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吃貨記憶中的北大食堂

肖靜偉[10]

江南大俠的《此間的少年》里頭說楊康喜歡學五的烤雞腿,玩電子游戲輸給黃蓉無數,賭債太多最后不了了之。這個烤雞腿是新鮮菜,我們那會兒沒有。那會兒的學五,叫研究生食堂,因為離研究生樓比較近,吃飯的研究生多些。學五的菜很一般,但是便宜,比如紅燒排骨,學四要八毛,學五只要五毛,當然人家真正吃肉的寧可多花三毛錢,因為這樣的排骨骨頭上真正有肉,而五毛錢的那種,湯湯水水一大碗,好不容易撈出骨頭來,又難得見到肉。同學猜測學五師傅剔骨去肉的手段一流,一定是庖丁一類的人物。

女生們平時吃飯,去學二的多。30樓、31樓、35樓和36樓是本科女生樓。樓群之間兩個食堂,學一學二。記得剛到北大的時候,兩個食堂的大師傅在食堂外面的空地上擺攤兒叫賣,正值九月初,大鍋大盆就在盛開的合歡樹下面散發著與家里廚房不同的香氣,讓人對大學的生活平添了一種溫暖的感覺。直到現在,見到合歡樹我心里還暖融融的。

后來知道了,學一黑乎乎的,開著些白熾燈,燈光永遠不足,盡是些男生在大吃。但是小炒一度是現點現炒,真正的小鍋菜,分量也足,其他食堂都不能比,但是小炒又能吃幾回呢?學二就不一樣了,窗子大,燈是日光燈,看起來干凈。不過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歡明亮的食堂,我一個中學同學,來學校玩兒,我先帶他去學二吃飯,他抱怨說太亮,吃不下飯。后來換到學一,他才大快朵頤起來,連稱這才是吃飯的地方。年輕的我,就在一旁笑瞇瞇地看著,他揮揚著青春的活力,我享受著心里的甜蜜。也許現在的好脾氣就是那個時候養成的吧??吹脚笥迅吲d,自己也開心。

學二真是女生食堂。平時的菜就罷了,幾樣東西特別好吃,比如小米粥,比如糖花卷(其實是甜味芝麻醬花卷),比如咸蘿卜絲,比如桃酥,比如熗土豆絲,比如涼拌油菜(青江菜)。一句話,都是小菜,特別討女孩子的喜。永遠叫著要減肥的女孩子,晚上是不吃熱菜的,嫌油。買一兩粥,一個桃酥,一個涼拌菜,又便宜,又不耽誤晚自習回來吃傻子瓜子太陽鍋巴,誰要去別的食堂吃正餐?記得在夏天的下午在勺園打球,有法律系的同學騎車路過,哲總是細聲細氣地叫:給我帶一個糖花卷!球迷打球還惦記著,可見真的好吃。

學二唯一印象深的熱菜,是燒茄子,里面加了西紅柿,酸酸的,油而不膩。除了北大食堂,好像沒在別的地方吃過。我在家里做燒茄子的時候,有時候也加西紅柿,更多的時候加番茄醬,顏色味道都好。

晚上零食為主,中午還是要好好吃的,上了一個上午的課,不知道念了多少遍“天將午,饑腸響如鼓”。第四節課是十一點五十分才下課的,而食堂十一點就開門兒了,三四節沒課的和逃課的學生們早把好菜買光了,十二點才去,大概只有炒白菜(不,實際上是熬白菜)可以填肚子了。后半堂課簡直能把白胖的老師看成包子,黑瘦的看成排骨!大部分老師都是過來人,體諒地在兩堂課之間不休息,十一點半下課了事。我們還能吃到點兒像樣的菜。

有一個學期,我們在一教上高數,一個宿舍六個女生坐成一排,老師剛說下課,我就飛奔而出,留下軍給我收拾書包。我騎在一輛舊飛鴿上,一路狂奔,直撲學三。那時候學三賣餡餅,圍著一個大大的餅鐺,排出好長的隊去,大師傅一頭烙,一頭收錢給餅,去晚了就沒有了。排隊的時候,大家都數著前面有幾個人,鍋里幾個餅,看看自己這一鍋有沒有戲。二兩一個,通常是女生一個,男生兩個。我經常讓排在后面的男生跌破眼鏡,因為我每次都買六個,一下子占了六個女生的名額,后面的人不免要把自己的位置相應地往后挪三四個。經常有油嘴滑舌的男生問:同學,買這么多,吃得完嗎?那時候年少面淺,總是不好意思地一笑低頭疾走。

那時候的牙祭菜,不過是大肉。大魚是不經常有的,即使有,也不如肉來得解饞,或者掉句文,叫吃得淋漓盡致。一般的某某炒肉,肉絲稀少,短且細,常需放大鏡才能鑒定的確是炒肉。一次進學二,德語的瑤端了一份豇豆炒肉出來,挑挑揀揀掂一條肉絲出來,正瞇眼做享受狀地往嘴里放,迎面撞上我,尷尬之余特義氣地改道要送我嘴里。我趕緊客氣地說我不喜歡吃肉。她驚的差點把肉和下巴一塊兒掉地上:人生一大享受??!她搖著腦袋不可思議地走了。

女生尚且如此,更何況男生!可見肉是好東西。大肉并不是提過的紅燒排骨,好吃是好吃,吃相不好看,女生吃得斯文些,簡直是吃不到多少肉,也吃不出風卷殘云的感覺。我們更喜歡的,是扒肉條(扒肘條),一勺子紅燒帶濃汁的帶皮五花肉,切條,外加一大勺白水煮白菜,豐盛極了,配二兩米飯,先吃肉吃菜,小口吃飯,吃到最后,濃汁的妙處來了,清湯寡水的紅燒排骨湯怎么比?往飯上一澆,吃完了,心滿意足,回到宿舍,連午覺都睡得格外香美。這樣一道美味,只要五六毛錢。有了廚房自己做,怎么也做不出來當年的味道,不知道是肉不夠肥美,還是胃口不如當年?還有一個叫什么小丸子的,豬肉末丸子,據說里面瘦肉含量比較多,煮得白白嫩嫩的,也是一勺丸子配一勺白菜,清爽又好吃。一塊錢一份,已經是大鍋菜里面最貴的了,也不是每天都有,吃一次像過節一樣。另外一個叫焦溜肉片的,趁熱吃,香脆可口,后來跟同學邊聊邊吃,肉片軟下來,才知道不過是面裹肥肉,炸的酥了,從此倒了胃口。

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那么體諒學生,有的老師還是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肯下課,十二點趕到食堂,飯堂空空蕩蕩,賣飯窗口里頭也是空空蕩蕩的。食堂替學生著想,會搞出一兩個熱乎乎的菜,不是涼涼的殘羹冷炙,但都是大雜燴(相當于美國中餐館的house special),無外乎所有剩下的蔬菜,沒油沒肉,頗提不起人的胃口。這時候,就要去吃餃子。學四的韭菜餡兒餃子就是個上好的選擇,比外面不三不四的餐館兒里做出來的還可口些。現煮的,熱氣騰騰,有肉有菜,還能奉送餃子湯,最妙的是便宜,一毛錢一兩,加上面票里的二分錢,不過是一毛二,二兩水餃兩毛四就是一頓。所以一到月底,吃這口兒的學生,尤其是男生特別多。如果經濟上富裕,冬天吃水餃的時候還可以配學四的特色小菜炒腸,是賣涼菜的窗口賣的,但是熱的,煮在小鍋里面,帶了微辣的汁,說不出來的香?,F在我也不清楚原料用的是什么腸兒,像紅果腸,但是淀粉含量比紅果腸高,價錢也應該便宜些吧,一份兒小半盆兒,不是四毛就是五毛。想起來就饞。夏天則配北冰洋汽水,涼的!大太陽地兒趕過來,一口下去,套用后來雪碧的廣告,真正晶晶亮透心涼!雖然外面也有,總覺得不如學四的來得恰到好處。我在美國二十多年,楞沒學會喝可樂!覺得比感冒沖劑還難喝。打球出汗之際,經常苦苦思念北冰洋汽水。如果有,我會為此不惜攝入額外的卡路里。

三年級學會睡懶覺了,不僅早晨不跑步,連早飯也省掉了,起來就直撲教室。第二三節之間休息二十分鐘,有時間去學三門口吃包子,一兩一個,熱氣騰騰的,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因為油會流出來燙嘴。更懶的同學,男生為主了,起床晃悠到學三,吃上兩個包子,正好去上第三節課。后來大師傅的服務愈發周到,把車推到各大教室像二教什么的門口兒去賣了,大家也就不用那么辛苦地趕來趕去了。畢業了,再也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包子。如果你有過像我一樣,十八九歲,沒吃早飯,上了兩節課的經歷,你也會終生記得那種滴油的包子。

再后來就畢業了。男朋友一邊在北大任教,一邊在公司兼職;我上了研究生。經濟上一下子好了起來,那時候也不流行存錢買房買車的,于是致力于吃。年紀大了,當年的油乎乎的美味也沒有那么美了,學三的餡餅也不知道為什么取締了。改吃小炒,后來小炒也不過鍋略為小點、用料稍講究點罷了。我做深沉狀地跟老同學說:我算知道為什么大學是四年制了,因為一個學校的食堂,四年以后就吃膩了。于是,特別同情北醫要讀六年的同學,尤其是彼時北醫只有一個食堂!

這期間,學二推出了一個很受歡迎的菜:砂鍋豆腐。小炒的窗口賣的。小小砂鍋,里面以白菜豆腐為主,三塊錢,押證件,還砂鍋的時候還回來。但是湯是好湯,可能是真正雞湯,豆腐的火候煮得夠足,冬天吃一頓,又暖又香,當時的一個小炒不過一塊五,算是非常貴了。一次他跟同宿舍的高兩個人買了一個砂鍋,打開一看:里面豆腐不多,滿滿的都是雞腿,筍塊兒,燉得香氣撲鼻,兩個人誰也沒猶豫,客氣什么,趁著沒人找茬,吃吧!吃完了去還砂鍋,窗口的小伙子從牙縫兒里擠出來幾個字:好吃嗎?兩個人對看一眼,紛紛點頭如雞啄米:好吃!好吃!小伙子的牙縫兒又張了張:吃到豆腐了嗎?兩個人又對看一眼,男朋友誠懇地說:沒見到多少豆腐,不過挺好吃的,好說,好說!小伙子臉上變顏變色的,終于沒說什么,還了證件。兩個人一出食堂就大笑不止,估計是大師傅給自己留的小灶兒,被人給誤賣了,吃了個啞巴虧。剩下的雞腿,帶回去給宿舍的另外一個人吃,他高興道:你們兩個太客氣了,還給我買份兒雞腿?可見量足。

食堂的菜吃膩了以后,只好自己開伙,炒兩個菜,在食堂買六兩米飯,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從此開始了黃臉婆生涯。煮了這么多年的菜,突然苦苦地思念起食堂的菜來?;蛟S我們思念的,其實不是菜,而是當年的青春年少?

近年來回北京,屢屢地要求老朋友請我去食堂吃一頓,可是老朋友們都闊氣了,都到高級的酒家請我。食堂也沒有飯票了,都是刷卡,沒辦法攔住個同學換飯票的。今年夏天帶兒子去看北大,正趕上飯點,于是踱進學一。跟我們那時候大不一樣了!全國各地的風味都有,簡直像大排檔,看著就好吃!大師傅都站在后面笑瞇瞇的。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吃貨的兒子會看好吃的東東!我那吃貨兒子立馬決定,高考努力考北大!

(2016年3月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邢台县| 宜川县| 清河县| 延边| 普安县| 正镶白旗| 石景山区| 株洲市| 内乡县| 紫阳县| 固阳县| 嘉祥县| 吉安县| 武夷山市| 荣成市| 民乐县| 白城市| 唐海县| 鸡泽县| 平武县| 沙河市| 会同县| 宁乡县| 花莲县| 鲁山县| 武功县| 苍南县| 兴业县| 涞水县| 铜鼓县| 武宣县| 彭山县| 眉山市| 瑞金市| 昭通市| 嫩江县| 湖南省| 陆河县| 朝阳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