方應當在保持適當海關控制與選擇的前提下,為快件制定或維持快速海關程序。這些程序應當:

(a)列明快件到達前快件清關所必需的應予提交和處理的信息;

(b)允許提交一份涵蓋一票快件中所有貨物的信息,例如載貨單,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電子形式提交[76];

(c)在可能的情況下,規定以盡可能少的文件放行貨物;

(d)在正常情況下,如果運輸工具已經到達,應在提交必要的海關文件后6小時內完成快件清關;

(e)適用于任何重量或價值的快件,同時承認締約方可以基于貨物重量或價值要求正式的通關程序作為清關條件,包括報關和支持性文件以及關稅的支付;

(f)規定在通常情況下締約方不得依據其法律規定的達到或低于一定金額的快件評估關稅。[77]每一締約方應當定期評估這些數額,并考慮相關因素,例如通貨膨脹率、對貿易便利化的影響、對風險管理的影響、相較稅收額而言的征稅行政成本、跨境貿易成本、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或者與征收關稅相關的其他因素。

2.如果一締約方不能對所有快件給予本條第1(a)至1(f)項下的待遇,該締約方應當提供一個單獨[78]和快速的海關程序,為快件提供特別待遇。

第5.8條:處罰

1.每一締約方應當制定或維持某些措施,使締約方海關當局可以對違反海關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的行為,包括違反稅則歸類、海關估價、原產國、本協定下優惠待遇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的行為,實施處罰。

2.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其海關當局對違反海關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實施的處罰僅僅是對法律上對違法負責的人實施。

3.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其海關當局實施的處罰根據案件事實和情況[79]實施,并且與違法行為的程度和嚴重性相稱。

4.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維持措施避免在罰款和關稅的評估和征收過程中的利益沖突。政府官員的報酬不得作為評估或征收的任何罰款或關稅的固定部分或比例。

5.每一締約方應當確保如果海關當局對違反海關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的行為實施處罰,海關當局應向被處罰者出具書面說明,指出違法行為的性質以及處罰數額決定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或程序。

6.如果某人在海關當局發現其違法行為之前,自愿向締約方海關當局披露違反海關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的情況,在適當情況下,締約方海關當局在處罰該人時,應當將這一事實作為潛在的減輕處罰因素。

7.每一締約方應當在其法律、法規或程序中規定或通過其他方式實施固定且有限的期限,海關當局可以對違反海關法律、法規或程序要求的行為啟動處罰程序[80]。

8.盡管有本條第7款的規定,海關當局可以超出規定的固定和有限期限實施處罰,取代司法或行政法庭程序。

第5.9條:風險管理

1.每一締約方應該制定和維持針對評估和目標確定的風險管理系統,使其海關當局可以將其監管活動集中于高風險貨物,并簡化低風險貨物的通關和流動。

2.為便利貿易,每一締約方應當定期審查和更新本條第1款所述風險管理系統。

第5.10條:貨物放行

1.每一締約方應當制定或維持簡化的海關程序高效放行貨物,以便利締約方之間的貿易。本款并不要求締約方在未能滿足清關要求的情況下放行貨物。

2.根據本條第1款,每一締約方應當制定或維持以下程序:

(a)規定貨物不長于要求期限放行,以確保符合其海關法的規定,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為貨物到達后的48小時;

(b)規定在貨物到達前可以通過電子形式提交海關信息并進行處理,以便當貨物到達后快速從海關監管中放行;

(c)允許貨物在到達地點清關,無需臨時轉入倉庫或其他設施;以及

(d)當海關關稅、稅收和費用在貨物運達之前或運達之時尚未確定,可以允許進口商在進口締約方海關當局最終確定海關關稅、稅收和費用之前獲得貨物放行,如果貨物在其他方面符合放行要求,并且提供了進口締約方要求的擔保,或者如果締約方要求,進行了異議下的支付。異議下的支付指對數量有爭議且可以援用相關程序解決該爭議的情況下支付關稅、稅收和費用。

3.如果締約方允許在提供擔保的條件下放行貨物,其應當制定或維持以下程序:

(a)確保擔保數額不會多于為保證貨物進口義務得到履行所必需;

(b)確保其海關當局確信貨物進口義務得到履行后盡快解除擔保;

(c)允許進口商使用非現金金融工具提供擔保,并且在進口商經常進口貨物的適當情況下,使用涵蓋多次進口的金融工具。

第5.11條:公布

1.每一締約方應該向公眾公布包括在線公布其海關法律、法規以及一般行政程序和指南,盡可能以英文形式公布。

2.每一締約方應該指定或維持一個或多個咨詢點,以接受利益相關方關于海關事務的咨詢,并且將此類咨詢程序的有關信息在網絡上公開。

3.在可能的情況下,每一締約方應該提前公布其將要實施的有關海關事務的普遍適用的法規,并在實施之前給利益相關方提供進行評議的機會。

第5.12條:保密

1.如果一締約方根據本章規定向另一締約方提供信息,并指定該信息為機密信息,其他締約方應該對該信息保密。提供信息的締約方可以要求其他締約方提供書面保證,保證對該信息保密,并僅用于該方在信息請求中表明的目的,未獲得提供信息方或者向提供信息方提供信息之人的明確許可,不得披露該信息。

2.如果締約方未能遵守本條第1款的規定,其他締約方可以拒絕向其提供其所要求的信息。

3.每一締約方應當制定或維持某些程序,以防止未經許可披露依照其海關法律規定所提交的機密信息,包括那些披露后可能損害提供信息人競爭地位的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盈江县| 吉安市| 黄梅县| 厦门市| 江华| 项城市| 林芝县| 右玉县| 鄱阳县| 康定县| 波密县| 华池县| 旌德县| 镇平县| 定南县| 韶关市| 石林| 山西省| 文成县| 连江县| 新郑市| 梁山县| 砀山县| 汤原县| 仙桃市| 金塔县| 万源市| 安塞县| 易门县| 筠连县| 赤壁市| 长兴县| 凌源市| 翼城县| 鹤庆县| 金溪县| 嘉鱼县| 新邵县| 镇江市|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