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5 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

1985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首次強調了國民素質對國力的作用。他說:“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現代化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民素質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顯得愈益重要。

一、國民素質是國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國力是一個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所具備的實力。國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狀態,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國力可分為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發展(包括經濟)三種形態。與自然資源的“物”相比,人力資源的“人”作用更為重要,因為人是知識的載體,是知識的創造者、掌握者和使用者。江澤民同志指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這一科學論斷,與鄧小平同志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具有同樣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人力資源包括人口的數量與質量,對一個國家來說,就是國民的數量與質量。人口的數量具有兩重性:過多的人口和過高的生育率會給一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壓力;但過少的人口與過低的生育率,同樣也會導致人力資源短缺的弊端。國民數量與國民質量相比,國民質量即國民素質在人力資源中無疑起著主導作用;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這種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從這個角度講,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僅僅是人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問題。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主要取決于人力資源中的國民素質。社會發展與國民素質的關系,就是社會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關系。社會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兩個側面,二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既不能要求先有現代人,再去創造現代社會,也不能要求先有現代社會,再去創造現代人。人的現代化會促進社會的現代化,社會的現代化也會推動人的現代化,而且其最終目的也是人的現代化,即人的全面發展。然而,人的現代化和社會現代化并不是齊頭并進的,從整體上說,人的現代化應比社會現代化超前一步。現代化問題研究權威、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現代化過程結束后的副產品,而是現代化制度與經濟賴以長期發展并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綜上所述,在國力的三種形態中,人力資源較之自然資源更為重要;而在人力資源中,國民素質又起著主導的作用;國民素質不僅決定著人力資源的水平,還決定著社會發展的水平。因此說,國民素質是國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以“第一國力”相稱當之無愧。

二、國民素質已成為我國進一步發展的嚴重制約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的國民素質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在提高國民素質方面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努力,包括進行經濟、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體制改革,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倡素質教育,提高生育質量,等等。但我們的國民素質與現代化的要求、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文化程度偏低,科學素養不高,主體意識薄弱,民主精神欠缺,法治觀念淡薄,等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2001年人文發展報告》中,將世界各國國民的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綜合入學率以及人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等幾項與國民素質關系密切的指標,合成一個復合指數——人文發展指數,并進行了排序: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中,我國排在第八十七位,處于中等發展水平。我國有關研究機構近年來的預測結果表明,即使根據英格爾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十項指標來衡量,我國離現代化還有不小的差距,國民素質的現代化水平更是不容樂觀。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曾一度認為,只要有股子勁頭,再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就可以把現代化“干”出來。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國民素質中的問題逐漸凸現出來。經過一番探索,人們發現,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可以引進,而國民素質卻無法引進;如果因國民素質不高而不能有效利用這些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其結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人民日報》在1997年10月20日發表的社論《著力提高國民素質》指出:“中華民族曾經為人類創造過燦爛的文化,但由于長期的落后和不發達,我國的國民素質遠不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制約。”這無異于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再不急起直追,著力提高國民素質,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就會受到影響。

三、積極探索提高國民素質的新途徑

提高國民素質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戰略任務。只有全社會都確立“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的觀念,才能創造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的環境,并把提高國民素質內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體制改革應著眼于提高國民素質。經濟、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體制,既是社會制度的實現方式,也是社會組織運行的內在機制。人,既是體制的創造者和實現者,又受體制的約束。體制不僅是社會現代化的保證,也是人的現代化的保證。我們在進行體制改革時,不僅要關注相關的社會因素,而且還應關注相關的人的因素,堅持體制改革與提高人的素質的統一;既不要把改革僅僅看作是調整生產關系,而忽視人的素質在改革中的作用,也不要孤立地強調人的素質的提高,而忽視體制對人的素質的作用。對體制的設計,應著眼于如何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質,充分發揮人在體制改革中的作用。

將變革觀念作為國民教育的重點。觀念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我國國民頭腦中還存在不少與現代化格格不入的陳舊、落后觀念,嚴重阻礙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的進程。變革國民觀念的主要途徑是對國民實施教育。國民教育,即以全體公民為對象的教育,既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包括以宣傳、文化為主的社會教育。面向不同對象的公民教育,都應當將變革觀念作為重點,尤其是對國民進行社會教育的宣傳、文化工作,更應當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項艱巨任務。

促進處于關鍵崗位上的社會成員率先實現現代化。國民現代化,并非指所有國民都必須同時實現現代化。即使在發達國家,也不乏非現代化的人群;同樣,在發展中國家,也不乏現代化的人群。問題在于現代化人群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只有處于關鍵崗位上的社會成員率先實現現代化,才能在帶動其他社會成員實現現代化的同時,推動社會的現代化,進而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因此,我們應當像當年提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那樣,提出“讓一部分人的素質先高起來”,并將其作為實施人才戰略、開發人力資源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好。這部分人應當是處于關鍵崗位上的社會成員,比如各級政府管理人員、教育工作者、企業家等。

遏制生育中的“反優生”現象。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生活在貧困落后地區的低素質人口占大多數,卻快速增加;生活在比較發達地區的人口本來只占少數,增長速度卻相對較慢。因此,應采取有效措施,盡快遏制生育中的“反優生”現象。

作為“文化自覺”的信徒,我有幸直接決策和參與湖南省永州市舜德書院的建設過程,與來自國學、藝術和科學界的諸多大家直接對話,轉述和解讀他們的真知灼見。這是我宿命里注定的幸福,塵緣里注定的辛苦。至于我為什么要在家鄉費盡心智和全家財力打造舜德書院,那是我尊重文化的內心沖動使然,或者說是“內心自覺”的結果。舜文化弘揚的個體真善美和國家善治,和我想做的“真性情”人相通。天地人有序。余堅信十多年前提出的“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的論斷,如果國家失去“人的現代化”支撐,再龐大物質堆砌的帝國隨時都有可能化為廢墟。

(本文發表于2002年6月22日《人民日報》第6版“學者論壇”欄目,合作者為著名文化學者、作家解思忠先生。北京大學國民素質研究中心成立后,解先生出任主任,筆者出任常務副主任,共同著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連續出版《大學》期刊。本文主要內容和觀點被《新華文摘》選用刊登。本文最后一段話為本書出版時增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宝山区| 廊坊市| 仲巴县| 白银市| 灌云县| 南靖县| 兰考县| 奉化市| 双柏县| 礼泉县| 元氏县| 周至县| 饶平县| 迁西县| 来宾市| 株洲市| 鹿邑县| 连平县| 庄河市| 万全县| 紫云| 禹州市| 曲松县| 凤阳县| 淮南市| 于都县| 油尖旺区| 固始县| 潼南县| 扎赉特旗| 兰坪| 平远县| 屏东县| 壶关县| 如东县| 河南省| 兴山县| 石嘴山市| 寿宁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