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設計史
- 黃虹 顏勇
- 1824字
- 2019-12-11 15:41:21
2.1 權貴的時尚
在崇尚王權的時代,帝王、權貴始終是趣味的引導者。路易十四為了炫耀王權而支持雄偉奢華的巴洛克風格,在他之后,法國國庫空虛,與英國的戰爭失利,后繼者性格柔弱,女性在巴黎社交界中日漸取得支配地位,所有這些都暗示著,通常所謂物極必反的原則似乎再一次起了作用。如果說在路易十四時期的裝飾中輝煌雄偉走到了極致,那么隨后的18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的路易十五時期則在纖巧精美與浮華繁縟方面達到了同樣的巔峰。
雖然掌管國家財富的是男性,但在18世紀的法國,時尚趣味卻由女性主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蓬帕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與時尚的關系。這位路易十五鐘愛的美婦人參與了凡爾賽宮的營建,在她富麗堂皇的寢宮里,到處是浮華精致的藝術品與工藝品。這種裝飾風格通常被稱為“洛可可”(Rococo)。在詞源上,Rococo與法語rocaille(巖狀飾物)相關。早在17世紀,法語rocaille一詞常用以稱謂貝殼和石子制作的巖狀裝飾。在18世紀末新古典主義潮流中,德國美術史家溫克爾曼批評洛可可時拈出了rocaille作為這種風格的特點,這也許是因為這個詞會使人聯想起假山石穴之類特別不規則而且過分古怪的事物。洛可可風格始于作為18世紀歐洲宮廷時尚領袖的巴黎,并很快遍及歐洲。
洛可可風格是從室內設計開始的,隨后擴展到服裝與其他工藝設計領域。在室內設計中,它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從巴洛克注重建筑結構本身的造型,轉向了對建筑表面的經營:采用盤旋交織條帶、渦卷、阿拉伯紋樣、中國花鳥人物進行裝飾,欣賞非對稱的美,異域風情尤其是中國風情受到推崇。大型建筑項目因國庫財政緊張而不再受歡迎,設計師轉向城鎮住宅設計與較小的皇室項目,房間的布置與陳設也越來越講究生活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強調身份地位的象征性與禮儀性退居其次。淑女名士的起居室講究私密安靜,白色等清淡的色調受到歡迎,配以金色、淡雅的玫瑰紅、綠色等精美細膩的裝飾作為點綴,格調輕快嫵媚。
對簡便和舒適的關注使小沙發椅、長躺椅、床榻都得到了發展,各式沙發扶手椅也都配有軟靠背和墊子。有許多家具顯然是為貴婦人設計。比如一種稍顯低矮,具有柔緩曲面的很寬敞的長沙發椅就是為了使那些穿寬大裙撐的婦女坐著方便、舒適、隨意、從容優雅而精心準備的(圖2-1-1)。一種專為身體不適者設計的扶手椅也很有趣,其扶手低矮、椅座寬大,盡量考慮到病人需要。

圖2-1-1 低長沙發椅,約1765—1770年
18世紀的洛可可時尚常常與中國風情(chinoiserie)聯系在一起。中國瓷器自16、17世紀成為歐洲上層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隨之也興起了探究中國瓷器秘密的浪潮,那些實驗大多是在皇室的贊助下進行。法國出現了軟質瓷(soft-paste porcelain),以陶土和玻璃為原料,燒成度低,壁體呈白色半透明狀,手感溫潤柔和,雖然并非真正瓷器,卻有著中國瓷的光澤和質感。位于巴黎附近的塞夫勒瓷廠最先開始生產軟質瓷,路易十五和蓬帕杜夫人的趣味直接影響了瓷器設計。真正發現中國瓷器秘密的是同樣熱衷于中國風情的德國,德國煉金術師伯特格爾(Johann Friedrich B?ttger,1682—1719)在皇家贊助下經過數年鉆研,1709年成功燒制出歐洲硬質瓷(hard-paste porcelain)。[22]
然而,洛可可因其柔靡和繁縟很快就遭到理性主義知識分子批評,古典主義卷土重來,在18世紀中后期儼然成為繼巴洛克、洛可可之后的新國際時尚——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意大利南部赫庫蘭尼姆與龐貝的發現,以及希臘古代遺跡的發掘,將知識階層的趣味引向古羅馬和古希臘。一時間,南下意大利接受文藝復興和古典傳統熏陶的修學旅行成為上層人士和富家子弟必不可少的教育;新古典主義畫家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和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00—1682)重新受到追捧,前者的歷史畫充滿恬靜的古典氣息,后者的風景畫更是讓人在夢幻一般的大自然中看到往昔古典建筑的斷壁殘垣。

圖2-1-2 為路易十六的女兒伊麗莎白的沙龍設計的會談椅,1789年
18世紀中期開始,法國宮廷家具設計中就出現了洛可可的曲線與新古典主義的直線混合的表現方式。再往后,曲線越來越少,直腿代替了彎腿,家具外框趨向勻稱的矩形,線條變得更加簡樸,垂直的裝飾性凹槽和螺旋形有助于突出直線的特點,古典比例和裝飾逐漸被采用。這時貴族女性流行樸雅的古典服裝和發式,裙撐不再時髦。輕松隨意的風格為女性所喜愛,她們喜歡自然優雅地躺臥在沙發和日榻上,一如古希臘女子或埃特魯里亞女郎,那些沙發和日榻以節制的長曲線構成,矜持的小渦卷體現出了古典的節制。在這個時代,法國工藝可謂登峰造極,那些為皇室制作的家具以復雜而完美的鑲嵌、鑄造工藝和新穎豐富的材料,再加上流行的古典裝飾紋樣,詮釋著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奢華品位(圖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