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烈士方志敏
- 揭曉海 章建人 胡聲曉
- 789字
- 2019-11-29 18:06:49
21 《狗兒的死》
1922年4月,方志敏在《新江西》第一卷第三號發表了白話小說《狗兒的死》。
那是方志敏在弋陽烈橋搭學期間,班里有個同學叫狗兒,是漆工鎮一個放高利貸而發財的大財主的兒子。
狗兒原本很聰明,每天能認得許多生字,還能寫對子,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個惹人喜愛的孩子,到后來卻變成了一個仗勢欺人、嗜毒如命、最終淪為小偷的惡棍。
狗兒曾得意揚揚地告訴方志敏:“在家里,服侍我的傭人很多,他們都叫我少爺,有時候,我還會打傭人,但誰也不敢哼出半點聲響。”
因為母親的溺愛,狗兒經常曠課,每天都很晚起來,他父親有時也罵他,但他母親總是包庇他、袒護他,為他辯解,久而久之,狗兒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惡棍。方志敏對狗兒的變化很是失望,對其行徑是既氣憤又同情,在不能勸阻的情況下,二人的關系漸漸疏遠了。
這段時間,方志敏經歷了外婆在幫地主洗衣服時失足跌入冰冷的溪流中被淹死,舅舅幫地主抬轎時摔死,姑母因饑餓凍死等一連串的家庭悲劇。方志敏想起親人及家鄉窮人們凄苦生活,直問自己:“富人為什么總是那么富,窮人為什么總是那么窮?”
后來,方志敏因鬧學潮被南昌甲工學校開除回家,在家的習慣,便是清早到村莊水口林讀書、鍛煉身體。一天,偶遇“聾子伯伯”,得知和他小時候一起讀書的狗兒死了。
“聾子伯伯”認為狗兒的死是他自作自受。原來,中華民國成立后,省城開辦了陸軍學堂,狗兒的父親想富貴雙全,就派了十幾個傭人護送狗兒去讀書。但剛過了半年,狗兒的父母死了,骨瘦如柴的狗兒回來發喪,村里人才明白那半年,連嫖帶賭吸鴉片煙,萬貫家財耗費精光,他也淪為偷雞摸狗的小偷。
方志敏嗟嘆著,認為狗兒也是個不幸者,他是不幸生在豪富人家!
方志敏對這一社會現象作了細致地分析和描寫,從一個側面揭露了封建剝削制度的罪惡,最后對工農大眾被剝削而赤貧這一不合理的社會現象,表示了十分的不滿,提出了“如何使大富者小康,赤貧者不貧”這樣一個問題。