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研究
- 吳劍鋒
- 1897字
- 2019-11-15 18:04:09
2.1 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學界對言說動詞、言語行為動詞、施為動詞等相關概念還沒有一個相對統一和公認的定義,從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有關言說動詞等相關概念的定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情形:
(一)有實無名的舉例性提及。特別是早期的研究,沒有明確提出言說動詞或言語行為動詞等相關術語。從我們收集到的文獻看,這種舉例談及言說動詞而又沒將它們獨立作為動詞一個小類并命名的情形持續了很久。直到1985年,尹世超才明確指出“全能動詞”里面含有一個“表示言語行為的”小類,譬如“說、詢問、告發、表白”等?!氨硎狙哉Z行為”的提法可以說是言說動詞等相關概念的萌芽,不過,尹世超也還只是簡單地提及在動詞的下位分類中存在一類表示言語行為的動詞。
(二)有名無定義。提及言說動詞或言語行為動詞等概念,但沒有相關概念的內涵闡釋,只有舉例性的外延列舉,因此定義性不強。如尹世超(1985)指出“全能動詞”里面含有一個“表示言語行為的”小類,譬如“說、詢問、告發、表白”等;邵敬敏(1996)指出:“‘番’與‘通’語義相近,……,主要適用于言說動詞,如‘議論、匯報、介紹、報告’,或者跟言說有關的動詞,如‘調查、研究、表演、重復’。”
(三)簡單釋義加舉例。提及言說動詞或言語行為動詞等概念,對概念的內涵作簡單的闡述,并附加舉例性的外延,但也算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如陳昌來(2002)在分析三價動詞時將“表示‘言說’意義的動詞”分為告知/探問類;汪維輝(2003)談到“我們把相當于普通話中語義為‘用言語表達意思’的‘說’的詞統稱為‘說類詞’,它是言說語義場中最核心的一個小類”;劉大為(2002a)指出“另一類動詞如‘告訴’‘提醒’‘宣稱’‘說’‘通知’等,它們在語義上都指向一個口語的或書面語的言說過程?!@類動詞就是言說動詞”。
(四)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對言說動詞或言語行為動詞等術語依據自己的理解下定義,全面詳細地闡釋概念的內涵。如鐘守滿(2008)的定義為:“言語行為動詞是說話人通過言語表達意圖和態度即‘以言行事’的動詞,屬于開口說話、同時給人解釋或向人尋求解釋、給別人建議或請求別人的建議、對他人批評、警告、威脅等這樣一些范疇。”蔡俊杰(2008)的定義為:“現代漢語言說類動詞是現代漢語中通過主體的言說活動來‘以言行事’,表示陳述或表達意圖和態度的動詞?!蓖跽梗?008)對漢語言說類動詞的定義分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言說類動詞“只包括‘說、道、講、說話’等一些上位概念詞語,指‘用言語表達意思’,即義素中只包含[+用言語表達意思]”。廣義的言說類動詞“它們的義素中都包括‘用言語表達意思’,即[+用言語表達意思],但同時,還含有其他的義素。如:命令[+用言語表達意思][+意欲][+強迫][+使聽話人做某事]。寬泛地說,只要一個行為,必須通過語言(文字)的方式才能實現,并且目的是為了與別人交流,那么,承載該行為意義的動詞就被看成是言說類動詞”。肖珊(2011)的定義為“反映言語性的動作行為的動詞就是‘言說動詞’”。
從以上各家對言說動詞等相關概念的定義可以看出,目前漢語學界基本上將言說動詞等同于言語行為動詞,或者說以言說動詞的概念代替言語行為動詞的概念:蔡俊杰(2008)所定義的言說動詞其實就是言語行為動詞;王展(2008)定義的廣義言說類動詞與言語行為動詞范圍相當,他同時也指出了言語行為動詞的定義、劃界并不明確,認為“表示言語行為功能的動詞就是言語行為動詞”。從王展所列的言說動詞的詞表看,他的言說動詞也基本就是言語行為動詞;肖珊(2011)的定義強調言說動詞的言語性特征,其定義和劃界相對來說比較科學。
漢語學界對言說動詞與言語行為動詞等相關概念的混同使用也是有原因的。從漢語言說類動詞的研究歷程可以看出,漢語學界在言語行為理論傳入我國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并進行漢語言說類動詞的研究,此乃漢語學界獨立發展起來的一類研究,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都不同于言語行為理論框架下對言語行為動詞的研究,對言說動詞等相關概念的界定是直接采用傳統的詞典釋義式,即言說動詞是表示“言說”意義的動詞,其研究重心更多地關注與“言”有密切關系的“說”類詞上,對其他言語行為動詞涉獵較少,因此在名稱上也大多采用“言說類動詞”的說法。此外,英語言語行為動詞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對應于漢語,很多英語的言語行為動詞和漢語的言語行為動詞各有自身的特點,二者之間不能進行簡單的對譯。一些即使借鑒言語行為理論來研究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的學者也大多遷就于漢語的研究傳統和事實,直接用“言說動詞”代替“言語行為動詞”。
為了研究的科學性和論述的精確性起見,我們有必要區分言說動詞、言語行為動詞和施為動詞這三個概念,廓清言說動詞、言語行為動詞、施為動詞的內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